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樹芳
護理干預應用于婦產科腹腔鏡手術中的效果評價
于樹芳
目的:探究護理干預應用于婦產科腹腔鏡手術中的臨床效果及影響。方法:選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婦產科行腹腔鏡手術患者70例,隨機均分為觀察和對照組(各35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行優質護理,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腹脹情況、胃腸功能恢復情況、心理狀況及生活質量評分。結果:觀察組腹脹發生率為5.71%低于對照組的2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腸鳴音恢復、胃腸蠕動開始、肛門自行排氣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差異(P<0.05);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SAS評分、SDS評分較對照組降低更加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各項評分均較對照組提高更明顯,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護理干預應用于婦產科腹腔鏡手術中臨床效果顯著,有利于患者的預后恢復,值得臨床推廣。
護理干預;婦產科;腹腔鏡手術;臨床效果
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手術的不斷深入發展,由于其創傷小、疼痛輕、并發癥少、術后恢復快等優點已經逐漸取代以往婦產科的傳統開腹手術,成為常用的手術方法之一[1]。研究證實,婦產科腹腔鏡手術圍術期實施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提高手術成功率,改善患者不良情緒,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重要作用[2]。優質護理以患者為中心,對患者進行術前、術中、術后進行優質護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減少并發癥等。因此,本研究探究護理干預應用于婦產科腹腔鏡手術中的臨床效果及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婦產科行腹腔鏡手術患者70例,隨機均分為觀察和對照組(各35例)。觀察組,年齡23~45歲,平均年齡(32.08±4.17)歲,患者手術疾病類型:盆腔粘連10例、輸卵管阻塞5例、異位妊娠11例、卵巢腫瘤5例、其他4例。對照組,年齡21~45歲,平均年齡(33.14±3.88)歲,患者手術疾病類型:盆腔粘連9例、輸卵管阻塞6例、異位妊娠10例、卵巢腫瘤7例、其他3例。納入標準:①均行腹腔鏡手術;②年齡≥18歲;③臨床資料完整;④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有意識障礙;②有精神疾病;③有合并嚴重心、肝、腎疾病。兩組年齡、疾病類型等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行優質護理,具體如下:①術前優質護理: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并針對患者可能出現的不良情緒進行開導,并給予安慰、鼓勵,并對腹腔鏡相關知識進行宣講,消除患者因為未知而導致的焦慮,增強其自信心,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保持病房環境安靜、空氣清新[3];②術中優質護理:陪伴患者進行手術,并進行精神上的鼓勵,進行良好的溝通,幫助患者擺放好麻醉體位,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意識狀況;③術后優質護理:術后要按時檢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防止患者切口感染,詢問患者腹脹情況,合理指導患者的飲食,術后清醒后飲水,第二天流食,然后逐漸過渡到普食,并鼓勵患者進行適量的下床活動[4]。
1.3 觀察指標
以患者的腹脹情況、胃腸功能恢復情況、心理狀況及生活質量評分為觀察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值±標準差(±s),百分比(%),計量資料組間采用t檢驗表示組間差異,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腹脹情況對比
觀察組有2例患者發生腹脹,腹脹發生率為5.71%,沒有患者發生重度腹脹,對照組有7例患者發生腹脹,腹脹發生率為20.00%,有1例患者發生重度腹脹,2組患者腹脹發生率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結果如表1。

表1 兩組患者腹脹情況對比[n(%)]
2.2 兩組患者腸胃功能恢復情況對比
觀察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較對照組短,腸鳴音恢復時間、胃腸蠕動開始時間、肛門自行排氣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果如表2。

表2 兩組患者腸胃功能恢復情況對比(`x±s)
2.3 兩組患者心理狀況及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兩組患者入院一天后,SAS評分、SDS評分及生活質量各項(生理功能、社會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評分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出院前一天,觀察組患者SAS評分、SDS評分較對照組降低更加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各項評分均較對照組提高更明顯,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腹腔鏡手術手術應用于婦產科越來越廣泛,其優點也越來越得到患者的認可,但是由于患者的心理因素、麻醉因素、腹膜的刺激、手術中對病變周圍臟器的損傷等因素的影響,患者術后容易出現一些問題及不良反應[5]。因此圍術期的護理對于患者的恢復十分重要。優質護理手術前會根據患者的心理特點,并主動與其交流,提高患者依從性,幫助患者認識行腹腔鏡手術的必要性等注意事項,術中也會密切監測患者體征,術后對患者環境、傷口、疼痛、腹脹、飲食等方面進行優質護理,可以促進患者胃腸功能的恢復,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復[6]。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腹脹發生率為5.71%,對照組腹脹發生率為20.00%,P<0.05;觀察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較對照組短,腸鳴音恢復時間、胃腸蠕動開始時間、肛門自行排氣時間均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SAS評分、SDS評分較對照組降低更加明顯,P<0.05,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各項評分均較對照組提高更明顯,P<0.05,本研究與李長江[7]等人的研究一致,顯示了護理干預對于患者的恢復有重要的影響。
綜上所述,護理護理干預應用于婦產科腹腔鏡手術中臨床效果顯著,有利于患者的預后恢復,值得臨床推廣。
(作者單位:長治市人民醫院婦科)
[1]張麗芳,鄧寧.舒適護理干預在婦產科手術患者術后鎮痛中的效果評價[J].中國衛生產業,2012,18(19):59.
[2]賀紅英.子宮腫瘤及早期宮頸癌腹腔鏡手術近、遠期療效的臨床醫學研究[D].廣西醫科大學,2014.
[3]潘名娥.改良式術前腸道準備在婦科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15.
[4]劉嫻音.人性化護理干預對婦產科腹腔鏡手術患者心理狀況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21):80-82.
[5]程小芳,陸關珍.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腹腔鏡手術圍術期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5,26(31):132-135.
[6]王迪.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癌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D].新疆醫科大學,2014.
[7]李長江,安珍.護理干預對促進婦科腹腔鏡術后胃腸蠕動功能恢復的體會[J].中國醫藥科學,2015,19(20):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