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先智
【摘要】祁連山的水源管理系統是十分錯綜復雜的,其管理模式的好壞對祁連山的水資源與生態系統的安全產生了十分重大的影響。在能夠保證祁連山的水資源能夠得到充分利用和生態環境能夠得到保護的情況下,在科學研究理論的指導基礎之上,我們制定了一個祁連山水資源管理系統。該系統大大改善了祁連山水資源的結構,使祁連山的水資源和生態環境都可以得到持續性的發展,從而促進祁連山地區可以更好的處理全球變暖帶來的影響。
【關鍵詞】祁連山;水資源;管理模;生態環境;分析
引言
祁連山水資源管理系統涉及到許多因素,比如祁連山的經濟系統、生態環境系統、生物系統等,是比較復雜的,水資源的有效管理確保了祁連山的水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安全。然而,目前來說祁連山的水資源管理系統是不完善的,而且中國關于山水資源管理方面的研究比較落后于其他國家,正處于水資源管理研究的初級階段,難以實現水資源的有效管理。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滿足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需求,對水資源管理系統的研究與創新是勢在必行的。
1、研究方法
本文擬采用復雜系統的研究方法應用到對祁連山水資源管理系統的研究中去,在這個研究過程中強調祁連山水資源的復雜性,從而制定了一個從“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研究策略。
2、祁連山水資源管理目標與原則
2.1 管理目標的確定。依據水資源分布和管理的實際需求,分析確定祁連山水資源管理的目標,如下:
2.1.1 經過科學高效的管理系統,改善祁連山水資源的分布結構,從而充分發揮水資源在生態環境、經濟效應中的重要作用,實現祁連山水資源的持續循環發展。
2.1.2 增強祁連山水資源對祁連山地區的生態環境系統的影響作用,祁連山水資源的合理分布和利用可以保障祁連山地區森林生物物種的多樣性、增強地質對水的保留作用和改善水資源的質量,這樣可以為應對全球氣候的森林提供充足的水資源。
2.1.3 確保祁連山水資源能夠最大限度的為社會的發展提供便利,社會的發展是十分依賴水資源的,比如社會中的生態旅游管理、生態研究發現、支持民眾就業的等多項社會發展項目。
2.1.4 祁連山水資源的合理充分利用可以提升社會的經濟效益。祁連山水資源在發揮其他作用的同時,還能夠為祁連山地區的人民提供豐富的木材和木材制品,大大的提高祁連山地區人民的經濟收入。
2.2 水資源管理的原則。在確定了祁連山水資源管理系統目標的情況下,結合祁連山水資源的實際情況,分析研究祁連山水資源管理系統的發展過程中所要遵照的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盡量不以人力干涉天然環境的變化,將人力作為維護天然環境良性發展的一種輔助手段;不肆意大量的砍伐樹木,要有計劃、有節制的對樹木進行分地區、分階段的砍伐;封閉祁連山的山區,禁止過渡在山上進行放牧活動,放牧會嚴重影響山上灌木叢林的自然發展;對祁連山地區森林中樹的種類進行調整,盡量選擇適合在本地發展的樹類進行種植。
3、祁連山水資源管理系統的關鍵技術
結合祁連山地區地質的條件和實際勘探情況,研究整合水資源發展的基礎理論,在確定祁連山地區水資源管理目標和管理原則的基礎上,確定祁連山地區水資源管理的關鍵技術,用來對實際的水資源管理活動進行指導。關鍵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3.1 以自然發展為主,人力干預為輔。在祁連山地區的水資源管理過程中,要遵循大自然發展的規律,以大自然的自然發展為主,必要的時候對其進行人力干預。這項技術要求我們不要過多干預大自然的自然更新,并且封閉山脈禁止在山上進行放牧,從而使祁連山地區的水資源得以持續高效的發展。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實現:
3.1.1 選擇合適的樹種種植。根據祁連山地區的實際地質情況,寒冷且比較干旱,祁連山地區的生態環境條件是比較惡劣的。所以,我們在對祁連山地區進行綠化的時候要注意樹種的選擇,這些樹種應該能夠適應祁連山地區惡劣的生態環境條件,我們可以選擇種植一些耐寒、耐旱的灌木。
3.1.2 對于祁連山地區森林環境的變更,當我們對森林樹木進行砍伐時,應該確保以森林的自然更新為主,確保森林中數目的密度。比如對杉木進行砍伐時,我們應該一株一株的砍伐,而不是成片成片的砍伐,要確保杉木的密度保持在一個定值以上,這樣做不僅可以確保森林內部的光照條件,還對森林的自然更新起到了一個促進作用。
3.1.3 對于祁連山適宜種植數目的地方,要加大森林覆蓋的力度。鑒于祁連山地區的森林覆蓋率比較低,而且過度放牧的現象比較嚴重,這對祁連山地區的生態系統危害很大。在此我們要強調封山育林,禁止人們放牧,在自然環境比較惡劣的地方,用人力輔助進行山區綠化。
3.1.4 對不同生態情況森林進行區分對待。鑒于祁連山地區水資源的分布不均勻,不同區域的森林的生態環境也大不相同,我們要在確保森林密度的情況下采用不用的綠化技術。為了改善森林內部光照的分布和樹木種類的分布,充分利用該地區水資源分布的特點,對樹齡較小的樹木將側枝打掉、分區域的采伐,使森林的密度、光照條件保持在一定的范圍之內,為了保障水資源的安全,不對森林樹木噴灑農藥和化肥等化學物質。
4、結束語
本文以復雜性的科研理論為基礎,制定了一個科學的、符合祁連山水資源實際情況的、操作性強的水資源管理系統,該系統確定了祁連山水資源管理系統的管理目標、原則和關鍵技術,是對祁連山水資源管理模式的一大創新,這一創新對指導祁連山水資源的管理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祁連山地區的森林維護者,應該在實踐中應用這個管理模式,這樣不僅可以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還可以根據祁連山地區生態環境的變化做出適當的調整,從而將這一管理模式在實踐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金良,鄭小賢.北京地區水源涵養林健康評價指標體系的探討[J].林業資源管理,2004(1):29-34.
[2]王禮先,解明曙.山地防護林水土保持水文生態效益及其信息系統[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7.
[3]傅輝恩,車克鈞,劉建勛.甘肅祁連山水源涵養林的研究[J].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0,26(專集):1-84.
[4]王立志,金恒鑣,夏禹九等.福山試驗林水文過程中水化學變化之研究[J].中華林學季刊,1997,30(2):20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