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市2009年提出用5年時間創建省教育強市。5年來,韶關舉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強力推進,于2014年8月,成功創建省教育強市,成為粵東西北地區首個省教育強縣(市、區)全覆蓋的省教育強市。2015年11月23日,觀察團一行到達韶關,韶關市代市長駱蔚峰接受了專訪。駱蔚峰于2015年5月由廣州市副市長調任韶關,他在接受專訪的過程中,對韶關教育的重視之情溢于言表,對韶關教育的改革發展思路清晰、信心滿滿。
記者:駱代市長,您是2015年5月從廣州調任韶關的,您長期在廣州工作和擔任領導職務,請問這種經歷會對您在韶關的教育決策與部署上有什么樣的影響,能否舉例說明?
駱蔚峰:我來韶關時間還不長,長期在廣州工作的經歷肯定會影響我對于韶關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思考。我根據在穗工作的經歷,結合韶關的實際,要求盡快出臺《韶關市城鎮新建居住區教育設施配套的實施辦法》,徹底解決好新建小區必須配套建設中小學、幼兒園問題。要求認真實施“教育圖章”制度,當地政府在住宅規劃開發時,需征求教育部門意見,根據當地的人口密度等配建教育設施。
記者: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如何把推進教育工作與實現人才創優、科技創新相結合?如何吸引、留住、培養人才?
駱蔚峰:韶關通過加大對教育的投入,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增強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加強職業(技工)教育。圍繞“整合擴大規模和質量提升”壯大職業教育。將全市71所中等職業學校(含技工學校)整合成32所,其中,國家重點有9所,省級重點有6所,進一步優化結構、整合資源、對接地方行業與產業。二是推進高等教育穩步發展。積極鼓勵和扶持轄區內學校創新發展、內涵發展、特色發展、開放發展,高等教育辦學規模、辦學實力、辦學聲譽不斷提升。以韶關學院為例,5年來,該院依托校內1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2個省級工程技術開發中心、5個校級協同創新中心、8個校級科技創新團隊等平臺、團隊,與粵北地區91家企業開展橫向應用研究合作項目91個,獲得專利78項,參與韶關市經濟社會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等30余項規劃研究的編制工作,為韶關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了重要貢獻。
記者:對于韶關教育下一步的改革與發展,你們有什么樣的規劃與部署?
駱蔚峰:未來5—10年,韶關將主要通過實施“六項工程”來推動教育現代化建設。一是實施依法治教工程,推進教育治理能力現代化。增強教育部門在普法教育中的職能作用,建立健全依法行政、依法治校工作機制 ,全面推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創建一批依法治校示范校。二是實施均衡優質工程,促進各類教育均衡優質發展。提升學前教育;加強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建設,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妥善解決城區學?!按蟀囝~”問題;推進普通高中優質特色多元化發展;提升職業教育辦學實力;全面推進全納教育。三是實施德育增效工程,樹立學校德育特色品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主線,強化“三愛”教育、團隊教育、家校教育、德育陣地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等五個重點。四是實施質量提升工程,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科研改薄”“普通高中學校高考提質”和“中職學校辦學實力提升”工程,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五是實施強師興教工程,打造高素質專業化隊伍。六是實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形成教育信息化應用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