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永祥 趙秋菊
摘 要:文章主要論述的是有關世界大學城的計算機基礎空間課程教學模式的問題。首先,文章針對世界大學城進行了簡要的介紹,繼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世界大學城的計算機基礎空間課程的教學設置過程,最后,針對其教學模式,文章又給予了詳細的闡述,希望通過文章的論述,能夠使世界大學城的計算機基礎空間課程教學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從而進一步保證學生計算機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世界大學城;計算機基礎空間課程;教學模式
在信息化不斷發展的今天,計算機已經被應用到了社會的各個領域,并成為了促進世界經濟及科技發展的主要手段,而在這一時代下,社會對于人才的計算機水平要求也開始不斷提高,這是計算機教學開始逐漸產生并形成規模的一個主要原因。對世界大學城的計算機基礎空間課程教學模式的分析能夠為學生計算機水平的提高提供進一步的保證,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深入研究。
一、世界大學城介紹
從表面上看,世界大學生的本質屬于城市,但與現實中的城市不同的是,世界大學城屬于虛擬城市的一種。總的來說,構建世界大學城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打造一個全球一體化的教育互助平臺,因此可以說,從本質上講,世界大學生屬于教育互助平臺的一種。在這一平臺上,人們能夠通過遠程交流實現辦公以及學習。世界大學生屬于新時代的一個主要標志,通過這一虛擬平臺,教師可以組建一個虛擬的課堂對學生進行教學,這一教學過程具有不受時間以及地點限制的優勢,在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今天,世界大學生開始逐漸成為了一個主要教學趨勢,同時也得到了社會大多數人的認可。
二、世界大學城的計算機基礎空間課程教學設置
對世界大學城的計算機基礎空間課程教學設置需要從課前、課中以及課后三個角度出發來實現,以下文章主要將上述三方面內容展開來進行了分析。
1.課前準備。在計算機基礎空間課程教學展開之前,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十分重要,目前,存在一部分教師會忽視課前準備的過程,這對于課程的順利進行十分不利,因此有必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總的來說,在課前需要做的準備工作包括仔細研讀教材以及備課等,與傳統的教學形式不同,世界大學城的計算機基礎空間課程教學的課堂時間通常較為有限,因此,教師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將課堂內容完整的呈現給學生,同時還要達到相應的教學效果,這就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會極大程度的增加教師工作的難度以及工作強度。對此,可以通過建立教學群組的方式組織學生進行集中教學,這樣一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如果存在問題,教師便可以集中對其進行解答,這對于縮短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十分有利。另外,對教學課件的制作也十分重要,通過教學課件,學生能夠及時的對所學習的知識進行重復學習,從而最大程度的保證其教學效果。
2.課中學習。課堂中的學習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階段,經過了準備階段,教學所需要的條件已經被準備好,同時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對于學習內容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在這一基礎上,課堂時間的縮短以及課堂效率的提高已經成為了必然趨勢,因此,在具體課堂中,教師便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對此,教師可以再課堂開始之初,針對本節課的重點以及難點對學生進行提問,同時確定哪些重點是已經被學生掌握的,而哪些則是需要重點講解的。針對必須要進行重點講解的內容,教師便可以通過對課件等的利用去實現。例如,在學習ARP攻擊這一節時,教師便可以將課前收集好的有關ARP的定義以及工作原理等內容呈現給學生,要使學生了解到,ARP屬于地址解析協議的簡稱,繼而便可以要求學生去自行的發現ARP攻擊的種種可能性。通過上述手段的實施,不僅能夠極大程度的減輕教師的負擔,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另外,通過自行的對知識的探索,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也能夠更加深刻,這對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價值。
3.課后拓展。做好課后拓展工作同樣十分重要,在計算機基礎空間課程教學完成之后,學生對于知識已經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想要將知識有效的應用在實踐當中,還必須要做好課后復習以及拓展工作。對此,為學生提供實踐建議十分必要,這是教師可以應用的一個主要手段。
三、世界大學城的計算機基礎空間課程教學模式分析
世界大學城的計算機基礎空間課程教學模式主要應通過兩點措施來實現:首先要重構課程資源,其次要實施分層教學。具體情況如下:
1.重構課程資源。重構課程資源對于提高世界大學城的計算機基礎空間課程教學效果具有重要價值,為使這一過程能夠被實現,教師需要做出極大的努力。要將網絡中的知識以及所參照的課本中的知識整合起來對課程資源進行重新構建,目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僅僅依靠書本知識去進行教學的方式具有落后性,而將其與網絡資源的整合則能夠最大程度的使各項知識能夠融為一體。同樣以ARP攻擊一課為例,通過參照課本的教學,能夠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得到培養,而通過網絡學習,則能夠極大程度的提高其知識的豐富性。
2.實施分層教學。實施分層教學對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以及學生的學習效果均具有重要價值。為使分層教學能夠實現,需要在課前便對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水平以及應用能力進行考察,在此基礎上,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將其分為不同的教學組織,這樣能夠使教學的教學更加具有針對性,同時也就能夠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更好的學習到知識。
四、結論
世界大學城是在信息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本質屬于一個互助教育平臺,在這一平臺上,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能夠突破傳統的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對于其計算機知識的學習具有重要價值。總的來說,世界大學城的計算機基礎空間課程教學模式的構建需要從教學前、教學中以及教學后三方面入手,同時還要在重新構建課程資源的同時,實施分層教學,這樣才能保證教學水平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曠文兵.基于世界大學城的計算機基礎空間課程教學模式探究[J].民營科技,2014(08):15-16.
[2]劉久紅.基于世界大學城的《計算機應用基礎》空間課程教學實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12):123-126.
(作者單位:湖南永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