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曉偉 佘穎穎 王琴
摘 要:通過研究湖北地區的抗戰歷史,從抗日戰爭的角度來培育學員的戰斗精神,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筑牢聽黨指揮的強軍之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凝聚力,激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強軍夢的強大精神動力。
關鍵詞:抗戰;培育;學員;戰斗精神
中圖分類號:E22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10-0067-02
在2014年7月7日舉行的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77周年活動上,習主席發表重要講話并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這傳遞給我們一個理念就是:不能忘記歷史!
抗日戰爭的歷史表明,武器裝備是戰爭雙方戰斗力的基礎,但隨著戰爭的不斷深入,更是一場正義與邪惡力量的較量,是雙方戰斗精神的比拼。戰斗精神是戰斗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著戰爭的進程和結局。當前,士官在我軍現代化建設中所處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可以說擔負了軍中脊梁的重任,他們的戰斗精神、他們的作風意志,直接決定了部隊戰斗力的強弱。對于培養士官人才的士官學校來說,在士官學員培養的全過程中就必須著眼于信息化戰爭的條件,始終把強化戰斗精神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來抓。
一、實戰化條件下對士官戰斗精神的要求
習主席多次強調要著力抓好戰斗精神培育,引導廣大官兵牢固樹立敢打必勝的堅定信心,防止和克服麻痹思想和松勁情緒,增強常備不懈的戰備觀念。新形勢下,我們以馬克思主義戰爭觀為指導,做好軍事斗爭準備,必須以強軍目標為引領大力培育戰斗精神。
長期的和平發展使部隊缺乏實戰的歷練,沒有實戰經驗的積累。少數士官戰斗精神弱化了,在他們潛意識中認為戰爭沒有那么緊迫,或者有“即便發生了恐怕也輪不上我”的想法。這使得他們有一種在部隊平穩過渡的想法,不思戰,不想戰,不謀戰。我們只有緊緊圍繞“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強軍目標培育戰斗精神,才能確保部隊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一)夯實聽黨指揮的基礎
聽黨指揮是我軍建軍的根本原則,是我軍永遠不變的神圣軍魂,也是對每個軍人的基本政治要求。聽黨指揮不僅是當代軍人立身做人的根本,也是士官戰斗精神培育的基礎。夯實聽黨指揮的基礎,就確定了士官戰斗精神培育的正確方向。
(二)提高能打勝仗的能力
戰斗精神,是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是決定戰爭勝負的精神支柱。培育戰斗精神的根本目的在于始終保持我軍特有的“精氣神”,真正鍛造一支威武之師、虎狼之師、勝利之師。一是強化求戰欲望,參軍就是為了作戰,訓練就是為了作戰,軍人就是為戰而生。二是樹立打勝仗的信心,鍛造敢于亮劍的軍人血性。三是突出能動的創新精神,強化當尖兵、打頭陣的使命意識。
(三)培養優良的戰斗作風
軍人的作風中也包含了戰斗作風,戰斗作風是戰斗精神最直接、最鮮明的標志。一是注重培養扛得住、壓不垮的堅強意志作風。二是注重培養打不垮、拖不爛的頑強戰斗作風。三是注重培養聽指揮、守規矩的嚴明紀律作風。
二、抗戰歷史對培育戰斗精神的啟示
(一)馬克思主義戰爭觀培育戰斗精神
經過艱苦卓絕的抗戰,中國取得了偉大的勝利,侵華日軍早期的兇猛攻勢和他們武器的先進不能最終征服中國。而隨后的解放戰爭表明,抗日戰爭中國民黨一些將領和部隊的英勇表現并不能代表在解放戰爭中他們能挽救這支軍隊、挽救這個黨。正如恩格斯所認為的,社會發展是由“總的合力”來推動的。究其原因,除了我黨在軍事上指揮得當和我軍英勇頑強等因素之外,反法西斯戰爭的正義性,日軍的倒行逆施,國民黨內部的腐敗墮落、派系林立、喪失民心等因素,是他們失敗的根源所在。
要在部隊有針對性地開展馬克思主義戰爭觀教育,使士官正確認識到當代戰爭的根源、戰爭的暴力性、正義戰爭與非正義戰爭的區別、當代戰爭的制勝因素等內容,在戰爭觀的大是大非問題上保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樹立正義戰爭必勝、民族戰爭必勝、人民戰爭必勝的信心。
(二)抗戰精神教育培育戰斗精神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中國是東方唯一的反法西斯戰場。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中國仍是東方反法西斯戰爭的主戰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工人階級、農民階級是抗日的主力軍,大資產階級、地主階級、小資產階級也不同程度地參與到民族救亡運動中。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也積極支持國內抗戰。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壯士,還有為祖國流盡最后一滴血的左權、彭雪楓、趙尚志、趙一曼、張自忠、楊靖宇等抗日名將,他們是中國人民不畏強暴、英勇抗爭的英雄集體和杰出代表。
新形勢下,抗戰精神是催生戰斗精神的基本土壤。正如習主席所說:“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為中華民族由近代以來陷入深重危機走向偉大復興確立了歷史轉折點,充分顯示了中華民族有同侵略者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愛國是軍人的天性,也是基本職業要求。進行抗戰精神教育,用中華民族的自信、堅忍不拔的精神教育士官,提高士官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引導士官認識到培育戰斗精神,必須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把“精忠報國”基因融入血脈、滲透到靈魂深處,把報國激情體現在一言一行、落實到一崗一職,確保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三)軍營文化環境培育戰斗精神
二戰時期,不管是反法西斯同盟,還是法西斯軍隊都很重視價值觀的建設。日軍通過愚忠天皇的教育、獸性化武士道精神等,將大批普通民眾綁上對外侵略的戰車。而西方軍隊則利用軍營環境,張貼各種反映價值觀的標牌、宣傳畫、條幅,烘托出他們的價值觀念。
去其糟粕之后,外軍的經驗我們可以借鑒,通過加強營區文化環境建設來培育戰斗精神,將戰功、戰將、戰例、戰役等反映戰斗精神的元素融入軍營的道路、訓練場、食堂、宿舍等區域設施建設,讓士官隨時隨地受到戰斗精神的熏陶和感染,切實使軍營環境成為培養戰斗精神的重要資源和生動課堂。讓士官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從而使戰斗精神得到升華和提高。
(四)營造國防認同感,熏陶戰斗精神
戰斗精神是國家與民族意志力的重要體現,脫離了國家和民族,軍人的戰斗精神可以說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團結群眾,發動群眾,歷來是我黨我軍的基本主張和一貫政策。戰爭的偉大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發動群眾、組織群眾、訓練群眾、武裝群眾是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基本主張和一貫政策。
1938年7月7日,在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副部長周恩來和第三廳廳長郭沫若的提議下,發起了武漢“百萬人大獻金”活動,周恩來帶頭捐款,武漢各界人士紛紛響應,愛國熱情空前高漲,連在延安的毛澤東也捐獻了作為參政員的一個月薪金。此外,共產黨還積極開展抗日文化活動,得到各黨派、各階層人士和廣大民眾的廣泛支持,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熱情,在民族危急關頭,國共兩黨摒棄前嫌,攜手一道和數億萬百姓一起,眾志成城,誓死保衛武漢,使武漢抗日民眾運動如火如荼,有力支援了前方將士的抗戰。
我軍要大力宣傳國防建設,加大民眾的國防認同感,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熏陶戰斗精神。一個民族一旦形成國防認同感,必然會長久地支持每個社會成員關心國防、關愛國防,進而全社會形成一種尚武精神。增加國防認同感,可以從多方面入手。開展各級學校、機關、企業的國防教育活動,以“國防教育日”為契機,發揮各地國防基地的教育示范功能。大力宣傳各個時期軍隊的戰斗英模,加大對英模的褒獎力度,在全社會樹立起全民愛軍、全社會尊重英模的氛圍。加強對烈士陵園、烈士墓的修繕,開展參觀和瞻仰烈士陵園、英雄塑像、紀念碑、紀念館活動,組織對烈士遺屬的優撫和慰問活動等,營造為保衛祖國獻身無上光榮的環境。不斷激勵優秀青年參軍,使他們中的優秀者充實到士官隊伍中來。
(五)法規條令培育戰斗精神
對我軍來講,戰斗精神培育需要把一些帶有規律性的東西加以規范,形成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的制度,才能保證其健康有序地持續運行。這些年,國家和軍隊先后制定、修訂和頒布了大量軍事法律、軍事法規和軍事規章,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軍事法規體系。這些法規體系對于我軍培育戰斗精神起到了引領、規范的作用。使我軍官兵戰斗精神的培育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我們要合理運用這些法規條令,以規為線,以法為據,擺脫在戰斗精神培育過程中的隨意性和各種人為因素的干擾,依法治軍,強化士官的法制觀念,運用法規培育官兵的戰斗精神,使士官把戰斗精神培育作為一項職業需要、職業追求、職業責任。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聚焦能打仗、打勝仗全面加強部隊建設[N].人民日報,2013-07-30(1).
[2]習近平.深刻理解把握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N].解放軍報,2013-05-14(7).
[3]陳新根.戰斗精神培育的路徑選擇與效能分析[J].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15(1).
To Cultivate Students Fighting Spir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y of Anti-Japanese War
GONG Xiaowei,SHE Yingying,WANG qin
(Wuhan Ordnance Officer School, Foundation Department, Wuhan 430075, 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study of history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in Hubei,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ti Japanese war fighting spirit, cultivate a new generation of revolutionary soldiers with soul, skill, compassionate, virtuous, and build a strong command of the party's army soul, cultivate 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enhance the cohesion, stimulate a powerful spiritual force to achiev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dream and the dream of a strong army.
Key words: Anti-Japanese War,cultivate,students,fighting spir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