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明 李新麗
【摘要】利率是市場經濟活躍程度的一種反應,利率調控屬于央行貨幣政策的調控之一,利率市場化對于保證金融資源的優化配置以及經濟的增長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利率市場化也會加劇各個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使金融機構的風險管控能力和經營管理都受到嚴峻考驗,因此有必要研究利率使出啊對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的影響,本文主要從市場利率化的相關概述、利率市場化對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產生的影響以及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應對利率市場化的對策建議這三個方面做了具體闡述。
【關鍵詞】利率市場化;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影響;對策
1、市場利率化的相關概述
利率市場化指的是逐步放松甚至完全消除對利率的管制,讓市場主體通過資金市場的供求變化來進行自主調節,這樣就形成了以中央銀行基準利率作為引導,貨幣市場利率作為中介,通過市場資金供求決定的市場綠綠體系以及綠綠形成機制。利率市場化標志著我國金融的不斷深化,有利于提高金融市場化程度,不僅使利率定價機制的轉變,同時也是金融化的核心內容,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利率市場化以后央行就會完全放開存款利率的上限和貸款利率的下限,也就是利率水平全部由金融機構根據內外部的各種條件自行決定。利率市場化具有自身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四點:第一,從形成機制方面來看,利率市場化與傳統體制下政府人為規定的利率不同,它主要受市場供求和資金需求程度的影響;第二,從結構體系來看,利率市場化主要根據經濟活動中的風險程度、通貨膨脹程度等各種經濟因素而形成的具有彈性的結構系統,該系統具有多元化和靈活性;第三,從運行機制方面來看,利率市場化既賦予了各金融機構一定的自主權,也重視國家的宏觀調控,也就是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的控制和干預;第四,從調節方式方面來看,與傳統的直接調控不同,利率市場化主要通過間接經濟的手段進行調控。
2、利率市場化對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產生的影響
2.1 金融機構同業競爭日益激烈
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我國依然控制存款利率的上限和貸款利率的下限,各金融機構賺取利益主要是通過貸款利率高于存款利率的差額,這是金融機構的主要業務收入。而實行利率市場化以后,對存款利率上限和貸款利率的下限不過于約束,這樣金融只夠的利差就會減小,從而降低了金融機構的收益。對于我國農村中小金融機構來說,其貸款利率是最主要的業務收入,所占比例達到90%以上,中間業務的品種非常少,因此在這樣的環境下,農村中小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為了爭奪存款而上浮利率,為了爭奪優質貸款客戶而下調貸款利率,這樣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的資金平衡關系和利率配比關系就有可能被打破,收入和利潤會不斷降低,對其生存發展造成巨大壓力。
2.2 流動性風險不斷加劇
我國農村中小金融機構中存在存款期限和貸款期限不平衡的現象,具體來說,在儲戶存款中,中、長期定期存款的數量比較多,但是儲戶貸款中,中、短期業務占多數,這樣一旦下調利率,就會對負債項目造成重大影響,而對資產項目產生的影響就比較小。由此可見,利率市場化會使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的業務經營出現不確定性,往往會由于不能及時回補相關的資金流入項目而導致資金流動風險的加劇。
2.3 結構性風險加大
如果存款和貸款的利率波動出現不一致的情況,尤其存款利率的下浮幅度遠大于貸款利率的下浮幅度時,會對金融機構產生很大影響,收益會不斷降低。加上隨著競爭的加劇,利率市場化會使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的結構性風險加大,對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的長遠發展造成重要影響。
2.4 借款者的逆向選擇風險不斷加大
利率市場化以后,如果利率上升那么客戶就會提前將利率低的定期存款取出來,然后將錢重新存入,從而獲得較高的利率,而當利率及放低時客戶就會提前長海高利率的貸款,從而減少利息支出。因為在這種情況下,那么比較安全的借款人很有坑內會提出申請人的隊伍,此時會有一些借款人來接受貸款人的出價,最終使銀行不得已作出非理性的舉措,不利于今后業務的發展,也就是借款者的逆向選擇風險不斷加大。
3、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應對利率市場化的對策建議
3.1 建立合理的定價機制
今后我國的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應對不斷完善定價機制,合理定價存款和貸款利率,可以采取差異化定價策略,對于不同的客戶和服務實行差異化定價;在管理方面可以由總行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基準利率,并授權各分支在總行確定的利率浮動范圍。各分支可以通過客戶的信用等級以及還款能力等確定執行利率,在確定定價方法的過程中可以采取成本、利潤或者需求等價值導向的利率調整方法。
3.2 不斷轉變管理模式
農村各中小金融機構應當派專人成立專門的機構利于預測部門,對國家的經濟狀況以及未來的利率變動形式進行預測,從而在利率市場中搶占先機。另外,還要提高利率風險管理水平,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承受的利率風險進行科學評價,通過轉變管理模式來降低利率風險。
3.3 通過培養專業人才來提高金融機構的營銷力度
作為農村金融機構的主體,只喲培養專業的人才,提高專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才能實現信息的流暢以及客戶群體的穩定,進而增強業務銷售的穩固性,使借款者的逆向選擇風險不斷降低,更好應對利率市場化給金融機構帶來的風險。
3.4 重視業務品種、金融工具和營銷方法的創新
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我國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只有不斷創新才能獲得更好發展,具體來說可以從業務品種、金融工具和營銷方法創新這三個方面入手,不斷提高農村金融機構應對風險的能力。其中業務品種創新可以通過拓展投資渠道和融資渠道、開發科晉級變現資產的產品來吸引更多的顧客;對于金融工具,我國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可以從利率期貨、利率秋安以及緣起利率協議等方面進行創新,從而有效避免利率風險;對于營銷方法,可以通過產品包裝和組合營銷的方式,打造精品業務,使產品快速占領市場,使金融機構不斷提高競爭實力。
參考文獻:
[1]翁其明.利率市場化下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的因應之策[J].福建金融,2014,01:44-47.
[2]王樹利.淺析利率市場化對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的影響[J].時代金融,2014,2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