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菲 丁勝鋒
摘要:石油企業通過建立對標管理機制,能夠挖掘內部潛力、推行精細化管理、實施科學決策、提升經濟效益。但如果只注重與標桿企業進行無差別對標,忽視從本土化戰略視角分析標準的適用性;注重與標桿企業進行一步到位的對標,忽視自身發展階段;注重標桿企業的先進性,忽視標桿企業的不足之處;注重標桿企業的優越性,忽視自身優點。這些勢必會影響到企業對標管理實踐的效果。如何以本土化的戰略視角進行對標管理,是企業應該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石油企業;對標管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F20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6-0000-02
為了實現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的發展目標,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開展了一系列與國際大石油公司對標管理工作,促使基礎管理工作規范、標準,管理創效能力本質性提高,并形成基礎管理工作科學發展的有效機制。但仍存在傳統產品產能過剩與高端專用化學品缺乏的結構性失衡同時并存、成本增長較快與安全環保要求日益提高的雙重壓力同時并存、企業創新能力較弱與行業技術創新體系不完善的體制機制障礙同時并存等難題[1-4]。石油企業在對標管理時要以本土化的視角進行,才能保證取得最大效果。
一、對標管理概述
1.對標管理的概念
對標管理是指企業以行業內或行業外的一流企業作為標桿,從各個方面與標桿企業進行比較、分析、判斷,通過學習他人的先進經驗來改善自身的不足,從而趕超標桿企業,不斷追求優秀業績的良性循環過程。
對企業而言,通過對標管理以把企業生產過程、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和基礎建設等工作,從上而下的進行梳理和規范,使企業做到有完善的指標體系,科學的考核辦法,平衡的分配模式,能夠客觀地評價工作,實施合理有效的辦法進行管理控制,通過對標管理,企業可將管理精細化,持續改善企業生產經營模式,使企業具備核心競爭力[5]。
2.對標管理實踐現狀
在發展過程中,中石油煉實施對標管理,爭創一流業績,與國際先進石油公司一一對比,既看到了進步,也認清了企業之間與先進水平的差距。
在優勢方面,第一,具有較強的規模實力,主營業務收入、資產規模不斷增大,公司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第二,具有較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主要經營和財務指標領先,收入、資產、油氣儲量、投資等指標增長速度較快。
在劣勢方面,第一,盈利能力較弱,資產規模、油氣產儲量雖接近國際先進石油公司水平,但公司利潤和投資回報率仍有較大差距。第二,軟實力較弱,近年來中石油成本上升較快,上游操作成本水平接近國際先進石油公司,操作成本優勢正在消失。另外管理體系不完善,管理粗放,管理手段過于簡單,勞動生產率不高,在戰略管理、大型項目管理、品牌的國際影響力、技術創新能力、體制機制等方面存在差距。
二、本土化視角下對標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1.傳統對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中石油雖然已經開始了一定規模的對標管理實踐,學到了很多先進的管理理念、方法,但存在一些認識上的問題,沒有最大化的實現對標管理應有的成效[6-9]。這些問題包括:
(1)注重與標桿企業進行無差別對標,忽視從本土化戰略視角分析標準的適用性;
(2)注重與標桿企業進行一步到位的對標,忽視自身發展階段;
(3)注重標桿企業的先進性,沒有考慮到標桿企業的不足之處;
(4)注重標桿企業的優越性,沒有考慮到自身的優點。
2.“引進本土化”的涵義
所謂“本土化”,是指跨國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在東道國從事生產和經營活動過程中,為迅速適應東道國的經濟、文化、政治環境,淡化企業的母國色彩,在人員、資金、產品零部件的來源、技術開發等方面都實施當地化策略,使其成為地道的當地公司。因此,本土化戰略又叫當地響應能力,當地化經營。所謂“本土化”實際上就是當事雙方所尋求到的一種戰略協調模式。“本土化”的實質是跨國公司將生產、營銷、管理、人事等經營諸方面全方位融入東道國經濟中的過程,也是著實承擔在東道國公民責任,并將企業文化融入和植根于當地文化模式的過程[10]。
“引進本土化”是指一國企業為了提升企業競爭力,引進國際先進技術或管理模式,并對其進行符合本地文化傳統和市場需求的適應性改造。中國石油在對標管理實踐時必須遵循本土化的原則,無論對國際標準的認識,還是具體標準對接都必須與本地區的傳統文化、區域環境、行業環境和企業發展階段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對標管理不流于形式,可以真正實現企業與國際先進標準對接,使對標成果能夠服務于企業不斷改進和獲得競爭優勢[11]。
三、本土化視角下對標管理具體策略
1.對標管理本土化戰略視角體系設計
石油企業的戰略任務可由企業向行業擴展為三個層次:企業的近期目標、企業的長期使命、集團的戰略目標。通過對戰略任務三個層次的辨識,設計出一個對標管理本土化戰略視角體系,如圖1所示。該體系不僅為對標管理提供一個理論框架,也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這個體系闡明了在對標管理實踐中要考慮、培植哪些重要的因素,而不是簡單的執行與國際標準的對接。本土化戰略視角體系的第一個層次: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先進管理理念的融合。體系的第二個層次:即三個約束條件,區域環境、行業環境和企業發展階段。
2.本土化視角下石油企業對標管理的內容
2008年來,中國石油西部管道公司通過與國際國內先進管道公司進行對標管理以推動精細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并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也證明了對標管理的重要性。下面以財務管理和黨工團婦管理為例進行說明。
(1)財務管理模塊
①西部管道公司與先進石油公司財務管理差距分析
西部管道公司沒有獨立的固定資產數據庫;報銷流程的工作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沒有對報銷的費用進行審計;收款方面沒有對客戶的信用方面進行相關的評估與管理;無法實現標準成本,標準作業分析。
②財務管理優化方案
第一,基于ERP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整合,統一財務會計制度,集中重大財務決策權。
第二,健全基于ERP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做好全面預算的編制工作,加強預算控制。
第三,加強財務風險的控制和管理,強化財務管理制度的約束性,提高財務管理信息的真實性和決策有用性,提高財務管理信息質量,提高財務管理信息披露的規范性,重視財務政策選擇的穩健性,提高財務管理計算機系統的安全性。
(2)黨團工婦管理模塊
①黨團工婦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經過調研發現,西部石油管道公司在黨工團婦管理上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首先,一
線黨員干部嚴重短缺,黨員的理論知識不足,黨員積極性不高,黨員對黨組織活動的重視程度不夠。其次,公司團委與自治區團組織加強聯系的過程中,發現無法獲得充足的經費支持;團基層骨干配備不足,素質有待提高;團委的活動比較形式化,實際意義不大。第三,女職工工作沒有受到重視,也不存在系統的管理制度與程序。
②黨團工婦管理優化方案
第一,在黨團建設優化方面。西部管道公司黨團建設的模式應該是“黨建帶團建”。首先得達成三點共識,一是黨建離不開團建;二是團建更離不開黨建;三是黨團共建,團借黨威,可更具影響,黨組織借團組織的力量可以更具朝氣。其次,應該實現黨建和團建在部署、運行、獎懲上的同步,在活動和考核驗收上的統一。最后還要再黨團建設中形成六種機制。一是確定具體的目標機制;二是建立制度保障機制;三是實施以陣地建設帶動組織建設運作機制;四是建立活動資金保障機制;五是建立嚴格的考評及激勵、獎懲機制;六是推行雙向負責的互為推動機制。
第二,在工會管理優化方面。西部管道公司應該加強工會組織體系建設,一是要建立健全基層工會組織;二是要開展工會工作規范化建設。建立高素質的工會干部隊伍,一是要加強理論學習,二是要密切聯系群眾,建立良好的群眾基礎,樹立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的思想和態度,不斷增強工會組織的凝聚力和工會干部的人格魅力。
第三,在女工工作優化方面。首先管道公司應該由工會委員會推薦產生出維護女職工特殊利益和合法權益的具有民主性、代表性的女職工組織,并按照《中國工會章程》制定西部管道女工委員會工作制度;其次應該拓展女干部的參政途徑。一是要全面提高女職工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二是大力宣傳女工在經濟建設中的作用;三是努力探索在生產管理工作中發揮女工組織和女干部作用的途徑、方式、方法,充分調動她們的積極性;四是重視女干部工作,加強對女干部的培養;五是多渠道、多層次的選拔女工人才,為女工人才創造自我表現和公開公平的競爭機會。六是要根據女性特點發揮其優勢,在適合女性特點的單位和部門,注意培養女干部,大膽使用,使她們有更多的決策權。
四、結語
石油企業應該將對標管理作為自己的一項重要任務,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對標管理是一種有目的、有目標的學習過程。通過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石油公司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再從本土化視角進行改良,創造出適合本企業的全新最佳經營模式。同時,石油企業應該充分認識到對標管理的科學性和復雜性,強化對標管理的目標分析與選擇,注意避免陷入對標管理的陷阱。只有持之以恒的進行對標管理,才能真正實現與國際先進標準的對接,進而使中國石油企業躋身于世界前列。
參考文獻:
[1]張顥.關于成品油銷售企業對標管理機制的研究[J].中國總會計師,2012(6):40-41.
[2]黃偉和,羅東坤.與國際大公司對標管理應注意的問題[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0(8):150-151.
[3]賈曉偉,彭紅,劉小潔.淺談對標管理在油田生產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科技與企業,2013(2):15.
[4]楊冬艷,高宇,孫艷波等.煉化企業對標管理研究[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1):35-40.
[5]常紀民,孟澤峰,王劉群等.關于建立長效的對標管理機制研究——兼論辛置煤礦對標管理[J].煤炭經濟管理新論,2013,第13輯:229-233.
[6]李新華.搞好對標管理提升煉化企業競爭力[J].中國石油企業,2009(6):16-18.
[7]沈殿成.中國石油煉化業務對標管理的認識和實踐[J].化工進展,2010(12):2405-2408.
[8]程紅芳.能效水平對標在石油石化行業的重要性分析[J].西部大開發·中旬,2012(10):15.
[9]李新蘭,石正國.開展對標管理全面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J].包鋼科技,2009(3):96-98.
[10]http://wenku.baidu.com/view/e948c4f5ba0d4a7302763aac.html.
[11]陳東莉.本土化視角下的企業對標管理[J].中國石油企業,2014(5):86-88.
作者簡介:郭 菲(1996-),女,陜西延安人,研究方向:市場營銷。
丁勝鋒(1981-),男,湖北蘄春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電子商務、數據挖掘。
基金項目:2015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立項項目“本土化視角下的石油企業對標管理研究”(201510148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