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佳卿
【摘要】目的 分析放射醫務人員在輻射防護的現狀,以保障放射工作人員的健康與安全。方法 選取我院的143名放射科醫務人員采取實地及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調查,對醫務人員在輻射防護中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找出其中所出現的問題,提出對策。結果 放射醫務人員對輻射防護的認知度為70.6%,且在工作中明顯感覺身體不適18名(12.6%)、有感覺不適但不明顯34名(23.8%)、無明顯不適91名(63.6%)。
【關鍵詞】輻射防護;放射醫務人員;現狀分析
近幾年放射設備被各大醫療機構投入到臨床診斷及治療中,已然成為了在醫療機構中必不可少的診療手段,雖放射設備可幫助臨床提高對疾病的診斷率,但同時也意識到了放射學檢查會危害到人的身體健康。本文就放射醫務人員在輻射防護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應對措施。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143名放射科醫務人員,其中男性89名,女性54名;學歷程度:大專41名,本科62例,研究生40名。工作年限:1-10年,平均(4.6±2.8)年。詳見表1。
1.2 方法
1.2.1 實地調查
根據所要研究的內容制定出實地調查的計劃,事先選好地點,定出能進行測量的指標,對其進行實地調查,詢問放射醫務人員在工作中是否會有身體不適的情況,并進行記錄,最后歸納整理資料。
1.2.2 問卷調查
采取自制放射醫務人員輻射防護認知調查表,同一時間由醫院醫務科領導統一分發給被調查者進行問卷調查。問卷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醫務人員對輻射防護的認知越高。調查采取無記名的方式,被調查者當場對問卷作出回答,且彼此之間不予交談及提示,保證問卷的真實性,問卷調查完成后立即收回。
1.3 評定標準
將放射醫務人員對輻射防護的認知度分為掌握(90-100分)、了解(75-89分)、基本了解(60-74分)、不了解(60分以下)4種,認知度=掌握率+了解率+基本了解率。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所得數據均采用四方表格法進行分析與計算,結果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我院放射醫務人員對輻射防護的認知度
我院143名放射醫務人員對輻射防護的認知度為70.6%,詳見表2。
2.2 我院放射醫務人員身體狀況調查,詳見表3。
3、討論
3.1 醫務人員輻射防護現狀
目前在我國醫療衛生上的放射工作人員數量較多,且遍布全國各地,根據我國有關輻射相關規定標準要求放射醫務人員受到的年有效劑量連續五年內平均每年劑量不得超過20mSv,任意一年內劑量也不得超過50mSv。放射醫務人員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所受到的輻射越來越多,許多醫務人員會出現頭暈、頭痛、乏力、易口渴、食欲減退及失眠等臨床癥狀,在血小板、血紅蛋白及白細胞總數等指標上也比正常值低,因此需對放射醫務人員輻射防護予以高度重視。
3.2 改善措施
針對放射醫務人員輻射防護現狀提出以下措施:①加強設施建設:放射室應在相關審核部門對技術審查合格后才能進行建設,且必須按照國家規定的防護標準、設備的性能及輻射強度來進行合理、安全的建設,最后建設完成后進行相關檢測,以保證放射醫務人員及周圍群體的輻射照射在合理的范圍內。②加強放射醫務人員輻射防護的培訓:醫療機構定期為放射科開設輻射防護的培訓班,使放射醫務人員對輻射防護的知識能掌握,并根據醫院自身情況,定期派部分放射科醫務人員去國外進修,學習國外在輻射防護上的先進理念。③加強自我防護意識:放射醫務人員應提高自身業務水平,養成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加強在檢查中對輻射的防護意識,減少自身的射線輻射。
綜上,目前臨床放射工作中還存在放射醫務人員在防護意識上的欠缺,醫院對醫務人員的輻射防護培訓工作還做的不到位,且輻射防護的體系也不夠完善等現狀,因此放射醫務人員應加強對輻射防護的意識,減少照射的時間,醫療機構應加強設施的建設,完善醫院的輻射防護培訓體系,有利于放射醫務人員的人身安全。
參考文獻:
[1]李雨玲,李婕,葛曉乾等.放射醫務人員輻射防護現狀分析[J].中國醫學裝備,2015,(2):23-25,26.
[2]國家質量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 l8871-2002).
[3]王建平.綜合性醫院輻射防護現狀分析與管理探討[J].中國輻射衛生,2014,23(6):492-493.
[4]蘆銘.醫務人員如何做好輻射防護[J].醫療衛生裝備,2013,34(4):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