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倩
“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這是偉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的話。他一語道破了語文教學的關鍵所在。同時,也為現代化的語文教學改革打開了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門。這一教育思想將我們舊式應試教育的航向調轉為逐漸駛向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地。然而當我們回顧現實卻發現,在我身邊的中學生閱讀量幾乎都局限于教科書范圍內,特別是農村學生。身為農村初中語文教師,我深深感受到,農村的學習條件,學生接觸外界事物、信息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所以,我認為對于農村初中生的課外閱讀方面的教學更應該作為重點教學環節來開展。因為課外閱讀是他們開闊心智,開闊視界的最直接途徑之一。現在我就針對課外閱讀教學的重要性提出一些個人觀點:
首先,通過多次的教研培訓我們已經認識到,新課程標準對課外閱讀已經逐漸重視起來。因為課外閱讀其實是對學生課堂上學過知識、技能的一種實際考察;也就是語文閱讀能力的一種考察,從而不斷提高學生語文的理解分析能力。與此同時,學生面對不同體裁的課外閱讀時可以利用其涉及豐富多彩的內容來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
其次,通過不同的課外閱讀內容,可以讓學生在閱讀的同時,把文章中的人物事件聯系自己的生活,從中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或升華自己的心靈。在語文課堂教學時學生必須按照擬定好的思路去理解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而課外閱讀則給學生較大的發展空間,給學生涌入源源不斷的新鮮力量,激發了學生對閱讀的興趣。當然,對課外閱讀的訓練也必須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可是在農村初中課外閱讀還存在很多問題,學生的閱讀量達不到標準,閱讀資源匱乏,學生在完成課內任務的同時擠占課外閱讀時間。學生對課外閱讀物的選擇也存在著盲目片面性,使學生的閱讀興趣下降,能夠堅持課外閱讀的學生閱讀方法單一,不能堅持寫讀書筆記,而只是簡單的通讀或摘錄,達不到對閱讀的積累。學生在課余時間對影視文化的興趣遠遠大于課外閱讀,也擠占了課外閱讀的地位。
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的訓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培養的,教師要重視課外閱讀的同時也要讓學生了解到課外閱讀對其的重要性,日積月累方能厚積薄發!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通過接觸豐富的課外閱讀,相信學生不但可以做到語文能力的提升,更能完善自己的心智。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