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長江 封紅旗

摘 要:隨著外語教學的改革,高校語言實驗室除了滿足外語教學的基本需求外,還要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訴求。文章以常州大學為例,從高校語言實驗室現狀出發,提出了新常態下語言實驗室的模塊化管理策略。
關鍵詞:語言實驗室;新常態;模塊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6)10-0040-03
針對我國大學新生的外語水平在提高,學校的外語自主學習環境在改善[1],外語作為傳播學術知識語言的地位越來越重要[2],因此高校語言實驗室在外語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高等教育外語教學的改革,語言實驗室逐漸完成了從純粹的電教輔助教學環境到自主學習中心形式的轉變,除了滿足外語實驗教學的基本需求外還需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需求,成為混合教學模式下外語教學的最佳平臺[3]。高校語言實驗室的設備結構、使用方法、教學功能、教學資源等不同于普通多媒體教室或計算機房,采用何種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管好、用好語言實驗室,提高設備使用率、完好率,使其處于技術先進、管理科學、服務創新的良好運行狀態,是當前各個高校語言實驗室管理者積極探索研究的課題。
一、高校語言實驗室現狀
各高校投入資金建設語言實驗室其共性是實驗室數量多、設備類型多、上課學生多。如我校現有語言實驗室18間(其中同聲傳譯室1間,PC數字型語言實驗室6間,多媒體語言實驗室11間),共1209個座位,承擔了全校大學英語、外語專業等教學任務,上課學生達9000余人。在語言實驗室規劃建設和日常管理中經常是管理員、任課教師、上課學生以及與語言教學設備之間各自為政,不能做到溝通、交流信息,致使語言實驗室從規劃設計、市場調研、方案確定、建設施工到投入使用,不能完全滿足實際語言實驗教學的需求,未能充分運用計算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多媒體技術并遵循語言教學規律來構建語言實驗室的開放管理體系。譬如作為實驗室管理主體的管理員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采用粗放式管理只是停留在“日常管理,簡單維護、保養”上[4],未能使用規劃、指導和控制等措施,請教師和學生同自己一起形成管理主體來實現既定的語言教學目標;在新建語言實驗室時缺乏有效溝通不能準確定位語音設備的類型,往往是“大而全”、“好又多”,致使設備的教學功能在實際語言教學過程中未得到充分應用,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和浪費;部分教師因缺乏必需的信息技術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不能熟練掌握設備系統軟、硬件的基本操作方法,以至于不能按時完成正常的教學課程,影響課堂正常的教學進度及教學質量;有的教師因注重課堂授課而對語言實驗室和學生疏忽協助管理,導致個別自律性較差的學生,在課桌上亂涂亂畫,將話筒耳麥線扭斷等人為損壞設備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影響語言實驗室的教學實驗設備正常使用和語言教學秩序。
二、新常態下高校模塊化管理策略
開放語言實驗室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時間、空間、內容等的開放,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要求,這打破了以教為主和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固定內容的傳統實驗教學模式[5]。語言實驗室的開放必然會對實驗室的管理模式、實驗室管理員、教師學生、實驗室軟硬件建設、教學內容更新等諸多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模塊化”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或過程和若干能夠獨立設計的半自律的子系統的過程相互整合或分解的過程[6]。它是一種處理復雜系統分解成為更好的可管理模塊的方式,模塊化管理就是把問題細化,分級管理,各負其責。為了解決高校語言實驗室實驗教學管理中存在的“條塊分割、信息閉塞、責職不清”問題,使語言實驗室效能得到充分利用,語言實驗室管理分成基礎建設管理、教務管理、人員管理、設備管理、門禁考勤系統等管理模塊,如圖1所示。
圖1 語言實驗室模塊化管理
(一)強化語言實驗室基礎建設
以現代信息、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為支撐的語言實驗室使語言教學朝著個性化、自主式學習方向發展,在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同時,合理繼承傳統語言教學中的精華部分。針對語言實驗室設備選型必須遵循技術先進性、經濟實用性、安全可靠性及操作簡單、界面友好、維護便捷等原則,最大限度提高設備的性價比,提高學校的投資價值,建成高效、實用、安全、開放的語言實驗室。
高校外語教學由公共外語和專業外語組成,公共外語是全校大學生(除專業外語學生)的一門必修的基礎課,其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基本的外語綜合應用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使用外語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以適應我國經濟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專業外語是培養具有扎實的外語語言基礎和廣博的文化知識并能熟練地運用外語在外事、教育、經貿、文化、科技等部門從事翻譯、教學、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復合型外語人才。同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提高自主學習外語的能力及綜合文化素養。由此可見,無論是在培養目標及教學要求上,還是在課程的設置、性質、目的和教學基本內容上,二者都有著質和量的區別。正確定位實驗室的類型和設備所具備的教學功能是做好實驗室管理工作的前提與基礎。
用于公共外語教學的語言實驗室宜選擇簡易型。設備功能相對簡單,具備傳統課堂教學常用功能即可,如講解、示范、對講、插話、監聽等,另配備投影系統用于多媒體教學。由于面向全校學生,學生座位數一般為80—100座/間。用于專業外語教學的語言實驗室則定位數字化語言學習系統。設備功能較多,除具備傳統課堂教學常用功能外,還有翻譯點評、分組討論、同聲傳譯、課堂測驗、各類考試系統、自主學習、電子備課和資料管理等教學功能,學生終端配備PC電腦。專業外語一般是小班授課,學生座位數30—50座/間為宜。設備的網絡結構采用ATM網絡+以太網絡,當用戶有不同需求時,這兩個網絡分別發揮作用。語言傳輸采用ATM網絡結構其特點是實時性好、聲音無延時無斷裂、線路簡單安全、性價比高等,可實現基本語言教學及同聲傳譯、口語培訓等功能。以太網采用標準的TCP/IP網絡協議與校園網連接實現開放的外語教學與輔助學習功能并提供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兩網合一模式使得網絡系統結構大大簡化,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和安裝的簡便性,同時節省建設成本和維護成本。
正確定位語言實驗室的類型和功能需進行大量、細致的前期準備工作。到其他高校、語言教學設備生產廠家進行調研、考察,了解掌握語言教學設備的最新信息,了解語言實驗室的環境布置、設備使用情況等。本著少花錢多辦事,辦實事的精神,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扎扎實實做好語言實驗室的建設工作。
(二)運用技術手段實現科學規范化管理
傳統的人工管理模式不能滿足現代語言實驗室管理的需要,費力費時且工作效率低。充分運用網絡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安防系統等技術手段,依托日趨完善的校園網絡和校園一卡通構建由教務管理系統、設備管理系統、教學資源系統、門禁考勤系統、安防系統等模塊組成的語言實驗室開放管理體系,取代原有的人工管理模式,切實提高管理水準[7-8]。
教師利用排課軟件,根據本人教學計劃自主確定上課的時間和語言實驗室地點(如上課時間有沖突可安排單、雙周輪流上課)。在優先保障教師授課的前提下由教研室根據語言實驗室排課情況負責制定學生自主學習計劃。只要語言實驗室無課均可安排學生自主學習,提高設備的利用率。
建設門禁考勤系統的目的是實現教師自主出入語言實驗室及學生上課(或自主學習)考勤管理,取消煩瑣的開門關門、人工點名環節,節約寶貴的授課時間。教師使用校園一卡通刷卡開門進入語言實驗室并通電開啟語音設備,學生使用校園一卡通刷卡考勤替代人工點名制,記錄上課出勤情況。使用門禁考勤系統也減輕了實驗室管理人員的工作負擔。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的作用也日趨明顯。配備專用服務器,公共教學資源和教師自制的多媒體課件、微課等經查殺病毒確認安全后上傳至服務器。教師上課時需要的教學資料只需通過校園網從專用服務器上下載,避免因頻繁使用U盤拷貝文件造成計算機病毒交叉感染,保證教學任務的正常進行。
語言實驗室教師機(語音設備主控計算機)中有操作系統軟件、語音系統控制軟件和其他各類應用軟件。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的錯誤操作或拷貝帶病毒的課件等產生數據丟失等故障,使語音教學系統不能正常工作,因此保障教師機的系統安全顯得尤為重要。可采用硬件還原卡或系統還原軟件將裝有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硬盤分區寫保護,如小哨兵還原卡、冰點還原軟件等,一旦系統出現問題,只需斷電重啟即可恢復到正常狀態[9]。
語言實驗室管理員和教師之間利用QQ、校園飛信、手機短信、微信、電話等多種通信形式保持信息暢通,了解掌握語言實驗室的使用情況和語音設備的運行狀態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三)積極開展信息素養培訓
語言實驗室管理工作的專業性和技術性越來越強,對管理員的信息素質要求亦越來越高。管理員只有通過不斷加強學習,更新知識結構,才能提高職業道德水平、業務技術水平。作為實驗室管理主體的管理員要充分認識到管理的本質是服務,不僅自己應熟練掌握設備的使用、維護方法,而且要熟悉外語教學環節和流程,使設備功能達到最大化、最優化。管理員要主動和教師、學生多交流、多溝通,征詢他們的意見,了解實際需求,不斷地提高管理、服務水平。
教師和學生是語言實驗室的直接使用者,操作不當或失誤易損壞設備影響正常教學。學校加強技術培訓工作,使他們了解掌握語音教學系統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把一些常用的功能和操作流程,用通俗易懂文字和圖片整理成使用手冊公布在實驗室網站,便于隨時查閱。
(四)師生共同參與管理
語言實驗室數量多、設備類型多、上課學生人數多,日常管理工作僅靠實驗室管理員是遠遠不夠的。管理語言實驗室是個系統工程,要強化教師參與實驗室管理的意識,加強對上課學生的管理。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使之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共同做好設備維護、衛生保潔、安全管理等工作,共創良好教學環境。
教師除了要上好課還應參與實驗室管理工作。譬如課后如實填寫上課及設備使用情況記錄表,填寫內容簡單、扼要;離開實驗室時檢查電、門窗是否關閉;教書同時育人,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告誡學生提高自身素質,做社會有用之人要從小事做起。要求學生按指定位置就座,課后提醒學生把耳機、椅子按要求放置好,廢棄物品隨身帶走等。教師的一句友情提醒可大大減輕管理員的工作負擔。
學生參與語言實驗室的管理。堅持“以學生自我管理為主,實驗室管理人員監督為輔”的做法[10]。聘請品學兼優、責任心強、設備操作熟練的學生做兼職管理員,他們要定期、定時課后巡視實驗室。他們負責檢查耳機等教學設備是否損壞、缺失,檢查室內衛生、電、門窗是否關閉等,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防患于未然。
(五)健全管理機制
學校領導對語言實驗室工作的支持是做好語言實驗室管理工作的重要條件。他們要從政策措施及資金等方面加以支持和傾斜以保障管理工作更上一個新層次。
無規矩不成方圓。規章制度是科學管理的重要依據,也是管理實踐的科學總結[11]。根據外語教學的規律、需求,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應做到領導重視、組織保障、有章可依,使管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高校語言實驗室的管理包括設備、管理員、教師、學生等多方面的管理[12],譬如《語言實驗室管理員守則》、《語言實驗室教師守則》、《語言實驗室學生守則》、《語言實驗室開放管理條例》等。制定規章制度不能閉門造車,相關領導、教師、學生和管理員要共同參與,進而學習并貫徹實施。明確職責,做到凡事都有章可循,各司其職、各盡其能[13]。
三、結語
高校語言實驗室管理水平直接影響到外語教學效果。只有實驗室管理員、教師、學生共同參與、共同努力,認真做好每一項工作,并充分利用良好的外語教學設施和環境,做到人性化、科學化、規范化管理,才能使語言實驗室的功效達到最大化、最優化。
參考文獻:
[1]蔡基剛.后大學英語教改依據與對策研究[J].外語電化
教學,2010,(3).
[2]張為民,張文霞,劉梅華.通用英語教學轉向學術英語教
學的探索[J].外語研究,2011,(5).
[3]龍躍.語言實驗室向網絡化自主學習中心的轉變[J].實
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4).
[4]江建國.知識管理在數字化語言實驗室管理中的應用
[J].高教論壇,2014,(8).
[5]吳健斌.高校實驗室開放綜合管理系統的構建及實現
[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7).
[6]張賀祥.模塊化管理在大學生集體主義教育中的應用研
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1,(1).
[7]耿浩.高校開放實驗室評價機制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
踐,2015,(15).
[8]秦昌明.構建大學教學實驗室開放管理體系[J].實驗室
研究與探索,2009,(3).
[9]陸校松.淺談高校語言實驗室的管理和維修技巧[J].福
建電腦,2010,(5).
[10]柴鈺.大學生自主管理的開放創新實驗室模式[J].實
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1).
[11]張聶彥,范憲周,王興邦.高等學校實驗室規章制度的
作用、制定要素及質量依據標準[J].實驗技術與管理,
2002,(1).
[12]李航.高校外語語音室的建設和管理的問題及其對策
[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4).
[13]劉治波.創新高校語言實驗室管理工作探討[J].硅谷,
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