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火星是太陽系內被認為潛在幸存生命或者遠古時期曾有生命跡象的星球之一;但是研究表明,太陽系內生命跡象很難發現,并非之前預想那樣容易。火星表面任何生物殘骸很可能被強烈的太陽輻射所摧毀。
氨基酸是蛋白質的構成模塊,是研究人員有望發現的生命跡象之一。科學家之前研究認為,氨基酸可以在火星環境下幸存10億年時間。但是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太空科學家亞歷山大·巴甫洛夫博士和同事研究發現,火星表面絕大多數氨基酸很可能在2000萬年里完全被摧毀。
這項研究報告指出,搜尋火星滅絕生命跡象是基于假設一些原始復雜有機分子幸存于火星遠古裸露巖層數億至數十億年時間,但事實上在大約2000萬年的時間里,80%以上的氨基酸分子被太空輻射摧毀。如果我們致力于尋找遠古生物標記,這將存在很大的挑戰。
解讀
由于宇宙射線輻射作用,在火星表面1米深處不太可能發現原始氨基酸分子。挖掘兩米深處或者選擇裸露“新鮮”巖層,或許也會發現火星原始氨基酸。據悉,另一項獨立研究聚焦于木衛二,發現木衛二表面不太可能存在生命跡象。模擬木衛二表面狀況,研究人員發現這顆衛星承受的輻射劑量與火星十分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