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皎焯
摘 要:有限合伙是新修訂的《合伙企業法》中增加規定的,其彌補了普通合伙的不足,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但美國有限合伙發展時間長,在出資、責任承擔、組成人數方面都有值得我國借鑒之處。但是在借鑒美國的成功之處時,還應規定首付的出資比例及剩余出資交付期限,對非貨幣出資做出補充和完善,彌補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相互轉換中存在的缺陷。私募股權基金有高風險、高回報的特點,設立專門機構統籌私募股權基金的發展,同時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會推動私募股權的發展進而能促進有限合伙的發展。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有限合伙必將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合伙;有限合伙人;有限合伙企業;私募股權
中圖分類號:F830.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12-0195-02 一、有限合伙的概念
有限合伙,是指由一名以上對合伙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普通合伙人和一名以上合伙債務承擔有限責任有限合伙人組成的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是合伙的一種,不具備法人資格,對外在整體上仍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僅在其內部對承擔責任的合伙人進行了分類。
二、有限合伙的產生
合伙是一種歷史悠久的企業的經營模式,商人可以選擇信賴的商業伙伴一起合作經營,共擔風險,共負盈虧。
但在發展過程中,這種形式日漸顯示出其不足之處,充足的資金和有甄別風險的專業知識常不共同屬于一人或幾人,中世紀歐洲的海上貿易的表現尤為明顯。有限合伙源于“卡孟達契約”,一方合伙人將錢貨和船只交給另一方冒經營風險的合伙人經營,擔風險的合伙人可獲利潤為出資一方合伙人的三倍。海上貿易高利潤高風險,商人垂涎但不具備專業知識,畏懼貿易中潛在的風險;專業的海運商人有防范風險的能力但資金匱乏,為彌補雙方的缺陷,有限合伙這種形式就慢慢得到確認。我國的有限合伙企業制度在《合伙企業法》中得以確立。較之西方發達國家,晚發展了幾十年。
三、有限合伙的優點
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組成有限合伙,無限責任和有限責任相結合,是一種特殊的組織形式。合伙中普通合伙人對債務承擔無限責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認繳出資對債務承擔有限責任。這種合伙形式保留了普通合伙中合伙人責任的特點,汲取有限責任公司中的精華,即股東承擔有限責任。這樣,有限合伙便有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結果。
(一)程序簡單
相比有限責任公司,沒有復雜的上下級的組織,普通合伙人代表全體合伙人執行事務程序更簡單靈活。合伙權益的轉讓更簡單,根據合伙協議可向合伙人之外的人轉讓其在有限合伙企業中的財產份額以清償債務,有限合伙人死亡、被依法宣告死亡或作為有限合伙人的法人及其他組織終止時,因其繼承人或者權利承受人依法繼承該其資格,有限合伙不會輕易解散。《合伙企業法》嚴格限制普通合伙中的合伙人的以上行為。
(二)避免雙重納稅
有限合伙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下承擔責任,但它不屬于法人也就不是納稅主體,作為合伙 人只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避免雙重納稅的同時也降低了運營成本。
(三)降低經營風險
在有限合伙中,普通合伙人負責合伙事務的執行。作為普通合伙人一般比有限合伙人具有專業的技能和知識水平,從而使有限合伙避免不必要的風險,便于合伙事務執行。從另一個角度看,有限合伙有人合性,組織的成立建立在合伙人之間的了解與信任上,有限合伙也降低了道德上的風險。
(四)吸引外來融資
普通合伙的合伙人需要對合伙債務負無限責任,一般情況會避免高風險的項目,也限制了外資的吸收。有限合伙修正了有限責任的缺陷,普通合伙人通常以自己專業知識來甄別風險,對合伙組織負無限責任,減輕有限合伙人的責任,拓寬了融資渠道。
四、法學角度下的發展策略
有限合伙在我國發展的時間較短,面對復雜的經濟形勢時,法律無法跟上實踐的步伐。而美國在對有限合伙企業制度方面有許多多元化的創新,值得借鑒。美國的有限合伙既有和我國相似的規定,也有相對寬松的規定。其中比較特別的是“有限責任有限合伙”的概念,其原理相當于“有限合伙”與“有限責任合伙”的融合,有限合伙人承擔有限責任,普通合伙人在承擔責任方面也有了許多限制和免責待遇。在有限合伙的規定上,對比美國和我國提出以下幾點:
(一)中美有限合伙的主要差異
1.出資形式方面,我國《合伙企業法》第64條規定:“有限合伙人可以用貨幣、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或者其他財產權利作價出資。有限合伙人不得以勞務出資?!泵绹摹缎抻喗y一合伙法》規定,有限合伙人的出資形式可以是現金、實務、票據或者勞務,比我國寬松。
2.組成人數方面,我國《合伙企業法》規定“二人以上五十人以下”設立;而美國只要求有2人以上,沒有規定合伙人數量的上限。
3.責任的承擔方面,美國比我國有更明確的規定。我國《合伙企業法》確立了“債權人信賴規則”規定:第三人有理由相信有限合伙人為普通合伙人并與其交易的,該有限合伙人對該筆交易承擔與普通合伙人同樣的責任。對于有理由相信的情況,在具體應用上易產生爭議。美國《統一合伙法》規定,對有限合伙人債務責任的保護要受以下情況制約:一是存檔了有限合伙證書;二是有限合伙人的姓名未在合伙企業的名稱中出現;三是有限合伙人未參與合伙經營的控制。
4.合伙人的行為限制方面,我國《合伙企業法》規定,自我交易和競業禁止只限于普通合伙人,不限于有限合伙人。在這一點我國做出明確規定,防止有限合伙人權益受損,美國沒有明確規定,此處有所欠缺。
(二)相關立法建議
除完善以上幾方面的不足,借鑒美國的成功之處還應該做到以下幾方面:
1.規定首付的出資比例及剩余出資交付期限。有限合伙人以其出資對合伙事務負責,主要負出資責任,普通合伙人對合伙事務負無限連帶責任,主要負責經營管理。有限合伙人是否履行完畢出資義務直接關系到合伙資產的多少。普通合伙人沒履行出資義務,若對外發生債務關系,債權人無法直接得到欠款,仍需向普通合伙人追償,有限合伙的目的無法實現。
2.對非貨幣出資做出補充和完善。有限合伙的非貨幣出資的評估應由專門機構進行評估?!逗匣锲髽I法》中應補充規定非貨幣財產出資顯著縮水的差額補交義務。規定:有限合伙企業成立后,有限合伙人出資的非貨幣財產的實際價額顯著低于合伙協議約定價額時,出資的有限合伙人要補足差額,合伙企業設立時的其他有限合伙人承擔連帶責任。
3.彌補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相轉換存在的缺陷。兩種身份的權利義務不同,所以二者的相互轉換的條件要有所區別。普通合伙人轉變為有限合伙人后,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人減少,可能損害債權人的利益。
(三)發展私募股權資金推動有限合伙的發展
私募股權基金指定向募集、投資于未公開上市公司股權的投資基金。據清科集團發布的《2007年中國私募股權年度研究報告》顯示,2007年私募股權基金在中國大陸的投資呈持續增長態勢。募集資金除了有總量的增加,且外資基金比例下降,本土基金發展加速。引入的有限合伙方式為國內私募股權基金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2007年,共有12支本土新私募股權基金成立,2006年僅有6支本土私募股權基金成立,一年中翻了1倍;2007年本土私募股權基金共募集37.3億美元,比2006年的15.17億美元增長了145.9%[1]。這充分證明了有限合伙促進了私募股權的發展,二者的融合利于我國經濟的發展。
1.設立專門機構統籌私募股權基金的發展。美國通過有限合伙與私募股權的結合,成就了雅虎、微軟等商業神話。據中國證券報消息《合伙企業法》生效后,南海成長創業投資有限合伙企業成為我國第一家以有限合伙方式組織的創業投資企業,也是國內首家真正意義上的私募股權基金。該企業在之后的發展過程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私募股權基金的募集源頭是獨立的個體,整合時需要跨地區,若沒有專門的機構進行協調,會蒙上地方政府保護主義的陰影。如,天津與河北都有私募股權基金,想開展合作,這筆資金會花落誰家? 在利益的驅使下,不會出現相互謙讓的和諧場景,激烈的競爭才是正常反應,個體松散無組織,最終合作成為泡影。所以,我們學習美國的相關做法,從開始就立足全國,將私募股權基金統一整合,協調發展。
2.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和信息披露機制度。信用乃商家立業之本,但商家追求高額利潤,摒棄信用,最終被淘汰。美國私募股權發展的秘訣就是信用程度高,基金管理人在經營實踐中積攢了許多經驗,有良好信譽,吸引了一批有基金和投資愿望的投資者,很快可以達成雙方共贏。擁有健全的信用體系和托管人制度,美國的私募股權產生道德風險的幾率很低。中國要充分考慮信用制度的完善程度,發展私募股權基金時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機制。在美國,在固定的時間私募股權基金要連續向投資者公開其經濟實力,增強私募股權基金的經營透明度。人們可獲取大量的關于企業的價格、競爭能力和融資能力等信息。中國的市場和企業相比美國這方面有所欠缺,需要逐步完善[2]。只有在政府、公民、經營者的有意識努力下,信用制度和信息披露機制度才能完善起來。
五、結語
我國有限合伙發展的時間短,不太成熟,但有限合伙內在的優點不容置疑?,F如今發展有限合伙面臨許多障礙,需要政府、公民、經營者的重視和努力。發展私募股權基金最主要的組織形式雖然不是有限合伙,但實踐告訴我們,有限合伙是非常適合發私募股權的形式,在充分發揮其優勢的前提下,必然會有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