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劉遠
【摘要】培養和強化軍校學員的戰斗作風,是軍校建設極其重要的內容,戰斗作風的培養,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而籃球運動是一項高速度、高強度及直接對抗的集體項目,場上每個運動員的戰斗作風直接關系到全隊整體水平的發揮,因此籃球運動在培養學員的戰斗作風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本文作者通過從事在軍校籃球教學訓練的經驗,從學員選材,思想教育、生活、訓練等方面進行了分析探討,認為軍校學員的意志品質和戰斗作風的培養,要根據學員的年齡、心理、和身體特點,結合不同階段的任務進行系統訓練,對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和戰斗作風,培養學員以及取得優異成績具有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軍校;學員;戰斗作風;意志品質;訓練
一、前言
籃球運動是一項高速度、高強度及直接對抗的集體項目。場上每一個運動員的戰斗作風直接關系到全隊整體水平的發揮,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比賽的結果。如果一個運動員或一個運動隊沒有頑強的意志品質和良好的戰斗作風,那么再高超的技戰術水平也很難發揮出來。因此,為充分調動學員的積極性,發揮主觀能動性,挖掘潛力,使其在比賽中發揮最佳水平從而戰勝對手,我們不僅要重視籃球技、戰術的訓練,而且重視學員戰斗作風的培養,也是我們訓練中的一項長期任務。軍校剛入伍的學員正是人體身體素質、機能、神經系統以及心理等各項素質、能力發展逐步成熟的階段,也是培養學員良好心理品質和戰斗作風的最佳時期,從我多年從事軍校籃球教學訓練、比賽中發現學員惰性較大,訓練和比賽中經常表現出意志品質、積極主動性較差,甚至不敢與對手對抗等一些問題,是影響學員技戰術水平進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教學訓練中有目的,系統的培養學員主動、自覺、堅韌、果敢、勇敢的良好意志品質和戰斗作風,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對培養學員成為優秀的革命軍人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北京市裝甲兵工程學院2015級20名本科學員。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本文查閱了國內外有關籃球訓練的有關專著和教材多本,這些資料的查閱為本人撰寫此文提供了大量的參考依據。
(2)實驗法:實驗組在訓練中除了采用常規訓練方法外,還運用了不同于傳統訓練的方法組織訓練;而對照組則只采用常規訓練法。
(3)調查研究法:通過問卷、訪談等方法了解學員的有關咨詢,加以分析來開展研究。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1、部分學員仍然有當“和平兵”的思想
我軍長期處于和平環境下,部隊已多年沒打仗了,一些學員存在“仗打不起來,打起來也輪不上自己”的心理,部分學員受經濟利益驅動和多重價值觀影響,軍人職責概念不太清晰,認為當兵不過是一份工作、一種謀生手段。
2、部分學員對戰斗作風內涵的理解還存在片面認識
沒有血性的人不配做軍人,沒有血性的軍隊就沒有戰斗力。軍校學員作為未來部隊一線帶兵人,更須具備“平時有血性,打仗敢拼命”的氣質和膽識。我理解,這個血性就是聞戰則喜的勇氣、有我無敵的霸氣,就是肉體死、精神生,自己死、戰友生,個人死、民族生的犧牲精神。但和平時期的部分學員認為“未來打仗拼科技,用腦用心不用力,只要有了新武器,血性多少沒關系”,這些需要我們深化培養血性必要性的認識,強化在培養學員戰斗作風過程中強化血性對于走好軍旅之路重要性的理解。
(1)學習訓練怕苦累
經過軍校幾年的淬煉,學員吃苦意識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面對枯燥的學習、艱苦的訓練、嚴格的管理仍有部分學員嘴上有不滿,心里發牢騷。體能訓練時晴天怕曬,雨天怕淋,冬天怕冷,泡病號、湊公差、野外駐訓時背背囊更是越輕越好。面對戰爭的問題,不少學員都抱有“打不起來,輪不到我”的想法,把軍人當成謀生的職業。
(2)崇文尚武不雙全
少數學員吹拉彈唱功夫了得,操槍弄炮本領不強;說起明星大腕一套一套,提起黨史軍史一知半解;見第一不愿爭,見紅旗不敢抗。經歷外移,興趣偏移,膽氣式微。更有甚者,把自己定義為文藝青年,天天微博空間感慨不斷,越臨近畢業,越缺少精進勇猛的銳氣和蓬勃向上的朝氣。
3、在籃球訓練對抗項目中缺乏斗志
籃球運動中攻、守之間的激烈身體對抗,促進了籃球運動的發展。所以說,全面的,強烈的身體對抗是現代籃球運動發展的顯著特點之一。人與人之間的身體接觸,直接沖撞是人與人之間各種對抗的最高形式。它對人的刺激性最大,運動負荷的強度最大,產生的效能也最高,表現出來的規律也最復雜,但現階段的學員在實際的籃球訓練中往往畏縮與籃球訓練中的對抗科目,表現為在攻防中不敢于運用身體進行合理的對抗,在分組對抗的練習中對輸贏不關注,敢打必勝的信心不足等,教員應針對這些問題在籃球訓練中采取相應措施及訓練方法,培養學員的對抗意識,主要可以依靠兩種途徑實現,首先是可以利用現代化設備進行智力模擬實戰訓練,再次是利用實戰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場景進行模擬訓練,讓學員在對抗訓練中養成每球必爭。培養強健、不畏強敵,敢于亮劍的對抗精神,從而更好的通過籃球訓練去培養學員敢打必勝的戰斗作風。
四、結論與建議
1、結論
戰斗作風,是軍人信念、思維、情感意志和品格的綜合反映,是無形的戰斗力,時直接支配軍人行為。奪取戰爭勝利的一種精神狀態,軍校作為向部隊輸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力培育學員適應未來作戰需要的戰斗作風,使他們具備頑強的戰斗意志,勇敢的戰斗精神,才能“御強敵于國門之外,縛犯罪分子于腳下”,軍校學員戰斗作風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復雜而重要的系統工程,通過籃球教學訓練培養學員戰斗作風的過程中根據學員的年齡、心理、生理和身體特點,結合不同階段的任務進行系統性、針對性的訓練隊對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和戰斗作風,培養學員成為一名優秀合格的軍人具有積極的作用。
2、建議
加強對學員對抗意識的培養,使他們能夠根據比賽場上的變化,隨機應變地做出合理的對抗技術,做到主動觀察,正確判斷。在訓練工作中依據實戰比賽狀況,研究設計一套符合現代籃球比賽對抗技術的訓練方法和手段。發展和提高運動員對抗技術水平,使其適應現代籃球比賽的高強度對抗要求,首先了解學員對籃球運動的熱愛程度,觀察他們對待籃球訓練的態度和積極性等,教員將意志品質和戰斗作風的訓練和培養納入系統的教學訓練中去,要不斷強化訓練,根據教學中的實際情況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針對性地進行培養和訓練。在思想、生活訓練和比賽等方面提出要求,使意志品質和戰斗作風的培養與訓練像身體素質、技戰術訓練一樣,循序漸進,日積月累,經過系統的艱苦磨練,產生質的飛躍,最終養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和戰斗作風。
【參考文獻】
[1] 劉一民. 論體育團隊精神[J]. 體育科學, 2003(3).
[2] 楊立軍. 西點軍校的經典法則[J]. 學林出版社, 2006-01-01.
[3] 鄒衛國, 黃雙喜. 淺談學校體育中人文體育觀的建立[J]. 體育科學研究, 2004(04):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