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藝術院校不僅成為培養(yǎng)藝術人才的重要陣地,而且對科研水平的要求也不斷提高,越來越注重從外延發(fā)展向內涵發(fā)展轉移。推動藝術院校創(chuàng)新科研能力的大幅度提升,有利于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但目前藝術院校科研平臺的建設與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不足,需要引起高度重視。本文對藝術院校科研平臺建設與管理問題進行了探討,就如何加強藝術院校科研平臺建設與管理提出一些優(yōu)化策略,旨在為推動我國藝術院校加強科研平臺建設與管理、提升藝術創(chuàng)新能力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 藝術院校 科研平臺 建設 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1.011
On Art College Research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PU Xinzhu
(Sichu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Chengdu, Sichuan 610000)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cultural reform, China's art schools become not only artistic talent and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ulture, but also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requirements are also ris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shift from extensive development to intensive development. Promoting artistic innovation institutions greatly enhance research capacity, it i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advanced culture, but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institutions of art research platform still deficient, need attention. In this paper, art academies research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issues were discussed, and som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on how to strengthen scientific research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arts institution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latform to promote China's art schools, enhance the artistic innovation capability provide some reference.
Key words art college; research platform;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廣義的科研創(chuàng)作平臺,是指教育或研究機構相關研究人員開展藝術科研創(chuàng)作的平臺,是其施展科研創(chuàng)作才華、實現(xiàn)科研創(chuàng)作目標的特定空間和舞臺。狹義的科研創(chuàng)作平臺,則是指在特定學科領域進行科研創(chuàng)作的平臺。目前藝術院校的科研平臺主要有:與藝術學相關的重點學科、社科研究基地、重點實驗室、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藝術產品研發(fā)中心等。盡管從總體上來看,藝術院校為國家的藝術創(chuàng)新與開拓做出了諸多有意義的探索,為國家的藝術事業(yè)的建設與發(fā)展培養(yǎng)出一批又一批的優(yōu)秀藝術人才,而且我國各級各類藝術院校都高度重視科研創(chuàng)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為推動我國藝術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在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國藝術院校科研創(chuàng)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普遍存在科研能力相對薄弱、科研成果不夠豐富、科研體系不夠完善、科研人才相對缺乏等諸多問題,這就需要藝術院校必須高度重視科研平臺的建設、管理與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才能使藝術院校的科研能力得到顯著提高,進而使藝術院校在我國新一輪文化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實現(xiàn)科學、持續(xù)、健康發(fā)展,這一點應當引起藝術院校的高度重視,并在實踐中積極探索。
1 藝術院校科研平臺建設與管理的重要意義
科研平臺的建設對提升高校科研水平,促進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良好的科研平臺是打造高水平科研團隊的基礎,科研平臺的建設整合了學校資源、打破了學科界限,成員之間學術、技能互補相輔,有共同奮斗目標,共同投入、共享成果,特別是針對藝術院校長期以來重表演輕科研的種種積弊和科研力量薄弱,科研氛圍不濃厚的現(xiàn)狀,加強科研平臺建設更應該引起藝術院校的高度重視。
(1)有利于優(yōu)化藝術院校科研布局。隨著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家對科研平臺建設高度重視,但從總體來看,涉及藝術類科研平臺還不多。在國家大力實施文化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藝術院校應當發(fā)揮自身的特別優(yōu)勢,加快建設科研平臺,有利于藝術院校對科研工作進行更加有效的布局,特別是對于凝聚科研力量、推動藝術科研平臺整體發(fā)展水平至關重要。這就需要藝術院校要從推動我國社科研究基礎建設的戰(zhàn)略高度,大力加強科研平臺建設。
(2)有利于推動藝術院校科學發(fā)展。隨著“大眾創(chuàng)新、萬眾創(chuàng)業(yè)”越來越深入人心,特別是隨著我國“人才強國”戰(zhàn)略的不斷深入,對于藝術院校來說,創(chuàng)新能力和人才培養(yǎng)已經成為未來發(fā)展的重要“制高點”,但目前我國藝術院校普遍存在“重表演、輕科研”的問題,而且也存在“重展覽演出、以理論研究”的問題,這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藝術院校在“新常態(tài)”下科學、健康、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因素。藝術院校只有大力加強科研平臺建設,才能使藝術院校形成特色鮮明、富有成效的研究和創(chuàng)新基地,進而能夠使藝術院校變成“人有我強、人強我專、人專我新”的發(fā)展模式,綜合實力才能得以提升。
(3)有利于推動國家文化體制改革。在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要求強化文化的繼承、推出更多優(yōu)秀作品,同時要求高等院校要加強與文化生產創(chuàng)作單位的作用,積極推動文化“走出去”。藝術院校作為藝術培養(yǎng)和創(chuàng)新的陣地和搖籃,必須高度重視科研平臺建設,牢固樹立“戰(zhàn)略思維”,只要我國廣大藝術院校都建立更多、更好、更具創(chuàng)造力的科研平臺,能夠使我國藝術院校形成科研創(chuàng)作的競爭力,進而能夠使更多的優(yōu)秀創(chuàng)作脫穎而出,這也是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因而,廣大藝術院校應當在創(chuàng)建科研平臺建設方面狠下功夫,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推動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主體作用,同時也有利于培養(yǎng)更多的優(yōu)秀科研創(chuàng)作人才。
2 藝術院校科研平臺建設與管理存在的問題
(1)科研平臺建設與管理重視不夠。一些藝術院校對科研創(chuàng)作缺乏足夠重視,導致科研平臺建設與管理工作管理不規(guī)范。一些藝術院校對科研平臺建設與管理工作還沒有健全和完善的運行模式,在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方面相對比較薄弱,導致科研平臺建設與管理工作無法深入開展。比如,個別藝術院校盡管也建立了科研平臺,但由于教學、科研、創(chuàng)作的圖書資源以及相關設備不足,導致無法形成有效的科研創(chuàng)作能力;個別藝術院校還沒有建立相應的研究機構,導致科研平臺建設存在著一定的形式主義,盡管有一些創(chuàng)作成果,但質量和影響力相對較小,無法體現(xiàn)科研創(chuàng)作的先進性。
(2)科研平臺建設與管理缺乏支撐。藝術院校重點學科建設的主旨是學科內涵建設,不僅包含科研創(chuàng)作的建設目標,也包含創(chuàng)新型高級藝術人才培養(yǎng)的建設目標等。對于藝術院校來說,要想加強科研平臺建設與管理工作,必須有強大的支持,目前一些藝術院校對科研平臺建設和科研管理沒有給予足夠的支持。特別是從目前藝術院校科研隊伍建設來看,很多藝術院校對科研隊伍建設缺乏足夠重視,對科研人員的管理僅僅局限于“校內”,缺乏“開放式”的科研人才隊伍建設,必然影響科研平臺建設與管理的整體水平。
(3)科研平臺建設與管理相互分隔。科研平臺與科研管理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只有將科研平臺與管理緊密結合,才能使科研水平上臺階。就目前我國一些藝術院校科研工作情況來看,科研平臺建設與科研平臺管理存在著相互割裂的問題,個別藝術院校盡管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科研平臺,但在管理方面缺乏持續(xù)性,導致科研平臺是個空架子,沒有充分利用起來。還有一些藝術院校沒有正確處理好投入與產出的關系,花了很多錢、很多精力在科研平臺建設方面,但由于科研力量比較薄弱,同樣無法使科研創(chuàng)作取得良好的成效。這就需要藝術院校必須正確處理好科研科臺建設與管理的關系,把握好投入產出,這樣才能使科研平臺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3 藝術院校加強科研平臺建設與管理的對策
(1)高度重視科研平臺建設與管理工作。由于藝術院校的特殊性,其科研與創(chuàng)作的是“藝術產品”,這種特殊性決定了藝術院校科研平臺建設必須給予更多的重視,否則就會流于形式。這就需要藝術院校要把科研平臺建設與管理納入學校整體發(fā)展戰(zhàn)略布局中,制定相應的科研平臺建設與管理規(guī)劃,使科研工作有條不紊地向前推進。藝術院校要加大科研平臺建設與管理的投入力度,既要建立相應的科研機構,又要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給予保障,為科研平臺建設與管理奠定堅實的基礎。學校領導也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帶頭搞科研、出成果,形成全校積極搞科研的良好發(fā)展勢頭,進而促進藝術院校科研工作的發(fā)展。
(2)提高科研平臺建設與管理支持力度。藝術院校的科研工作必須高度重視科研平臺的硬件和軟件建設,努力為科研平臺發(fā)揮作用提供支持。在硬件建設方面,藝術院校要根據自身特色,將科學研究、藝術創(chuàng)作、藝術成果研發(fā)緊密結合,購置科研設備,把實用性與先進性相結合,對科研平臺建設進行科學、合理布局,同時還要把“資源共享”作為重要的模式,加強與兄弟院校院校的科研合作,盡可能做到“校校聯(lián)合、校地聯(lián)合、校企聯(lián)合”,充分發(fā)揮科研平臺的資源作用。同時要大力加強科研人才隊伍建設,牢固樹立“開放式”的人才觀,對科研隊伍的合理配備、資源的優(yōu)化整合做出相應調整,以形成具有強大師資力量、擁有較高綜合實力的藝術院校科研隊伍。
(3)提升科學平臺建設與管理的協(xié)調性。藝術院校要把科研平臺建設與管理緊密結合起來,正確處理好建設與管理的關系,既要高度重視科研平臺建設,又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管理體系,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這就需要藝術院校積極探索符合自身實際的科研平臺管理模式,著眼于推動科研平臺發(fā)揮更大的作用,探索“市場化”管理模式,可以實行“第三方”管理,這樣有利于更好地開展管理工作,使更多的優(yōu)秀藝術創(chuàng)作和藝術作品得以展現(xiàn);還要高度重視管理制度建設,要將剛性管理與柔性管理結合起來,這樣更有利于發(fā)揮藝術創(chuàng)作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對于重大課題可以探索實行“項目領辦”的方式。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要求藝術院校必須高度重視科研平臺建設與管理,但目前一些藝術院校在科研平臺建設與管理方面還存在重視不夠、投入力度不足以及相互割裂的問題,制約了藝術院校科研平臺建設與管理工作的深入開展。這就需要藝術院校要牢固樹立“問題導向”原則,針對解決藝術院校科研平臺建設與管理存在的突出問題,積極推動改革、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通過卓有成效的科研平臺建設提升整體發(fā)展水平。
參考文獻
[1] 李娜.藝術院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策略研究[J].統(tǒng)計與管理,2014(1).
[2] 金立波.高等院校科研平臺承載作用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8).
[3] 宋洋.高等藝術院校科研管理體制問題及對策研究[J].新美術,2014(3).
[4] 尹海燕.藝術院校科研平臺與學科建設融合模式研究[J].科技資訊,2014(25).
[5] 張健.關于藝術院校科研成果評價機制建設的思考[J].新美術,2014(7).
[6] 劉立云,李征,蒲薪竹,劉茜.高等藝術院校科研工作研究[J].音樂探索,2015(1).
[7] 吳濱.淺談藝術院校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