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鍇
前幾天,縣老干部大學搞活動,當我面色紅潤、步履輕松、精神飽滿地出現在老友面前時,大伙一時驚呆了:這還是那個有名的“病簍子”嗎?
我年輕時在生產隊里挨了不少累:夏天下河起塘泥,冬天刨冰起黑土,春天鉆壟溝播種,秋天上山摘果子,重活、臟活沒少干,落下了一身病。進入晚年后,由于日子過得舒心,體重又嚴重“超標”,所以,我的身上“冒”出很多病: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高血壓、冠心病……家里堆滿了藥罐子,一年四季離不開藥,老姐妹們都稱我為“病簍子”!病魔纏身給我帶來了無盡的煩惱和痛苦,曾有一年冬天,呼吸困難、腿腳浮腫的我甚至動了“吃安眠藥”的念頭。
一個偶然的機會,兒媳帶我去公園散步,在綠樹環繞的廣場上,數十位老年人翩翩起舞,那優美的舞姿、嫻熟的動作,一下子打動了我!于是在兒媳的幫助下,我拜縣老干部大學的徐老師為師,學起了老年交誼舞。
由于我是“生手”,所以,剛學跳舞時出盡了洋相,也吃了不少苦頭:害怕晚輩們看到我練習舞蹈笑話,我就關上門自己在臥室里偷偷地練,邊練邊叨念老師教的舞步口訣,“左腳向前,向右作180度轉身”,“右腳略橫出一步,左腳并右腳點步”。最初練習那幾天,我不是出錯步,就是轉身閃了腰,不是胯部扭得不倫不類,就是胳膊舉得生疼。好在徐老師熱情而耐心,才使我堅定了學習跳舞的信心。
在家練習了半個多月,自認為扭胯、提臀、甩頭、挪步等基本動作掌握得差不多了,才著膽子讓老師給找了位舞伴老張頭。我和老張頭的步伐很合得來,于是,每天下午,我倆或在他家或在我家,都要跳上一陣子。說是跳,其實按年輕人的眼光和標準來衡量,動作和節拍還是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好在我們是自娛自樂,強身健體,所以也就不考慮“面子”和“檔次”了。
在徐老師手把手的教導下,我不禁學會了交誼舞,還學會了恰恰舞、倫巴和桑巴舞。為了學好這些舞蹈,我買來了VCD,自己在家對著電視練,一練就是幾個小時。跳了幾個月,我驚訝地發現:自己全身輕松,走起路來腳勁十足,吃得飽、睡得香,情緒上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尤其讓我高興的是,我的腰和頸椎不疼了,高血壓、冠心病一次也沒犯過,“乍冷”時,痛風和慢性支氣管炎也不找我了。跳舞后,體重降到了115斤,“身輕如燕”,出來進去、蹲身站起比過去靈便多了!在老干部大學的周末舞會上,當我以翩翩的舞姿出現在舞池中,像天鵝一樣旋轉舞蹈時,別說老姐妹們了,就連我自己都不相信那個人是我呢!
跳舞,幫我甩掉了“病簍子”的外號。現在,我出門上街,說走就走;爬起樓梯來,也不覺得吃力了;平時也敢到公園等大眾場合下“曝光”,和老年朋友們一起跳舞了……家人看著我健健康康,都為我高興;我看著自己的變化,心里也是美滋滋的。前幾天,老伴陪我到醫院體檢,哈哈,除了血糖稍稍高點外,一切生理指標全部正常!
“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蹦蹦跳跳真可愛!”以后的日子里,我還要堅持“習舞健身”,蹦蹦跳跳地做只健康的“老白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