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
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旋律,也是高校學生黨支部活動建設所遵循的客觀規律。本人嘗試探索新常態下高校學生黨支部活動建設的能見度、提升黨員身份的辨識度、認同度以及服務群眾的滿意度,按照“有紀律、有約束、有品行”的目標要求,切實體現出高校學生黨支部在思想引領、黨員教育、隊伍建設、服務群眾等方面的作用,保證高校學生黨支部先進性作用的發揮。
一、新常態下高校學生黨支部活動建設的基本要求
(一)立足求真務實、發展的目標
學生黨支部要求真務實,須建立健全理論學習制度,定期開展學習。主要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等最新時政知識,提高思想理論水平,引導廣大學生黨員理性思考。要求廣大黨員以身作則,創先爭優,在學習、生活等各方面起表率作用。要樹立大局意識和服務精神,用熱情、忠誠服務廣大同學。
學生黨支部還要追求發展,通過黨內外群眾意見征求及到其他兄弟院校考察學習等手段,冷靜分析,對照先進,查找差距,引導廣大學生黨員更新觀念、開啟思路,在民主生活會上,結合自身的思想、學習、工作、考察實際查找自身和支部發展中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和潛在問題,在批評與自我批評過程中不斷強化自身素質,提升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孕育了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國人民的崇高價值追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支撐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今天依然是我們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精神力量[1]。學生黨支部要以習總書記講話精神、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開展中國革命傳統教育并以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為載體,組織開展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活動,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大力營造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帶動廣大學生領悟革命歷史、體味優秀傳統文化精華、感受優秀傳統文化魅力、接受優秀傳統文化洗禮,使其在時代和社會的發展進步中汲取營養,培養愛國情懷、改革精神和創新能力,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和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
(三)凝聚高校主流價值觀
學生黨支部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層組織,肩負著率先踐行、思想引領的重要責任。黨員修身就是要修信仰之身、道德之身,黨員立身之本就是黨性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學生黨支部要深入進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引導廣大黨員樹立明確而堅定的政治立場,克服部分群眾中存在的發牢騷、講怪話,政治意識淡漠等現象,帶動廣大同學積極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知識,關心時事政治,不斷追求更高的目標。還要明確責任,積極傳播正能量,樹立起學習道德的榜樣,不斷提升自身境界,弘揚真善美,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撐。
(四)堅持學風建設為發展的第一要務
支部黨員的學風建設能增強廣大黨員為理想奮斗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即發揮出黨員應有的先鋒模范作用,帶動和激勵廣大同學勤奮學習、刻苦鉆研,促進和形成良好的學風,又能使他們在政治上爭取更大的進步,進一步加深對黨的性質、宗旨、目標等的理解,踐行嚴以律己,遵守政治紀律、規矩,遵守學校制度和原則,也就是建立起在理想信念基礎上的自我之律。黨支部活動堅持學風建設,最終體現在對廣大學生學習的有效帶動、引導和切實的幫扶工作中。
(五)適應新常態,探索創新新途徑
新常態下黨支部活動要積極進取,有所作為,有所創新,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學生黨支部建設的新途徑、新辦法,努力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增強實效性。活動建設上要立足全面協調發展,既要積極宣傳和弘揚校園文化,也要針對各自學院學生特點和專業特點,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作用,將政治素養、人文素養和科學精神結合起來,實現思想道德、科技創新和藝術實踐等方面的協調發展。加強集體主義和團結合作精神,博采眾長,激發廣大同學對黨支部活動的創新靈感,努力形成學生支部活動建設的亮點和特色。
二、新常態下高校學生黨支部活動建設的基本思路
(一)明確一大主矢
即求真務實,聯系、服務群眾。黨支部工作要依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民主、公開、公平地去實踐,堅持群眾路線,要把黨支部工作作風和思想路線聯系在一起。教育廣大黨員踐行三嚴三實,要做到謀事實,不好高騖遠,樹立正確實際的理想信念和學習工作目標;要創業實,腳踏實地、真抓實干,一步一個腳印,敢于擔當責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決問題,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要做人實,嚴以修身,加強黨性修養,提升道德境界,講人品、講義氣,追求高尚道德情操,自覺遠離低級趣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繼承和發揚黨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傳統,努力踐行黨員先進性要求和黨旗下誓言,扎實開展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工作。
(二)實現兩個目標
一是使學風狀態明顯提高。要加強支部黨員內部的學風建設,進而發揮黨員的先進作用,進一步推動班級的學風建設,用支部的組織力量大力開展科技、文化活動,活躍校園文化,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凝聚所屬支部班級,使黨支部成為全面推進學風建設的中堅力量。同時,建立有效激勵機制,樹立典型,鼓勵先進,并定期開展經驗交流,及時總結推廣好的做法,全面促進學風建設。
二是增強學生主流價值觀認同度。在當今價值觀念處于深刻變革的時代,面對大學生價值觀念的日益多元化,作為學生的前沿隊伍——黨支部要以身、以行樹立起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榜樣,使大學生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支部要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讓大學生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道德精髓,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還要努力踐行職業生涯教育、誠信教育、友愛教育等,使大學生形成正確的集體觀、職業觀、信用觀和友愛觀,促使同學們高度認同個人價值準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黨支部要創造更多了解國情、社情、服務社會民生的機會,使大學生在實踐中增強公平正義感和道德責任感,進而高度認同社會價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黨支部還要不斷宣傳主流意識形態,使廣大同學全面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思想和中國特色道路,自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想,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高度認同國家價值目標:富強、民主、文明、和諧[2]。
(三)突出三點特色
一是突出黨員先進性作用。增強黨組織的戰斗力,加強黨員隊伍建設,體現黨員先進性,既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講服務、樹方向,也要脫離常態,追求創新,把價值經驗不斷推廣下去,堅持創先爭優活動。做到政治上關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體貼,鼓勵冒尖,保持先進,創設支部良好氛圍。
二是突出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發揮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重在發揮黨員的先鋒帶頭作用,一方面要強化思想教育,堅持深入、全面、實效的原則,把政治理論學習、黨性修養和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教育結合起來,提高黨員正確看待學習、重視學習、善于學習的意識能力,采用組織中心任務集中學,引導黨員利用業余時間個人學的形式,增強黨員的黨性觀念和先鋒隊意識,加強隊伍素質。另一方面還要嚴格對黨員的管理、監督。要認真執行黨章和有關的條例規定,落實好黨內各項生活制度,發揮制度的制約性作用。充分利用制度把黨員尤其是學生黨員干部管理好、監督好、教育好。
三是突出黨員朋輩幫扶作用。黨員朋輩心理、學習幫扶即發揮出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傳遞著正能量,幫助受到困擾和阻力的同學,同時也加強了黨員隊伍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質,提升了隊伍的專業基礎和能力,使廣大黨員積極分子在實踐育人中積累經驗,增強自身的先進性。
(四)發揚四種精神
一是發揚黨性精神。黨性是黨的性質、目標、宗旨、作風、紀律等各方面要素的綜合反映,黨支部要加強黨性剖析,通過學習教育黨員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引領他們充滿正氣,樹文明道德之風;還要接地氣,積極服務于廣大群眾。同時廣泛征求意見建議,舉行談心談話等活動,找準黨支部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明確努力方向,進一步增強黨支部建設水平,提高廣大黨員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二是發揚學習精神。學習是認知世界、改造世界的必經途徑,學習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砝碼。黨支部積極建設學習型黨組織,提高學生黨員思想覺悟,加強黨員的先進性建設,采用集中學習和個人靈活學習相結合的方式要求廣大學生黨員不僅要讀馬列的書,還要廣泛涉獵文學、歷史、自然、社科等方面的知識,不斷豐富完善自己,要端正學風,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做到學以致用。
三是發揚服務精神。黨的出發點和黨員的光榮使命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支部充分發揮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就要凝聚黨員的服務能力,要求黨員默默奉獻,正確認識自己的學習工作和價值,不計個人得失,正確處理好苦與樂、名與利、得與失的關系,在系列活動中創新爭優。
四是發揚創新精神。創新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是一切發展變化的動力,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進步。創新學生黨支部建設工作,要在繼承中發展,在繼承中創新,要不斷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引導廣大黨員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新形勢、新任務、新情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學習,進一步增強黨支部的指揮、約束和管理能力。
(五)加強五項建設
一是思想建設。支部要重視黨員的思想建設,深入進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使廣大黨員明確責任、堅定信念,追求遠大理想。
二是組織建設。支部要嚴格推優入黨系列工作,堅持健康、有序、規范發展,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和監督。
三是學風建設。支部要致力于學習型支部的創建,引導黨員樹立遠大理想,勤于學習、善于創造,成為四有新人。
四是作風建設。支部要加強思想道德教育,突出服務意識、集體原則,引導廣大黨員遵紀守法、明禮誠信、廉潔自律、勤儉自強。
五是寢風建設。寢室是黨員實現價值的場地縮影,它集學習、生活、交際于一體,體現黨員的道德準則、處事方法和精神風貌。黨支部要重品行修正氣,以三嚴三實教育廣大黨員講信義敢擔當,勤儉節約,以學促進,謙虛謹慎、禮讓做人。
三、新常態下加強高校學生黨支部活動建設的途徑
(一)完善黨支部宣傳思想工作機制
黨支部工作要明確黨員政治責任,增強黨員先進性意識。在宣傳思想工作上認真組織,不斷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進行愛黨、愛國、愛校教育,號召廣大學生黨員在班級、宿舍、團隊中擴大影響,推動校風、班風、舍風建設,尤其加強對紅色經典、中華傳統文化的宣傳,進一步堅定廣大同學的價值認同和精神追求。還要充分發揮廣大學生黨員的主動性,帶領廣大同學為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宏圖認真學習,強化科學精神,追求全面發展。在工作機制上黨支部成員要協同合作,加強與校內、校外黨政工作的聯系,及時掌握更新思想動態,通過網絡平臺、支部會議活動等形式進行黨支部主題教育,讓廣大同學提高對時事的關注度和研判能力,傳播網絡正能量,增強同學們對學校的歸屬感,提高愛校榮校,服務社會的精神追求。
(二)組織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活動
緊緊圍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支部組織開展“文化根·民族魂·中國夢”系列活動,如夢想與擔當主題演講比賽、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征文比賽、黨員國學誦讀比賽、名篇名著鑒賞、校史校情展覽等,同時積極引進外部資源,推進優秀傳統進校園的力度,開展名人文化大講堂,黨員校友校園行、優秀黨員事跡報告會等,以家國情懷、社會關愛、人格修養等教育內容引導廣大黨員領悟優秀傳統文化精華、感受優秀傳統文化魅力、接受洗禮,在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中提升民族自信,振奮民族精神,自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青春理想,積極探索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活動的有效形式和長效機制,努力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貢獻。
(三)推進學生黨員朋輩輔導工程
學生黨支部的工作能力主要體現在廣大普通同學中的影響力、號召力上,其工作重心就是服務廣大同學,反映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充分體現黨組織對學習、生活各個方面存在困難的同學的關心和愛護,力求一切為了同學,為了同學的一切,幫助困難同學盡快走出陰影。工作中,我們要全面落實學生黨員牽頭推進朋輩工程,充分發揮黨員在思想、學習方面的先進性優勢,發動他們與后進學生結成“一幫一”互助幫扶小組,旨在以先進的思想感染后進同學,以端正的態度影響后進同學,以優秀的成績輔導后進同學,在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給予其幫助,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實現自信、自強、自立的人生價值。同時挑選優異的黨員在新生中成立學業輔導小組,每周定期舉行基礎課的輔導講座,力求黨支部所屬班級和同學在思想、學習、生活、心理、紀律各個方面表現優秀[3]。
(四)落實黨支部創先爭優工作
學生黨支部調動和激發廣大黨員積極性、創造性要結合社會政治背景、結合學院實際,制定廣大黨員創先爭優實施方案,宣傳發動,對參與此活動提出明確的目標和具體要求。如爭創五好黨支部、爭當模范優秀黨員等,即強化服務、責任意識,也要強學風,促進全面發展,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引領帶動作用。在主題設計上要有效銜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精神,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習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等重大事件展開,充分借鑒和運用之前學習實踐的成功經驗,如開展學雷鋒、講奉獻志愿活動系列,精心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在活動組織上要求每位學生黨員提交創先爭優公開承諾書并按照支部要求按時提交個人創先爭優年度工作學習計劃與總結,統一思想認識,深刻理解實踐活動意義。在活動實施上按階段全面扎實推進,以大學生學術交流、科技創新、志愿活動等豐富多樣的平臺形式,增強廣大黨員的成就感和歸屬感,真正讓校園文化發展上水平、黨員學生的素質得到提升、廣大同學受到教育和幫扶。
參考文獻:
[1]王杰.習近平傳統文化觀三個重要方面[EB/OL].[2016-03-01].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822/c112851-25517243.html
[2]何曉晴.讓大學生高度認同核心價值觀[EB/OL].[2016-03-01].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320/c40531-24685614.
html
[3]趙果.高校學生黨支部群眾工作的創新機制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