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云,李 寧,梅楊姿
(1.西安工程大學 藝術工程學院,陜西 西安 710048;2.西安工程大學 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陜西 西安 710048)
陜南枕頂繡技藝圖案裝飾藝術研探
馬 云1,李 寧2,梅楊姿2
(1.西安工程大學 藝術工程學院,陜西 西安 710048;2.西安工程大學 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陜西 西安 710048)
以陜西南部地區民間手工枕頂繡技藝為研究對象,對陜南地區歷史文化進行解讀,運用民俗學和人類學的理論研究方法進行田野調研,以大量實物圖片為資料,從圖形構型、藝術表現、色彩分析3個方面著手對枕頂繡進行研究。作為一種民間手工技藝,陜南近代枕頂繡技藝的圖案題材廣泛、造型多樣、色彩豐富,彰顯了本地域人民祈福納吉、崇尚自然的樸素審美意識。
枕頂繡;圖案;構圖;色彩
我國民間各地曾經廣泛盛行使用手工繡花枕的習俗,繡花枕作為寢具在滿足睡眠功能的同時,還具有美化裝飾、文化傳播的藝術功能。舊式繡花枕興盛于清末民初,流傳至今。手工繡花枕用布縫制而成,枕頭較長,兩端呈正方形,常縫綴刺繡著各種祈福圖案的繡片加以裝飾,這種裝飾于長形枕頭兩端成對的刺繡繡片就是“枕頂繡”。由于枕頭有對稱的兩端,所以枕頂繡一般是成對繡制,其圖案的題材與內容相對應。
繡花枕刺繡工藝精湛,針法多樣,是一種審美裝飾與實用功能兼備的寢具,不僅裝飾紋樣變化豐富,而且蘊含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受地域文化的影響,繡花枕在不同地區呈現出的風格也各不相同。隨著國際時尚文化的沖擊,人們生活習俗西化,這種純手工縫制的枕頭在民間已不多見,附于枕頭之上的繡片也如許多民間技藝一樣面臨失傳的危局。根據文獻記載,早在漢唐時期陜南漢中地區就已經有“男耕女織”的風俗出現,當時這一地區棉產量大,故已經出現了刺繡。清朝中后期至民國時期,棉花的種植面積較廣,豐產的棉花帶動了紡織業的發展,也促使刺繡等與紡織相關的產業興盛起來,也為枕頂繡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舊式陜南民間女子出嫁,枕頂繡是非常重要的嫁妝之一,女子自幼與家中年長女性和鄰里同齡人學習刺繡技藝,枕頂繡在她們一生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基于田野調查法,從2004年至今在陜南漢中地區民間考察和收集了近百件民間實物繡片,以此為依據,本文結合實地調研和文獻資料,探究隱含于枕頂繡中的陜南地區民間技藝。
陜南民間枕頂繡屬于秦繡技藝,是陜西民間刺繡中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間手工技藝之一,其刺繡工藝多見平針繡,圖案手法上注重神似,夸張、富有想象力,構圖充實飽滿,生動而概括,對細節的處理上富于變化、遵循章法有條不紊,相比起其他刺繡種類注重的寫實風格更具裝飾性。
陜南枕頂繡在技藝上充分吸納了陜西民間保留的納紗繡、平針繡、夾紗繡、打籽繡、盤金繡等多種傳統繡種的針法精華,尤其常用平針繡,平針繡又稱絎針繡或拱針繡,是最基礎的一種刺繡和手縫針法,如圖1所示。圖中枕頂繡“瓜瓞綿綿”構圖由藤蔓纏繞的“瓜”與近旁圍繞的“蝴蝶”2部分組成。其中對瓜在技藝表現上主要通過平針繡中的長短針變化,并結合色彩的變化來突顯瓜由內而外的層次變化,對于畫面中心瓜上一顆一顆黑色的籽,主要通過打籽繡的方法,打籽繡就是指用絲線結成一個個極其細小的線疙瘩鋪展在繡面上。這樣的構圖和技法
打破了現實中的空間束縛,根據物象本身的象征需要,大膽地將植物果實的“籽”凸出于繡面外,表現出豐富的想象與自由的空間感。打籽繡在枕頂繡中用的比較多,主要用在植物的花蕊,動物的觸角、眼睛等處,旨在突顯繡品的立體感,從而呈現出一種類似浮雕的效果。
陜南枕頂繡圖案的表現題材多種多樣,總體來說,分為植物、動物、器具與文字4類[2-4]。這4類題材在陜南枕頂繡圖案中有時會以單獨圖案的樣式出現,但大部分情況下是以組合的樣式出現。通過大量的繡片圖形分析,并對其中出現頻率較多的幾種組合進行了統計,如表1所示。

表1 枕頂繡題材分類及表現手法Tab.1 Patterns and approaches on of pillows embroidery
陜南枕頂繡圖案的題材,從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擷取許多素材,以觀照萬物的表現進行藝術加工、構思和演繹。 這些事物或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現象,或可在生物的形態中見到,水中魚、植物中的葫蘆瓜、蓮花和壽桃,常見器皿中的花瓶、燈籠與家具都能被定貌于枕頂繡的圖案,皆以寓意吉祥展盼美好生活,俯拾即是。有的4片1組,以“春夏秋冬”“梅蘭竹菊”“福祿壽喜”等為主題,或其他生活勞作的情景,以求相互呼應,并且這些造型題材在運用中還常出現不同題材的交匯組合,甚至復合重組,體現了手工藝人非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及充分挖掘和駕馭題材的能力。
以100塊陜南枕頂繡繡片為基礎,幾種題材出現的組合形式和比例如表2所示。

表2 各題材在枕頂繡圖案中出現的比例Tab.2 Proportion on patterns of pillows embroidery
3.1 枕頂繡圖案的對稱之美
對稱均衡是陜南枕頂繡圖案中經常會用到的構圖手法。通過左右或上下重復來形成圖案的對稱性,從而在圖案秩序感和畫面穩定性上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感染力,但對稱構圖不可避免地會使觀者感到單調乏味,為減少對稱構圖在感觀上的單調性,作者通常會在圖案的細節處加以變化,如圖2所示。圖中所示為1對陜南近代枕頂繡的實物繡片,圖案題材為并蒂相連的花,枝葉纏繞其間,點綴有體積較小的花朵與蝴蝶,花枝下方均有花盆。從構圖角度來看,兩邊圖形的形狀、大小、動態都基本一致,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左圖的花瓣頂端全部為圓滑的弧形,而右圖的花瓣則全部呈現尖角的形態,左圖主體花朵下方有一只翩翩起舞的小蝴蝶,而右圖同樣位置則出現了一朵小花。除此之外,在花苞、花盆紋飾等細節上,左右2幅枕頂繡均有顏色上或圖案上的細微差別,這種對稱均衡又在細節上不失變化的構圖方式使枕頂繡圖案不僅有了一種富有秩序的對稱美,同時具有了新鮮與活力。
陜南枕頂繡圖案的對稱均衡構圖形式不僅僅體現在同一對枕頂繡的相互對比之間,僅就單幅枕頂繡而言也具有這一特征,如圖3所示。圖中每幅圖自身都具備了對稱均衡的構圖特性。如圖3(a)中較大的并蒂花朵形狀、大小左右對稱,但在色彩上有所不同,左邊花朵下方為蝴蝶,對應在右邊花朵下方的同樣位置則為一朵大小基本相同的小花。這種變化與統一相互依存的構圖關系,使整個圖案形成完美的整體關系。
圖4示出繁花枕頂繡片及對應的結構線描圖,相同造型的花朵在畫面中有規律地重復出現,形成節奏,在中央花朵的四周發射性地出現形狀相同大小不同的花朵造型,使畫面產生一種運動感,形成畫面的韻律。
枕頂繡構圖中,節奏與韻律是2個既相互獨立又相輔相成的構圖特征,節奏是韻律的基礎,韻律則是節奏的升華,它們可以有效地組織畫面的各個造型要素,有意識地牽引觀者的感官形成一種有秩序的視覺感受,進而產生獨特的情感活動,在它們的共同作用下,陜南枕頂繡圖案呈現出一種如音樂旋律般的對稱之美。
以方形、對稱的圖案造型,所反映的是團圓吉祥的心理需求,常會以自然流暢的造型表現出平衡生動、圓滿連綿的民族文化特征。這種文化的追求是普遍心理因素的提升,演化出一種連綿的夙愿,由個人心理寄托擴展到社會文化的需求。
3.2 枕頂繡圖案構圖飽滿
陜南枕頂繡構圖圓潤飽滿,在視覺上給人充實愉快的感覺。飽滿豐富的構圖是由枕頂的使用功能所限,要求枕頂繡在美觀漂亮的同時結實耐用,這也是為什么枕頂繡構圖很少留白,即便有,也會在留白處刺繡上幾朵小花或者蝴蝶等小圖案作為點綴(見圖5)。枕頂繡的素材全部取材于自然和生活,婦女們將自己平日所見所想融入刺繡圖案中,創造出了飽含自身感情期盼的圖案,同均衡構圖中的平衡思想一樣,飽滿也是婦女們在平日生活里扮演母親、妻子、女兒、姐妹的角色時,在處理家庭事務時一直追求的狀態。人們認為只有達到“均”和“滿”的理想狀態,生活才是平衡、充實而和諧的。由此可見,陜南枕頂繡圖案飽滿的構圖也體現出手工藝人對于生活的思考。
這種構圖中求滿、求全的構成思想符合中國傳統美學中“大而全”的吉祥和美美學觀念。
4.1 崇尚吉祥的民間色彩審美特征
陜南枕頂繡的圖案內容大部分為廣泛流傳于民間的吉祥圖案,這些圖案作為一種有象征意義的符號,傳遞著人們對“吉祥”的希冀與向往[7]。枕頂繡使用的色彩強烈且對比鮮明,大紅、草綠、玫紅、粉紅、湖藍、青這些顏色都是經常出現的,配合少量黑、白、橙、紫等色的點綴,使枕頂繡圖案在強烈的視覺沖擊之下給人無拘無束的感覺。
通過調研發現,在對蓮花、牡丹、菊花、梅花等常見的植物圖形進行刻畫時,手工藝人在用色上根據當地風俗與民間喜好進行了不同的藝術加工[8]。在自然界中,一些白色的花朵在創作時被刻意刺繡成粉紅、大紅、淡紫、黃等暖色調,以迎合當地民間的色彩觀念。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白色并不是吉祥的象征,如果將這些花朵客觀地描繪成它們本身在自然界中的色彩,將有悖于人們傳統的色彩審美,而紅色、粉紅色等具有溫暖屬性色彩的使用,不僅體現了熱情積極的視覺心理,更從感官上給人以喜慶的感覺,比起白色更加符合民間所崇尚的色彩觀念。從千針萬線織就的美麗圖案中蘊含了來自民間崇尚吉祥的樸素審美情懷。
4.2 對比與協調共生的色彩搭配關系
陜南枕頂繡大多以紅色布面為底,大面積的紅底配上刺繡其上的各種綠色花紋,形成強烈的紅綠色彩對比關系,產生令人震撼的視覺沖擊力。
陜南枕頂繡圖案的色彩往往具有純度高、色彩組合對比強的特點,在運用上偏好于鮮明、艷麗、表現力強的色彩,如大紅、翠綠、藍等,都在陜南枕頂繡中經常出現,在色彩的搭配上獨特考究,自成一派。不管是能使畫面達到協調統一的鄰近色搭配,還是可以增加對比效果的補色搭配,都使枕頂繡圖案在色彩運用上呈現出一種富有陜南地域特色的協調之美,如圖6所示“福壽平安”枕頂繡。
圖6枕頂繡“福壽平安”中,底色為大紅,從整體來看,畫面色彩純度、明度都較高,青色花瓶中插有一只盛開的菊花,在菊花花瓣的色彩刻畫上使用了漸變的色彩表現手法,從視覺上隨著明度的逐漸增加完成了紫紅色向白色的過渡,生動地表現出菊花花瓣的立體感與層次感。在對菊花右側佛手的刻畫中則使用了臨近色,佛手的顏色自下而上分別為淺綠、淺黃、橙色,這3種色彩的明度與純度都做到了統一,色相也相鄰相近,形成生動恰當的搭配關系。除此之外,菊花的枝葉由草綠、粉綠2種綠色來表現不同角度下所呈現的色彩,既寫實又使畫面不失趣味。
從對“百花盛開”枕頂繡(見圖7)的色彩中發現,紅色與綠色中相近色的表現。色彩運用上的和諧統一對刻畫主題的突出起到很大作用,不僅能夠使觀者對于手工藝人所要表達的主題理解更加深化,而且從主題本身形象來說也更加具體,令人印象深刻。這種圍繞著題材本身進行的色彩描繪促成了枕頂繡強烈的裝飾效果。這種色彩上的和諧統一在制作中不拘泥于對題材本身色彩的寫實刻畫,與它們在自然界中的固有色彩不同,呈現于枕頂繡之上的是手工藝人心中的色彩。
陜南民間枕頂繡圖案是民間藝人在創作中以善良之心祈望生存得平安、祥瑞、豐收和家族興旺、康泰的一種順天意而行的愿望。通過圖案中和諧與對比共生的用色關系,祈求天地人的協調關系,順應了中國傳統天人合一文化核心思想。
作為一種民間工藝形式,陜南近代枕頂繡上栩栩如生的刺繡圖案,無論從造型上還是色彩上都具有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9]。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西方化,中國傳統六面體造型的枕頭已經漸漸淡出我們的生活,陜南枕頂繡技藝正面臨著消失的危局,它的傳承也面臨這前所未有的阻力[10]。完成漢中近代枕頂繡在當今社會中的功能轉換,是解決傳承困難的有效途徑。
在國家以絲綢之路文化遺產建設推動絲綢之路沿線區域旅游業的合作開發之中,將枕頂繡圖案多變的造型以及質樸的夸張表現手法,運用在現代紡織產品開發設計中,在傳承其藝術表現力的同時注入新的生活元素,從而提升其文化價值與經濟價值,使其具有較高的經濟推廣價值,是枕頂繡技藝的傳承發展方向。
FZXB
[1] 張勃.枕頂繡:“置之腦后”的藝術[J].百科知識,2008(4):57-58.ZHANG Bo.Pillow′s embroidery: the art behind the head [J].Encyclopedia of Knowledge,2008(4):57-58.
[2] 梅楊姿.漢中地區近代枕頂繡研究[D].西安:西安工程大學,2014:11-18.MEI Yangzi.Research on pillow′s embroidered graphic in Hanzhong area of Shaanxi[D].Xi′an: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2014: 11-18.
[3] 牛犁,高衛東,梁惠娥,等. 高山漢服飾藝術探析[J].紡織學報,2013,34( 11):136-140. NIU Li,GAO Weidong,LIANG Hui′e,et al.Morphological study of Gaoshan Han′s clothing art[J].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2013,34( 11):136-140.
[4] 夏巖,柳國強,王宏付.水族民間馬尾繡背帶縫制技藝[J]. 紡織學報,2014,35(5):118-121.XIA Yan,LIU Guoqiang,WANG Hongfu.Sewing skill research of folk Horsetail embroidered back belt of Shui nationality[J].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2014,35(5):118-121.
[5] 姜小萃.中國吉祥圖案的文化內涵與設計表達[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5:5.JIANG Xiaocui.Chinese auspicious patterns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design expression[D].Shanghai: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2005: 5.
[6] 李宏復.枕頂繡的文化意蘊及象征符號研究[D].北京: 中央民族大學,2004:39.LI Hongfu.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symbol of the pillow embroidery research [D].Beijing: The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2004: 39.
[7] 唐星明.論民間美術色彩的結構及本質[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2000(7):80.TANG Mingxing.Concerning the structure and nature of folk art colors[J].Journal of Sichuan Teachers College,2000(7):80.
[8] 傅媛馨.陜西吉祥圖形區域性比較研究[D].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0:14.FU Yuanxin.Shaanxi auspicious graphics regional comparative study [D].Xi′an: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2010:14.
[9] 鐘敬文.民俗學概論[M].上海: 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13.ZHONG Jingwen.Folklore Forum [M].Shanghai: Shanghai Arts Press,1998:13.
[10] 蘆影.平面設計藝術[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152.LU Ying.The Plane Design Art[M].Beijing: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2004:152.
Graphics performance skills research of pillows embroidery in South of Shaanxi
MA Yun1,LI Ning2,MEI Yangzi2
(1.CollegeofArt&Engineering,Xi′anPolytechnicUniversity,Xi′an,Shaanxi710048,China; 2.CollegeofApparel&ArtDesign,Xi′anPolytechnicUniversity,Xi′an,Shaanxi710048,China)
The paper researched the graphics performance skills of pillows embroidery from composition of a picture,art performance and color analysis,a great deal of investigations has been carried out,with the usage of folklore and anthropology theory,based on the history of south of Shaanxi,and collected large amounts of data of pillows embroidery from Hanzhong by investigation.Hanzhong pillow′s embroidered graphic has a wide range of topics and diverse modeling with great artistic value.Meanwhile,the pillow′s embroidered graphic represents local people′s simple but real lifestyle as well as the sincere traditional custom.As one of the folk customs,the expression of pillow embroidery highlights the advocate natural and praying′s simpl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of the local people.
pillow′s embroidery; graphics; composition; color
10.13475/j.fzxb.20150603306
2015-06-16
2015-10-22
陜西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S2015YFRM0231)
馬云(1971—),女,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圖形設計及產品開發設計。E-mail:mayun@xpu.edu.cn。
TS 941.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