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懷貞
[“書”材展示]
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余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選自必修五《滕王閣序》)
[ 運用方向]
1. 執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懷才不遇,屢遭挫折,面對人生的困境,王勃的理想更加堅定,斗志更加昂揚,他以飛翔的姿態定格于滕王閣的秋水長空,那青春的宣言響徹歷史的天空,有志之士對自己的理想總是能執著地追求,就算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中也自勵志節,不甘沉淪。
2. 要有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人生失意后,所缺少的不是別人的雪中送炭,而是自身積極樂觀的態度,努力做到上不怨天,下不尤人,隨遇而安,樂天知命,你會發現,失意不可怕,可怕的是悲觀失志。
3. 要有堅定的信念。北海雖然遙遠,乘著旋風還是可以到達;早年的時光雖然已經逝去,珍惜將來的歲月,還為時不晚。既不要害怕理想太渺茫,難以實現,也不要后悔曾經耽誤了大好的時光,立足當下,把“不能,不可能”這樣的字眼從自己的人生字典里抹去,超越空間,追趕時間。林中的溪水,終有一天會流到廣闊的大洋,乘著信念之舟終會到達成功的彼岸。
4. 人盡其才。馮唐、李廣、賈誼、梁鴻……他們雖然才華出眾,但生不逢時,命途多舛,成為王勃筆下的失志者。當今社會,要使人盡其才,就必須更新觀念,科學地評價人才,大膽探索,完善制度,形成一個科學合理、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做到人盡其才,人盡其用。這樣,我們的事業才能夠興旺發達。
[ 習作片段]
時運不濟,命途多舛。在大唐王朝強盛的唐高宗年間,從絳州龍門走出了一位才高八斗的文人,他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他才華早露,十四歲時即被授予官職。然而他因才華橫溢而遭受兩次打擊,這也宣告了他仕途的終結。上元二年,滕王閣上,他即席作賦,寫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閣序》,為后代傳頌。讀《滕王閣序》前半部分,我們會同情王勃的遭遇,然而,讀至“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時,我們便漸漸由同情變為了贊賞與佩服。
在摔倒之后滿懷信心地再度站起,為追尋成功繼續前行?!白秘澣X爽,處涸轍以猶歡”,我真切地感受到作者那種身處逆境卻仍樂觀向上的精、氣、神。經歷了痛苦的生命才有價值,真正的成功者都是從痛苦中脫穎而出的。逆境、失敗,不僅沒有束縛他們的手腳,反而成就了他們的事業。若只是一味地感嘆命運的不公,只會停滯不前,碌碌無為,終此一生。所以,人不能只為自己的命運嘆息,而是應該努力去改變命運,改變命運就需要有向困難挑戰的勇氣和永不放棄的信心。而這些都需要心態樂觀。擁有了樂觀的心態,人的心胸才會變得寬廣,不會總因失敗而痛苦,心中就會產生希望,進而會產生動力,使人繼續前進。
[ 亮點評說]
片段從課文“時運不齊,命途多舛”入手,結合王勃自身的遭遇,挖掘出王勃的樂觀進取精神,聯系現實,領悟到生命的意義、成功的真諦,做到了古為今用,書為“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