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太祿
“崇德瀹智”是番禺執信中學附屬小學校訓,也是番執附小“崇德瀹智”育人文化的核心理念。“德”指德性、品格;“智”指智慧、才能;“崇”是推崇、尊崇;“瀹”即浸漬、疏通。“崇”與“瀹”為互體結構,意為崇尚、陶冶、培育、養成。合成為一個詞組:“崇德瀹智”,含有“追求達德廣才,修養大德大智”的意蘊,倡導“內外兼修”,強調“德才兼備”。近年來,番執附小以植根于“崇德瀹智”育人文化的校園文化、特色活動、特色課程,致力于達成教育學生做懂規矩、守規范、有仁愛之心并充滿陽光之人;培養學生靈動(創新能力、創造能力)、多元(兼容并包)、審美(愛美、懂美、創造美)特質的育人目標。番執附小“崇德瀹智”育人文化學校特色鮮明,育人成效顯著。
“崇德瀹智”育人文化既包含對人才識的培養,更偏重精神人品的默化。番執附小結合學校實際,確立“特色活動育人”的踐行策略。學校德育處根據小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結合學校實際,確定特色活動主題,制定特色活動方案,開展一系豐列富多彩且獨具學校特色的活動,有效地達成了“崇德瀹智”的育人目標。
“養成教育”主題活動。為了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校德育處采取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具有學校特色的“養成教育”活動。如:誦讀《養成教育三字歌》,吟誦《小學生一日常規童謠》和《好習慣童謠》。通過吟誦兒歌童謠,將枯燥乏味的行為規范變成瑯瑯上口的歌謠,孩子們在愉快的吟誦之中,逐漸將這些行為規范內化成自覺的行為習慣。
“環境教育”主題活動。多年以前番執附小就參與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國際實驗課題《ESD可持續發展教育實驗項目》實驗研究,節能減排實踐成為附小的辦學特色,附小圍繞著“環保”主題開展一系列活動,讓孩子們積極參加垃圾分類、保護資源、回收廢品等活動,讓環保意識植根于學生的心靈深處。
“誦讀經典”主題活動。“腹有詩書氣自華”,番執附小倡導師生閱讀、親子閱讀,以“讀書、啟智、明理、做人”為主題,以“閱讀積累”為突破口,以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為載體,激發師生讀書熱情,營造書香氛圍,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教師高雅的審美情趣,促進優良學風和校風的發展,打造書香校園,倡導讀書人生。
“秀才藝展風采”主題活動。為落實教育部在義務教育階段實施“體育、藝術2+1項目”,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藝術氣質,給孩子們提供能夠展示才藝的舞臺。學校一年一度的“才藝大比拼”活動,開展聲樂、舞蹈、鋼琴、其他器樂、獨門絕活表演、家庭才藝展示等多項才藝競技,每一年都吸引著全校學生踴躍報名參加。
“運動健體快樂游戲”主題活動。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田徑運動會、水上運動會、籃球賽、乒乓球賽、羽毛球賽、廣播操比賽、跳繩踢毽比賽、各種棋類比賽等讓學生充分參與其中,體驗運動的快樂。除了競技體育活動,學校還開展快樂游戲活動,大課間活動,同學們在優美的音樂中或跳繩、或拍球、或做游戲、或溜旱冰、或跑步……每天放學的游戲活動時間,孩子們跳橡皮筋、滾鐵環、丟沙包、跳房子、踩高蹺……校園內到處是動感活力的身影,學校成了放飛身心的快樂驛站。
“扶貧助困獻愛心”主題活動。 扶貧助困,是番執附小最動人的風景。每年的校園義賣活動,每學期的一幫一扶貧活動,讓孩子們在活動中了解弱勢人群的疾苦,領悟奉獻精神的美好,陶冶關懷他人,關注社會的高尚情操。一直以來,番執附小堅持做到為邊遠山區學校送教上門,為手拉手學校捐款送設備。每學期定期把執信學子去送出去,將山區的孩子請進來,孩子們手拉手,心相連,共同成長。
“親子團康家校同樂”主題活動。為打造“家、校、社”合作共育的大德育體系,學校各班、各年級成立家長委員會,學校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家長學校,家長志愿者團隊,番執附小愛心基金會,家校合作共育,促進學生“學會學習、陽光成長”。學校每學年開展一次大型的豐富多彩且充滿樂趣和挑戰的親子康樂運動會,讓孩子們和爸爸媽媽在游戲中既能獲得快樂體驗,又增進了親子感情,其樂融融。
“媒介素養教育”主題活動。我校于2012年申報并成為了中國少先隊工作學會“十二五”課題《少先隊媒介素養教育主題活動與課程設計》課題實驗學校。2013年學校被授予廣州市媒介素養教育基地學校。學校的番執附小電視臺、星河漣漪廣播站、小記者團、主持人團隊等活動十分活躍。先后參與報道采訪了省長朱小丹等領導,以及廣州亞運會等大型賽事。學生多次在廣東省電視臺、南方少兒臺、佳佳卡通等實踐基地錄制節目。我校學生制作的微視頻也獲得了廣州市微視頻比賽優秀獎。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