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良好的環境是人們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它是支撐著我們活下去的源泉,是我們奮斗的動力,是我們精神的寄托。尤其在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物質生活不斷得到滿足,開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滿足,從而我們也開始注重環境的存在。只有當自然環境與一種生態平衡的和諧狀況時,人類的前景才是樂觀的。現在的環境問題已經作為一個不可避免的重要問題提上了各國政府的議事日程,對于我們國家來說,保護環境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環境的保護迫在眉睫,滲透到各個領域,良好的環境是開啟我們幸福之路的鑰匙。經濟作為國民市場的命脈,我們應該倡導把經濟與環境保護相聯系,由此提出環境會計。
關鍵詞:環境會計;傳統會計;前景展望
一、環境會計與傳統會計的內涵
環境會計又稱綠色會計,它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有關法律、法規為依據,計量、記錄環境污染、環境防治、環境開發的成本費用,同時對環境的維護和開發形成的效益進行合理計量與報告,從而綜合評估環境績效及環境活動對企業財務成果影響的一門新興學科。它試圖將會計學與環境經濟學相結合,通過有效的價值管理,達到協調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目的。傳統會計是指以歷史成本作為資產計價的依據的會計實務,因為它在西方國家沿用已久,故而成為傳統會計。
二、環境會計與傳統會計的異同點
1.相同點
綠色會計作為會計的一個分支,是環境問題與會計理論方法相結合的產物,在會計基本假設、會計原則、會計確認、會計計量、會計記錄、會計報告等諸多方面必然與現在會計有著相同或相似之處。但由于環境問題多樣性與資源利用的復雜性,必然帶來綠色會計自身的特殊性。
2.不同點
(1)核算內容:經紀業務的不確定性;環境經濟業務具有綜合性和長期性。
(2)成本計量:環境會計具有系統系和整體性,且局部利益的并不意味著整體最優化,而不再向傳統會計單純以股東利益最大化為導向。
(3)研究方法:環境會計不像傳統會計主要運用政治經濟學和數學的基本理論方法,而是涉及更廣泛的學科領域,研究的方法也具有多樣性。
(4)報告形式:環境會計報告既應揭示財務信息,也應揭示非財務信息(企業的環境目標及執行情況,企業對于治理環境所采取的措施等)。
三、目前我國環境會計現狀分析
1.整體情況分析
我國的環境會計起步比較晚,到目前大部分企業并沒有采用環境會計,只是浮于表面的遵紀守法維護自身形象,而沒有從長遠利益出發注重企業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提升競爭力。
2.具體情況分析
(1)企業的環境意識尚未真正形成;對環境的理論認識不一致;缺少可操作的環境會計準則等原因致使企業沒有廣發使用環境會計。
(2)我國企業中職業人員能力的有限,而環境管理會計的運用對人員素質要求較高。根據調查顯示。我國有許多的會計人員連基本的管理會計理論都不知曉,也就更不用談環境管理會。
(3)政府沒有足夠的重視環境會計,加上政府對于影響環境的行為沒有采取或制定嚴厲的懲罰措施,因此企業在環境保護方面投入的成本低。
(4)企業缺乏將外部環境成本轉變為內部成本的相關動力企業造成的環境問題會影響到外部的居民從而影響到整個社會,而企業原因造成的環境成本費用目前是由企業、社會共同承擔。對于企業來說,它只負擔了企業內部環境成本,并不包括外部環境成本。
(5)對于環境會計管理的技術比較落后。我國環境管理會計工作配套的應用軟件卻很少,只能由一些諸如ABC軟件一類的進行環境管理會計。而國外目前已經投入使用的環境管理 會計應用軟件有特勒斯協會為美國環境保護署(USEPA)設計的針對全部成本評 價法的P2/Finance程序。可見差別之大。
(6)環境信息難以量化分攤。
四、發展環境會計的對策和必要性
我們國家的相關部門應該制定和出臺有關環境會計的法規,以此約束企業更好地從自身做起。企業應該建立有關環境會計的企業文化,促使企業不斷提高環保意識,做到自覺進行環境保護。改進傳統的業績評價指標體系,引入環境業績因子,實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獎懲制度,以此激發工作人員的環境保護意識,鼓勵企業在環境保護工作上取得的成績。加大環境會計配套軟件的開發,嚴格管理會計執業人員進入的門檻,增強職業人員的素養與專業知識,制定企業綠色會計條例。
我國嚴峻的環境狀況需要環境會計予以反映和監督,發展環境會計也是正確衡量國民生產總值和企業生產成本的需要,環境會計提供的信息對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十分重要,同時,發展環境會計也是當前經濟局勢下會計改革和發展的需要。
五、發展環境會計的意義
實行環境會計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和有力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環境會計在一些國家的實行已經走上了規范化發展的道路,而在我國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提高。我國可以通過加強環境會計理論的研究,建立環境會計基本準則并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加強環境會計的社會監督和政府監督,分階段對環境會計的實行進行進步提高和推廣,不斷提高企業財會人員素質等途徑來創建適合國情的環境會計,以最終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六、結語
羅爾斯頓在《哲學走向荒野》中曾寫到:“一個物種進化水平越高,它的中樞神經系統就越發達,對快樂與痛苦的感覺能力就越強。因此對越是感覺能力高的動物個體,就越應該加以尊重。”環境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尊重人類這種高級物種就應該從尊重環境做起。我們應該倡導環境管理會計,發展可持續的綠色經濟。把環境管理會計作為現在企業的理想信念,有了科學的理想信念,奔著它我們去拼搏。盡管全面實現環境管理會計的路程還很遙遠,但是我們要牢牢記?。褐挥袉⒊?,才會到達理想的目的地,只有拼搏,才會獲得輝煌的成功,只有播種,才會有收獲。只有追求,才會品味堂堂正正的人生。
參考文獻:
[1]朱乃平,田立新,陳娜. 民營企業終極控制性股東特征與公司融資決策行為[J]. 預測,2013,06:22-28.
[2]周守華,陶春華. 環境會計:理論綜述與啟示[J]. 會計研究,2012,02:3-10+96.
[3]唐洋,陽秋林,張彩平. 環境會計研究的現狀與未來[J]. 審計與經濟研究,2009,01:81-86.
作者簡介:孫珍珍(1993—),女,江蘇徐州人,就讀于中國礦業大學徐海學院會計學專業,研究方向:環境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