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天宇
摘要:銷售是企業經營管理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用內容。促銷為各商場實現銷售擴大,增加提高銷售額,增加收入的一個有效方式。因此,各大商場每逢節假日均有通過各種各樣的促銷方式和手段來進行商品銷售。文章主要對商場運營過程中應用較為普遍的促銷手段相應的會計處理進行探討,旨在為商家進行促銷方案的選擇和相關收益的核算提高可靠參考依據。
關鍵詞:商場;會計處理
各大商場為了促進銷售額得到有效提升,每逢節假日均會采取形式多樣的形式和方式開展相關促銷活動。促銷活動的開展可有效增加商場客流量,促進商場各種商品的銷售量得到有效提升,進而增加商場銷售收入。促銷手段的選擇和設計均對商家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現階段,在各大商場運營過程中應用較為普遍的促銷手段主要有商品折扣、滿額立減、多倍積分等。這些促銷手段的相應會計處理方式對商場經濟業務信息的真實性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結合實例對幾種常用促銷手段的會計處理進行探討。
一、折扣促銷的會計處理
折扣促銷也可稱為打折促銷,其為現代市場上使用最為普遍的一種有效促銷方式。折扣促銷具體指的是在特定的經營時期以及市場范圍之內,以商品原價作為主要根據對讓利系數進行明確,對商品實施減價銷售的方式。折扣促銷的實質表現為商業折扣,也就是企業為了使該種商品的銷售得到有效增加而將該類商品價格進行扣除。因此,折扣促銷的實施不會對該類商品的銷售收入計量產生影響。
例如,某商場在周末將一套茶具進行打折銷售。該套茶具的購進價格為400元,銷售價為1200元。促銷期間打7折進行銷售(增值稅率為17%)。按照稅法規定,選擇折扣手段進行銷售時,需將折扣額、銷售金額同時開在相同票據上。在此例子中,確認銷售的進而為840元(含稅)。該促銷手段的會計處理具體表現如下:
銷售該商品需繳納的增值稅=840/(1+17%)*17%=122.05元。
借:庫存現金840
貸:主營業務收入
717.95(840-122.05)
應交稅費122.05
對商品成本進行結轉時,應在入庫成本中將進項稅額減去,進項稅額=400/(1+17%)*17%=58.12元,庫存商品的具體價格為341.88元(400-58.12)。
借:主營業務成本341.88
貸:庫存商品341.88
在商業折扣中,收入來入賬是已經將折扣進行除折多得的實際成交價格,其不會影響到會計處理核算。
二、滿額立減促銷的會計處理
滿額立減也可稱為滿減,其指的是當消費者的消費金額達到一定數值時,可在商品原價上將部分價款減免的一種促銷手段。銷售額、滿減額均反映在相同銷售發票上,因此,實施會計處理時將其看做“商業折扣”,因此“滿減”實質上也是折扣促銷。
例如,某超市在母親節開展“滿200減60”的滿額立減促銷活動出售一款奶粉(增值稅率為17%)。該奶粉的銷售價格為46.8元/袋,其成本價為27.0元/袋。月末進行結賬時發現,該月消費者1次購買5袋奶粉的次數總共為200次,該奶粉的月銷售量為1千袋。其會計處理具體表現如下:
借:庫存現金32760
貸:主營業務收入28000[(46.8*
1000)-(1000*46.8)/200*60]/(1+17%)
應交稅費 4760(28000*17%)
同時對商品的銷售成本進行結轉:
借:主營業務的成本為27000
貸:庫存商品為 27000
經過相應的計算,營業稅金及附加=4760*(7%+3%)=476,企業利潤=28000-27000-476=524,企業凈利潤=524*(1-25%)=393,凈利潤率=393/28000=1.4%。
三、購物送券的會計處理
購物送券指的是一次性消費的金額達到一定數額之后商場可贈送一定金額的贈券。如“滿200元送40元”也就是顧客在購買某種商品時,當其消費金額達到200元時,商場便送價值為40元的購物券。所送的購物券可在下次購物中使用,其可直接抵頂現金。
例如,某商場為了提高銷售收入,在中秋節對某種月餅開展“滿100元送30元贈券”的購物送券促銷活動。如果顧客一次購買該種月餅的金額達580元時,其便可獲得5*30元=150元的購物券。顧客下一次購物時購買價值為170元的商品,其可直接使用面值為150元的購物券直接抵頂150元的現金,只需再補給現金20元。商場在開具發票時注明:交款方式為贈券150元,現金20元。因為顧客在進行第二次消費時贈券的金額和銷售額同時反映在相同一種發票上,因此會計處理將其視為“商業折扣”。在開展促銷活動期間,該商場總共發出購物券245張,實際收回的張數也為245張。那么,消費者在購買該種月餅時能夠享受到的折扣為(580+30)/(580+170)=0.81折。“購物送券”發出時的會計處理具體表現如下:
借:庫存現金為24500
貸:主營業務的收入15000
其他應付款7060
應交增值稅-(應交稅金和附加) 2440
進行成本結轉時
借:主營業務的成本 14000
貸:庫存商品14000
該商場“購物送券”收回時的會計處理具體表現如下:
借:其他應付款7060
貸:主營業務的收入6000
應交增值稅-(應交稅金)1060
實施成本結轉為
借:主營業務成本
4073(7060/23.4*13.5)
貸:庫存商品4073
營業稅金及附加為(2440+1060)*(3%+7%)=346
企業利潤為15000+6000-14000-4073-346=2581
企業凈利潤為2581*(1-25%)=1935.8
凈利潤率為1935.8/25000=7.7%
四、多倍積分促銷的會計處理
獎勵積分指的是商場其進行商品銷售或者提供勞務時,同時給予顧客一定的積分數額,在滿足相關條件的情況下,顧客可將積分進行兌換,進而享受折扣或免費的商品或者服務。隨著市場競爭不斷激烈化,各商場為了培養固定的消費群,均積極發展商場會員,且會員可享受到越來越多的優惠。
例如,國慶期間,某商場為刺激消費,對某種商品實行高倍積分活動,即20積分活動。在活動期間,只要會員客戶購買此類商品便可得到與該商品相應價格的20積分。該商場會員積分的規則是100元可抵頂1元人民幣。在活動期間,該種商品的銷售額為60萬元,所產生的相應獎勵積分為2000萬積分,2000萬積分相當于20萬元人民幣。該種促銷手段的會計處理表現如下:
借:庫存現金60
貸:主營業務收入
31.28(60-20-8.72)
應交稅金為8.72(60/1.17*17%)
遞延收益為20
將60萬元商品對應的成本進行結轉,將該種商品的成本假設為其原價的65%,則會計處理表現如下:
借:庫存商品為
33.33(60*65%/1.17)
貸:主營業務的成本為33.33
五、結語
隨著社會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零售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各大商場為了吸引顧客,刺激消費,均充分利用各節假日,通過形式多樣的促銷手段來促進商品的銷售額得到有效提升。科學選擇促銷手段不僅可促進商場銷售額得到有效增長,同時還可促進企業收益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王美榮.論商場在聯營模式下商品促銷的會計與稅務處理[J].商業會計,2013 (01).
[2]汪榜江.企業促銷方案的會計核算與納稅籌劃[J].財會月刊,2015(16).
[3]秦嬌.零售業常用促銷方式分析及籌劃[J].商業會計,2013(12).
(作者單位:沈陽紅星美凱龍家居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