趙新民 秦娟英 龍秋麗 李春霖 余朝春
摘 要:我國的珠寶玉石首飾企業,在經過數十年的快速發展后,逐步認識到,以往那種簡單品種組合的促銷式推廣已經落伍,只能加劇產品同質化的惡性競爭。通過創新品牌定位的主題性和系統性產品設計來樹立鮮明的產品風格才是方向。消費者呼喚更多的、差異化的特點鮮明的首飾制品。因此,培養大批的優秀的珠寶玉石首飾設計師,成為歷史賦予我們高等教育機構的不可推萎的使命。
關鍵詞:創新;首飾設計;實訓室;實用型;人才
進入本世紀以來,珠寶玉石首飾行業發展迅猛,其平均年銷售增長率超過了國家GDP的增長率。特別是近幾年來,雖然國家經濟增長處于換擋期,但國內廣大消費者對珠寶玉石首飾的消費熱情不減,對產品的要求更高,出手更加冷靜,選擇更驅多樣化、個性化。國際有關機構通過大數據分析表明,一個國家在人均GDP超過6000美元以后,珠寶玉石首飾的消費將進入一個長期繁榮發展階段。目前,我國正處在這個黃金發展期。
我國的珠寶玉石首飾企業,在經過數十年的快速發展后,逐步認識到,若想在競爭日益國際化和透明化的消費市場中持續獲取優勢,以往那種簡單品種組合的促銷式推廣已經落伍,跑馬圈地式地擴大營業網點和營業面積的方式只能加劇同質化的惡性競爭。通過圍繞品牌定位的主題性和系統性產品設計來樹立鮮明的產品風格才是方向。市場呼喚具有前瞻性并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有生命力的首飾設計。企業呼喚大批努力吸收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和工藝技術,具有獨立見地的,了解珠寶和貴金屬材料性能并靈活使用的優秀設計師。消費者呼喚更多的、差異化的特點鮮明的首飾制品。因此,培養大批的優秀的珠寶玉石首飾設計師,成為歷史賦予我們高等教育機構的不可推萎的使命。
長期以來,我國開辦的寶石相關專業的院校,對于培養珠寶玉石首飾設計與加工方面的實用型人才要么重視不夠,要么理論教學充裕而實踐教學薄弱,尤其缺乏來自第一線的設計師和技術精湛的工匠的指導和教學。造成的結果則表現為該專業畢業生就業后或無法勝任首飾設計工作,或對首飾加工工藝及設備工具了解掌握不夠,多年來,這一瓶頸一直難以突破。
教學實踐中出現突出問題,要求我們要創新珠寶玉石首飾設計與加工這門課程的教學方法,建立起一套切實可行、立竿見影的新思路。
首先我們通過省消費者協會,深入了解廣大珠寶玉石首飾消費者的意見。消費者的意見林林總總,但歸納下來有以下幾點。反映最多的是消費者不喜歡首飾制品千品一面、沒有特點、不能彰顯個人性格與品位的飾品。消費者中有喜歡經典設計的,也有喜歡時尚設計的,但大多希望以具象有幾何外形,簡潔的材料和鮮明的色彩,巧妙地將解構主義運用到設計中去,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元素與國外的多元文化元素進行交融,滿足市場的多元需求。還有一些年輕的消費者,80后、90后甚至00后,他(她)們已經成為或將成為首飾消費群的主體。對色彩變化的要求是他(她)們的強烈訴求。鮮艷,明亮、色彩跳躍、甚至爆炸式的燦爛華麗是他(她)們的最愛。另外,消費者還要求產品工藝精良、經久耐用。
緊接著,我們帶著“珠寶企業究竟需要什么樣的人才”的問題,在當地企業中展開了廣泛的調研工作,通過和多家從事首飾加工和設計的企業負責人,特別是負責技術和市場營銷方面的負責人深入座談,更加理解了企業的營銷理念和需求,以及市場的發展方向。我們認識到,對于珠寶首飾企業來說,設計已成為企業生存的生命線,設計工作逐步成為企業運作的核心。優秀的設計師是引領企業前進的先驅者,是行業發展的推動者,是時代生活方式的推動者。他們始終堅守在行業創新的第一線。企業期待我國高等院校為社會培養出新一代的合格的實用型人才。
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清楚了。但是,以往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僅僅依靠學校的教學力量是無法全面地,高校準確地完成這項系統工程的。依靠社會力量,依靠企業力量是最好的選擇。我們嘗試把企業的技術力量引領進教學過程,把企業的設計師請進課堂,讓企業的技術精湛的工匠手把手教授學生操作實踐。企業具有來自市場的最新信息,有針對市場需求的產品設計規劃,有完成這些規劃的設計人才和技術儲備,有完善的產品售后信息反饋系統。以及嚴謹的質量控制體系。學校的優勢也很明顯,有成套的首飾加工設備和水電齊備的實訓室,有對最新的首飾加工技術的理論研究,有對首飾設計發展方向的宏觀了解。
我們在當地的首飾設計和加工的企業中遴選出我們的合格伙伴,這樣的企業應當滿足以下條件:具有一定的進行首飾設計和加工的能力。具有掌握精湛技藝的技術工人或工匠,具有良好的信譽和較強地經濟實力。
進過一年來的校企合辦,珠寶首飾設計與交給你實訓室,雙方合作愉快和諧,開創了三贏的新局面。學校利用企業已有的首飾設計力量和工匠的精湛的技藝,順利地按照教學大綱開展了首飾設計和加工的教學活動。增加了一批優秀的兼職教師,落實了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國內首飾設計比賽和畢業論文的指導教師。由于實訓室交由企業管理學校節省了實訓室管理、設備維護維修及學生實習用原材料和磨料磨具輔料的采購費用。該門教學實訓完全可以在校內完成、也節省了組織學生外出實習的費用。
企業利用首飾設計與加工實訓室的設備和場地,將部分設計和加工工序轉移到學校,擴大了企業的加工能力,借力學校的知名度擴大了該企業的社會影響力、擴展了加工客戶的范圍。
本專業的學生很快就適應了這一新的教學模式。在實訓室里親自繪圖設計到一步步地制作成實物,大大提升了學生學習和掌握這門功課的信心。切實提高學生的首飾設計和加工的能力,以及有利于畢業后的就業。不少同學還提出希望在企業的首飾設計師的指導下參加國內首飾設計大賽爭取取得較好成績。
校企合辦首飾設計和加工實訓室是我們在教學是見證的一次有益的嘗試。我們期望通過努力摸索出更多經驗。
(作者單位:陜西服裝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