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
摘 要 基層黨校擔負著區域內黨員干部教育培訓重任,是黨的基層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的主陣地、主渠道,是黨校教育體系的重要根基。開州黨校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組織人事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以需求調研為基礎,以深化教學改革為抓手,努力增強培訓實效,在煥發干部隊伍朝氣和活力方面作用明顯,較好地服務了我區干部隊伍建設和科學發展大局。
關鍵詞 基層黨校 學員 培訓
1把準教學方向是增強培訓實效的基礎
《黨校工作條例》規定:“黨校是在黨委直接領導下培訓輪訓黨員領導干部的主渠道”,這就決定了黨校應“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通過培訓提高干部隊伍素質和能力,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因此,把準教學方向是增強培訓實效的基礎。
當前,開州改革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迫切要求廣大領導干部不斷提高在復雜局面下領導科學發展、推進體制改革和管理社會的能力,迫切要求黨員干部不斷增強創新意識,更新工作理念,提高知識水平和能力。對此,開州黨校緊緊圍繞區委中心工作,高標準、嚴要求,扎實做好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效果實在。一是新課開發取得新成效。在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培訓重點內容的前提下,密切結合當前開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開發了一系列工作探討方面的新課程,并在教學實踐中獲得了很大成功,根據教學意見反饋表統計結果顯示,學員平均授課滿意率為96.46%。二是研究教學取得新成果。在教師指導下,學員結合本職工作,對開州重點工程、重點項目和工作中的具體問題展開調查研究,撰寫了大量調研論文,結集出版或在刊物上發表;一些優秀的調研論文作為咨政報告被報送給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得到批示,反響積極。廣大學員進一步把思想統一到了縣委的決策部署上,把人心凝聚到提速發展與干事創業的熱潮中,增強了干部知責思進、勇于擔當的信心和勇氣,提高了執行區委決策、謀劃發展、干事創業的能力。三是黨性鍛煉得到新增強。根據當前改革發展形勢和干部隊伍現狀,創新了黨性教育的內容和形式,黨性鍛煉真正取得了實效。通過形勢任務教育、廉政講座、交流工作經驗,學員的黨性修養得到增強,在學習生活中時時處處體現出嚴格自律、不怕吃苦、精益求精和團結合作的精神,更加知責思進、勇于擔當,工作執行力明顯提高。
2堅持按需施教是增強培訓實效的前提
認真做好培訓需求調研是《黨校工作條例》的重要要求,也是提高教學針對性、增強培訓實效性的前提。教學是滿足培訓需求的活動,必須針對需求、適應需求和滿足需求,也只有適應和滿足了培訓需求,才能增強培訓實效。
黨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應滿足三個方面的需求:一是“組織需求”,即黨委對干部培訓工作下達的目標任務需求;二是“崗位需求”,即崗位工作對于部知識、能力、素質的需求;三是“個人需求”,即干部對學習的個性化需求。開州黨校始終堅持“黨的事業需要什么就培訓什么,干部成長缺少什么就培養什么”的原則,把黨委對干部培訓工作的要求、部門工作需要和干部個性化學習需求作為教學工作的根本導向,把調研培訓需求作為教學工作的起點,做到了按需施教。
對此,我們重點突出了以下三個方面的需求調研:一是針對區委關于干部隊伍建設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部署進行調研。認真落實領導要求,研讀有關文件,加強部門溝通,領會區委意圖,明確培訓的意義、目標和任務。二是針對黨員干部思想、心態、工作和學習情況進行調研。深入多個部門單位進行培訓需求調研,在教學安排上有的放矢。三是針對地區改革發展形勢進行調研。通過研讀文件、實地考察和走訪,對區委和區政府推進改革的重大舉措、相關政策、工作進展有了全面了解,使教學內容豐富、鮮活,吸引力更強。
3實施分類培訓是增強培訓實效的重要手段
實施分類培訓是《黨校工作條例》的重要規定,也是增強培訓實效的重要手段之一。分類培訓,是對不同職位類別的培訓對象實施不同的培訓。
對黨校而言,就是按照黨員領導干部分管工作和職務級別設置班次、安排課程和配置師資。一是分類設置班次。根據部門和崗位把學員劃分為經濟發展、社會管理、窗口服務等不同類別,按照職務級別分期調訓,在課程安排、教學方式、研討主題、管理方式上因班而異、因材施教,不斷更新知識,增進學員技能。二是分類安排課程。在學員分類的基礎上分類設置培訓課程,把《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解讀》、《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市委四屆九次全會精神》、《貫徹落實“1365”發展思路 推進開州區“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萬開云一體化研究》等列為公共課,再根據學員需求為不同班次設置相應的專業課程。例如,在經濟發展干部班安排《項目的申報與管理》和《美麗鄉村建設操作實施辦法》;在社會管理干部班安排《新時期的群眾工作與社會和諧化》和《公共應急管理》;在窗口服務干部班安排《行政效能建設》和《公務禮儀》等。三是分類配置師資。根據班次和課程設置,師資配置上也有所區別。對于領導干部,從啟發戰略思維、培養世界眼光、提高科學判斷形勢、應對復雜局面能力的需要出發,聘請專家學者和縣級主要領導授課,有效提高了基層黨校的授課層次;對于中層干部,從開闊視野、增強全局意識、提高執行能力的需要出發,聘請經驗豐富的部門領導和黨(下轉第5頁)(上接第2頁)校名師授課,大大增強了教學的針對性;對于基層黨員干部,從更新觀念、樹立大局意識、提高職業素養和履職能力的需要出發,安排各部門先進典型和黨校教師授課,使教學更加貼近實際。
4開展多層互動是增強培訓實效的重要途徑
積極推進培訓方式改革,探索適合干部學習特點的培訓方法和教學方式,是黨校教學改革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增強培訓實效的重要途徑。當前,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式、使教學從單向灌輸轉變為互動交流,已經成為干部教育培訓方式改革的主流。
開州黨校把互動式教學作為干部培訓的基本教學方式,在講授式教學中融入案例式、問答式、討論式、講評式等多種互動教學方式,受到學員的普遍歡迎。在教學方案設計中,安排了三個層面的互動交流。一是課堂上的師生互動,營造了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使學員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二是分組討論時的同學互動,進一步把工作經驗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高度,對黨員干部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履職能力具有指導意義。三是結業式上的學員與領導互動,把互動的深度和層次推向了新境界,通過結業式上的答問,學員的所學、所思得到了很好的升華凝練,使培訓效果發生了質的變化,實現了由灌輸知識向啟迪思想、提升能力的轉變。
5創設良好培訓氛圍是增強培訓實效的重要保障
創設良好的培訓氛圍,讓學員坐得住、學得進、收益大、紀律好,是增強培訓實效的重要保障。學員學習質量的提高,除了取決于其自身和黨校提供的軟硬件條件之外,受單位整體學習氛圍和領導對待培訓學習的態度影響也很大。單位學習氛圍濃,領導對學習培訓重視程度高,就會給學員以較大支持,有利于學員克服工學矛盾、專心學習;反之,則會大大削弱學員學習的動力,導致工學矛盾加劇。
開州黨校從規范教學管理工作程序和加強干部培訓學風建設入手,在多個工作層面進行了大膽探索和嘗試。各單位重視培訓學習的氛圍濃了,單位領導支持學員參加培訓學習的力度大了,在開州初步形成了重視培訓、積極參訓的良好氛圍,構筑了黨校與組織人事部門、學員單位齊抓共管、良性運作的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新格局。我們主要在三個方面工作中實現了新突破:一是創新工作程序,組織人事部門、黨校分工協作、相互銜接、密切配合;二是創新管理制度,因班定制、量體裁衣、約束與激勵相結合;三是創新工作方法,以人為本、以教促管、教管結合。工作程序創新主要體現在考勤管理和學習管理上,管理制度創新主要體現在考核制度上,管理方式創新主要體現在人性化管理與細節管理上。以學員考勤管理為例,班主任、教務部門、組織人事部門分別負責考勤記錄、核查和請銷假,形成三級管理、層層負責、嚴格把關的工作格局,有效地解決了學員出勤率問題。再如考核制度,實行“凡訓必考”原則,堅持入學和結業考試,并將學員遵守學習紀律等各方面情況的考核結果實行“雙反饋”,既向組織人事部門和學員單位反饋,作為考核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據,從而有效增強學員自律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