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警部隊作為我國武裝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支執法護法的部隊。本文從研究培養武警院校學員法律意識的重要性出發,提出學員需要加強法律至上、依法用兵的法律意識以及有效培養和提高學員法律意識的途徑。
關鍵詞:武警院校;學員;法律意識
中圖分類號:g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8-0134-01
引言
武警院校學員是特殊的軍人群體,其法律意識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關系著武警部隊法治的前景,加強軍校學員法律意識的培養,對武警部隊法治建設具有長遠性、根本性的意義。
一、培養武警院校學員法律意識的重要性
(一)是加強武警院校作為處突預備隊的需要。
武警院校作為武警部隊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地處我國各中心城市和學員軍政素質較好的優勢。鑒此,武警總部明確規定:武警院校必須履行平時是教學和科研基地,緊急情況下是處突預備隊的雙重職能。
(二)是加強和發展軍事法律建設的需要。
隨著人民武裝警察法的頒行,我國已經建立起了以人民武裝警察法為基礎,以其他多部法律為支撐的規范武警部隊職能任務的規范體系。這些法律主要有:外交和領事關系法、集會游行示威法、治安管理處罰法、戒嚴法和突發事件應對法。基本確保了武警部隊在執行安全保衛任務時師出有名,處置有據。但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國內外形勢的風云突變,不可能完全確保武警部隊執行安全保衛任務方面的立法不出現空白。
二、學員需要加強的幾種法律意識
(一)法律至上的意識。
法律至上,是指法律具有最高的權威性,所有的人、組織、團體,所有的行為、事務都必須遵守已知的法律、法律原則、法律規范。對于武警部隊來說,依法治軍的實現,絕不應僅僅局限于立法層面的制度建設,比這更為重要的便是法律至上觀念的確立。法律至上,要求法律體系中的每一部法律、法規、規章都具有至高無上都權威,并具體實施到部隊的日常生活中,這樣才能防止“人治”觀念的滋生。
(二)維護軍人權利的意識。
軍人的權利是指國家通過法律規定軍人所享有的權利,包括一般性權利和特殊性權利。重視學員維護軍人權利意識的培養,使學員充分認識軍人權利意識的價值,有利于增強學員的社會責任感和政治責任感,對于學員自身的全面發展和武警部隊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行動中執法的意識。
學員養成在行動中執法的意識,主要體現在:一是必須在法定的范圍內執行任務。首先要依法忠于職守。武警部隊擔負的各種法定任務,都是履行根本職能、維護法律尊嚴的戰斗崗位。因此,遂行任務的官兵必須忠于職守,認真履行法律賦予的責任。學員作為未來指揮員,如果擅離職守或玩忽職守,造成嚴重后果或造成特別嚴重后果的,將追究刑事責任。
(四)限制權力的意識。
限制權力,就是把權力限制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權力按法定程序辦事,也就是說,任何權力的行使,都必須來源于法律,都必須受到法律的約束和監督,沒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絕對權力。孟德斯鳩說:“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因此,學員要意識到對權力進行有效地規范和限制,是很有必要的。
(五)條令條例是法的意識。
我軍的條令條例,是國家或軍隊制定的以命令形式頒布的關于某項工作的法規,是由具備立法權的國家機關和軍事機關,遵循一定的立法原則,按照嚴格的立法程序制定和頒發的。條令條例是軍事法的主要部分,在縱向上分為軍事法律、軍事法規和軍事規章三個層次,是一套門類齊全、層次分明的軍事法律體系。
三、有效培養和提高學員的法律意識的途徑
學員法律意識的培養,是一項復雜的需要國家、社會、學校、家庭等共同努力的系統工程。由于院校的管理的特殊性,學員大部分時間都在院校內,其法律意識的培養,很大程度上必須依賴院校的培養和推動,因此,加強法律基礎課程以及思想道德修養課程的課堂教學,以及重視實踐,營造法治化的校園文化氛圍,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注重課堂教育主渠道。
作為公共理論必修課的“忠誠衛士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學員在入校后最主要的法律知識獲得渠道,但該課程在院校往往安排的課時較少,涉及的法律內容較多,內容繁雜,教員在授課時不得不走馬觀花式的過一遍,知識簡單地羅列知識點,典型案例也分析較少,對于社會熱點問題,沒有去用法律的觀點深入分析。
(二)營造法治化的校園文化氛圍。
人是環境的創造者,同樣環境也能影響人。良好的校園文化是培養學員法律意識的重要陣地,它能以無形的力量、潛在的規范性影響學員的行為。
1.機關和基層干部要發揮好示范教育作用。出臺制度卻不能執行,其害遠遠大于沒有制度本身。院校在一日生活制度等日常管理中嚴格遵守《紀律條令》、《內務條令》、《隊列條令》等與日常軍事生活密切相關的軍事法規,形成濃厚的法治氛圍。2.有效利用各種文化載體,充分注重法律宣傳,建立良好的外部環境。積極利用校園網、校園廣播、校園電視、報刊、橫幅、板報等各類學生活動,確立正確的輿論導向,為學員營造濃厚的學法、守法、用法的氛圍,提高學員學習法律的熱情。
(四)把依法管理融入學員管理中(提高管理干部的法律意識,管理依法進行)。
在院校里,干部對于說學員來說,既是領導也是兄長,在生活上干部應該多關心,多與學員進行思想交流和感情溝通,但在其他方面,干部不能感情用事,以“情”代法,要以“情”為基礎,以“法”為準繩,實現“情”與“法”的最佳結合。在幫助學員明辨是非、分清榮辱的基礎上,要十分注意行為引導,做出嚴格的規定,實現“嚴”與“理”的有機統一。
推進武警院校現在化教學,培養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是一項系統、艱巨而長期的任務,我們必須以戰略眼光和對部隊長遠建設負責的態度,使學員在校期間不僅要在學好法律知識,準確把握各種法律的概念、原則、體系,更要注重法律意識的培養,這樣才能培養出一批批綜合素質優秀的學員充實到武警部隊,為武警部隊遂行多樣化任務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忠誠衛士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作者:趙曙光
[2]《武警部隊概述》 作者:陳惠新
[3]《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問題研究》 作者:李敏
作者簡介:賈志軍,四川雙流人,現為武警警官學院軍事教育訓練系共同科目第二教研室教員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