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博 崔京花
摘 要 隨著我國逐漸步入全球化的競爭中,和很多國家的聯系也日益加強。目前在國內有很多人選擇學習韓國語,但是韓國語對于中國人學習起來是有一定難度的,怎么能讓中國人在學習韓國語時以最簡便的方法記住相關詞匯是很重要的問題。本文主要運用圖式理論來分析相關的韓國語詞匯學習方法和手段,能讓更多韓國語學習者在短時間內找到合適的方法。
關鍵詞 圖示理論 韓國語 詞匯 速記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1.019
Application of Korean Vocabulary Shorthand
Method Based on Schema Theory
MA Haibo, CUI Jinghua
(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 Tonghua, Jilin 134000)
Abstract As China gradually goes into the global competition, we also have many contacts with many countries. Currently in China there are a lot of people choosing to learn Korean, but ?there is a certain degree of difficulty for Chinese people to learn Korean, how to make Chinese people in learning the Korean language in the most convenient way to remember the relevant vocabulary is a very important issue. In this paper, the use of schema theory to analyze the relevant Korean vocabulary learning methods and means, to allow more Korean language learners in a short time to find a suitable method.
Key words illustrated theory; Korean; vocabulary; shorthand method
1 圖式理論的含義
“圖式理論”的相關概念最初是被德國學者康德提出的,在康德看來,“圖式純粹就是想象力的產物或者說是學習者以往所習得的知識結構”。①這種說法在當時引起了廣泛的學術討論,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世界萬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只要有效把握事物之間的聯系,就能在大腦中建立起一個屬于自己的知識結構。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之前,這個概念都是被廣泛應用于哲學界的,但是也沒有明確的概念和使用定式。這種方法被認為是人們腦海中產生的相關概念方法,沒有具體的實施手段。隨著相關心理學和認知學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圖式的相關方法。通過相關的實例可以看出,圖式不是一種簡單的定義,而是和現實社會密切相關的一種理論知識。并且這種知識可以和人腦思維方式相結合,圖式理論認為所有的知識都儲存于人大腦的各個單元內,而這些不同的單元就是圖式。圖式理論就是把不同的單元之間進行整合,從而在知識使用過程中能夠以最快的速度進行運用。這里所講的運用,不單單是通過大腦簡單地表現出來,而是有一系列的框架和認知策略,也就是說,圖式理論是要與人的認知理論相結合的。如果將圖式理論運用到韓國語詞匯的學習中,就能將韓國語詞匯中涉及到的各個領域相結合,再與腦海中所儲存的知識相關聯,從而能夠達到快速記憶詞匯的目的。
2 圖式理論的教學原則
圖式的發展是一種原有的知識向對新知識的刺激擴展的過程。把這種理論與韓國語的詞匯教學相結合,就是讓詞匯能在腦中不斷積累,也就是將原有的詞匯信息與新接收的詞匯信息互相作用的過程??梢詭椭鷮W生建立屬于自己的圖式系統。圖式系統只要在大腦中建立起來,就會讓學生加深關于詞匯的認識能力和記憶能力,在實際理解和運用上也會有促進作用。所以,要了解學生已經知道的詞匯圖式是繼續開展詞匯教學的第一步,因為每一種新圖式的建立和擴展都是在已知圖式的基礎上來擴展完成的,這就說明了圖式理論需要學生通過對舊知識的復習來鞏固自己的圖式,在鞏固的同時也可以為日后需要學習的圖式結構和組織部件進行有規律的增加,結合對韓國語的認知情況,立足于教學的基本原則,在圖式理論的引導下總結出以下幾個基本原則:
首先,激活學生已經有了的圖式,培養建立圖式的意識。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所以建立圖式是激活學生們將原有的圖式系統與新知識進行連接,完善豐富圖式系統的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所以教師要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記憶習慣。
其次,以“圖式化”為原則,選擇合適的方法建立圖式??梢越Y合現在已有的詞匯,幫助學生建立新的詞匯圖式來理解詞匯。也可以利用詞匯與詞匯之間的連接,建立“語義場”來讓圖式系統更加豐富,積累更多的詞匯。在國外很多心理學家認為學生的學習目標有三種類型:即認知類、情感類和動作技能類。在圖式理論中所說的圖式建立其實和學生的情感心理層面的反應是比較溫和的,教師的詞匯教學也是讓學生的學習得到刺激的過程,即學生接受并將圖式系統反映在新詞匯的學習上,然后進行評估,形成新知識圖式的過程。由于每個人的個性不同,心理圖式也會有自己的個性,我們要在總原則基本不變的基礎上尊重使用教學“圖式化”的具體方法。
再次,要用“圖式化”的系統來進行詞匯的鞏固和復習。比如擴散性的詞匯聯系,用一些近義詞,激活在詞匯中相關的聯系,就會有詞匯的擴展和聯想,比如根據一些詞語,可以讓學生聯想到其它相關的詞。
最后結合語言環境進行模擬練習。從根本上講,學習語言的目的是要學會應用該語言,根據圖式系統的建立,每個詞匯都是根據不同的屬性來進行總結和分類的,語言環境對詞匯的選擇使用、改變、安排和正確性都是一種參考,結合不同的語境來進行模擬練習可以起到檢驗學習效果的作用,還可以進行娛樂性的練習。詞匯學習本身是一個很枯燥乏味的學習過程,所以要增加詞匯教學的趣味性,以提高學生們對詞匯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小游戲,比如搶答、接龍等,來提高學生在詞匯學習中的參與程度,也可以讓學習氣氛更加愉快。
3 圖式理論在韓國語詞匯學習中的運用
通過以上的理論闡述可以看到,運用圖式理論就是要結合先前腦海中儲存的已有知識。而在韓國語詞匯的學習過程中也需要利用這一特點,在課前或者學習之前,應該激發學生腦海中原有的認知。只有激活了原有知識,才能和后期需要學習的新知識進行聯想記憶,其中需要明確的是,每一個學習者腦海中都會大體有一個圖式系統,只不過這個圖式系統是因人而異的,和學習者的學習經歷以及生活經歷有密切關系。對于語言學習來說,需要知識的遷移,如果能夠在學習時運用到之前所學過的知識,就會讓學習變得十分輕松。在韓國語的學習過程中,詞匯的速記程度,以及詞匯的記憶程度都是被作為考察的重要方面。所以,在學習韓國語之前,應該刺激學生已有的圖式系統,能與即將學習的韓國語詞匯相對應,從而調動腦海中的一切積極因素參與單詞的速記,讓學生建立一個個性化的單詞框架。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展式有關的圖片以及音頻、視頻來進行刺激,從而創設出一個情境,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積極回憶已經學過的詞匯,進一步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韓國語詞匯的學習過程中。②
4 建立韓國語詞匯學習圖示框架
在進行教學之前,需要幫助學生建立一定的圖式學習框架。整個學習以及詞匯速記的過程都是一個框架建立的過程。只有建立起一定的框架,才能讓學生在后期的詞匯速記過程中事半功倍。當然,根據不同的圖式類型,也需要運用不同的認知策略。在韓國語詞匯的學習過程中,很多詞匯不是單一出現的,而是和已經學過的其他詞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就需要將詞匯和已學詞匯相結合,同時,很多詞匯是放在文章中結合上下文學習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果能夠建立起相關的情境,或是能夠熟練運用上下文結合的方法,就能夠進一步掌握韓國語詞匯速記的訣竅。例如,在一篇名為《生病》的文章學習中,一句話說道:“ ……”很多人對于“”和“”這兩個詞匯不理解,但是句子中的其他的詞匯都是之前已經學習過的,所以可以通過聯系上下文意思的方式來獲得這兩個詞匯的意義,也能通過這個方式學習兩個新詞匯,這樣就能達到速記的目的了。并且還能夠增強學生的文章理解能力。當然,老師還需要進行適當的引導,能讓學生了解到文章的主要意思,同時在講解過程中,讓學生加深對韓國語詞匯的理解,從而最終達到記憶的目的。
在學習韓國語詞匯的過程中,還可以利用相關的語義場來進行速記。語義場是在原有的詞匯語義之下,建立起來的一個語義系統。語義場反應在大腦過程中是一個認知框架,在圖式理論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激發學生的認知系統,進行相關詞匯的聯系,這就包括在學習過程中將同一詞匯的反義詞、關聯詞、詞匯搭配等都一并進行教學,在建立框架的過程中,還可以進行相關知識的聯想,將要學習的詞匯和已經學過的知識聯系起來,從而加深對新單詞的理解。例如提到了“”,就會想到“”、“”等詞匯,這種知識遷移和聯想的方法非常適用于韓國語詞匯的學習。在圖示理論的后期學習過程中,還需要進行鞏固和復習,因為圖示理論不是一個一勞永逸的方法,必須要經過后期的復習和鞏固才能達到速記的目的,從而能將一個詞匯記憶準確。③
5 結語
圖示理論在韓國語詞匯的學習過程中十分重要,通過這種方法能夠達到詞匯速記的目的,所以,在韓國語詞匯的教學過程中應該運用此種方法來加強學習。建立屬于自己的知識系統和框架,從而在后期的詞匯學習中得到速度的提升。
注釋
① 李欣.基于圖式理論的對韓漢語詞匯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② 趙允敬.現代漢語單音節形容詞的認知語義研究[D].復旦大學,2011.
③ 鄭靜靜.基于圖式理論的對韓中級漢語閱讀教學研究[D].蘭州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