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俠
【摘要】水資源是自然資源中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在人類發展過程中占據著非常關鍵的地位,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資源呈現出短缺的情況,并且這種情況并不是只存在于國內,在全球的范圍中都得到的廣泛的關注。而水資源是人類生存的必要資源,在當前資源短缺的前提下,外界的多種因素更是對其有著巨大的沖擊力,影響巨大。對水資源的保護已經是一個刻不容緩的項目,而下文中就是對水資源保護問題做一些分析,希望可以對水資源保護提供一些幫助和思考。
【關鍵詞】水資源;保護;利用
前言
水是人類生活的主要物質,同時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國家將水資源作為21世紀最重要的自然資源,并且致力于建設節水型社會,將水資源的使用效率提升,改善生態環境。在國內的北方地區,既存在著淡水資源污染情況非常嚴重的事實,又有水資源利用率低的情況。只有不斷的發展可持續生產力,才能促進人類的發展,對水資源的持續利用是幫助人類走向富裕健康文明發展之路的有效方式,而建設節水型社會是實行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措施。
1、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對策
建設節水型社會實際上是非常的艱巨和復雜,需要有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投入進來,進行有效的綜合管理才可能出現預期的效果。所以要用科學發展觀來協調統籌節水工作,增強宏觀調控和微觀管理工作的力度,逐步的深化對節約用水型社會建設的理解,統籌并進的積累經驗,探索出合理的措施,進而達到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的目的。
1.1 增強國民節水意識
增強國民的節水意識是保障水資源可持續使用的基本前提,必須采用各種有效的方式來增加《水法》的普及程度,以及新型治水政策和國家相關方面的工作方針,對節水型城市成功典范經驗進行有效的宣傳。通過各種媒體通道展開水和生命、環境、生態之間的關系做宣傳,用干旱的危害例子來感化民眾,呼吁節約用水,讓全社會可以認識到水資源的寶貴性,了解到水資源減少的嚴峻形勢和建立節約型用水社會的重要性,加強民眾用水憂患意識,建立正確科學的用水觀念,對節水工作的關注度也要增強,這些都是為建立節約型用水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1.2 完善工作機制
完善工作機制也是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基礎措施,節約型用水社會建設和各行各業都有緊密的聯系,是政府和社會全員的共同責任,不是單個部門所獨立負責的內容。現在的節水工作是政府強制推行的,水行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自己所肩負的職責,積極的帶動節水行為,為節水工作提供合理的措施,切實的完成各項節水措施。很多節水型城市的實踐證明,地方政府的大力督促,水利部門的高效工作效率,以及各部門的大力合作,是節水型社會建設成功的最大保障。
1.3 快速建設節水工程
節水工程建設是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關鍵因素,農業建設速度的提升就要積極的帶動管道輸水、滴管等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水利部門要積極的開展節水項目,對已經存在的灌區做相應的節水改造措施,健全農業灌溉供水計量設施,加深推行用水計量等用水管理體系,提升其使用效率。要提升工業企業用水重復使用效率,實行地區生產總值和水資源保護協調發展的順利進行,新建工業要依據區域和流域水資源條件來進行科學的論證,保障建設項目的主體工程和節水設施、施工、投產同時進行,在一些缺水地區更要嚴謹的對待高耗水工業項目的建設。增強對城市配水管網和供水設施的更新,將漏損率降到最低。
1.4 重視農業節水
將農業節水放到最關鍵的位置上是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措施,在農業大省中,水資源使用量也是巨大的,建設節水型社會就是要將農業節水放到首要考慮的位置上,依照國內用水比例的四六分,農業用水占據了六成,所以,要大力的發展節水農業,大力的帶動節水技術的發展,以此來緩解人口問題所帶來的糧食需求問題,讓農民達到精種的程度也是降低了水資源使用的措施。
2、建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體系
2.1 建立多元化投入體系
多元化投入體系是實現水資源可持續使用的另一個基本元素,節約型用水社會的組建一方面要充分的利用政府投資的作用,另一方面要發揮市場機制管理,實行開放式節水,將社會投資融入到建設中來。依照投資人進行管理進而得到獲益的原則,積極的鼓勵各界人士投身到興辦節水事業中來。要依法足額計征水資源費和水費,組建穩固節水投入體系。對于中小型水利工程利用產權改革制度,盤活存量資產,將廣大農民群眾的節水積極性激活起來,重視引進的資本力量,逐步的開展節水投入通道。
2.2 建立良性節水運行體系
建立良好的節水運行體系也是實行水資源可持續使用的方式,建設節水型社會要以水權和市場來作為理論的指導,組建良性的水資源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以便提升用水率和效益,著力于經濟手段的運轉,主要是制度的建設,通過改革來實行總量控制,做到定額管理,將水權進行分配,以便合理的使用有償流轉,改變水資源的使用方法,將節水行為貫徹到用戶的自身行為中,使之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杜絕表面文章。將這些工作做好,要依據本地的水資源做綜合的考慮,進而對節約型用水社會的建設做合理的規劃,明確不同地域、行業等方面的節水目標,合理統一的安排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在這個基礎上要明確產權責任,利用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指導作用,以便協調供需水之間的關系,并且鼓勵水資源的合理轉讓和交易,將水市場秩序維持平衡。與此同時還要持續的深化涉水事務的管理,增強對水資源的合理規劃,健全用水制度,建立以有償使用制度為中心思想的節水管理系統,達到有計劃、有目標的節水目標。
3、總結
根據上文中的分析,在國內的北方城市中水資源的保護和開發有了一些認識和了解,在分析的基礎上有了一些對應的措施。對選擇適合本地區水資源開發和利用的措施來說,實行水資源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的科學性提供了一些有效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張繼平.關于水資源保護問題的思考[J].中國水運,2011,(06).
[2]楊永義.關于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思考[J].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