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霞
(寧夏石嘴山市第六中學,寧夏 石嘴山 753000)
初中數學教學中變式教學的有效運用研究
◎吳玉霞
(寧夏石嘴山市第六中學,寧夏 石嘴山 753000)
在新課程標準不斷革新的過程中,數學教學模式也在逐漸進行改進及完善.初中數學的教學不僅要求教師對課本中的知識進行講解,還要在學生對新知識及新技能有了初步的理解及掌握之后,加深其理解程度,使學生能夠對課本中的知識加以運用.而其中變式教學模式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對初中數學教學中變式教學的運用做了分析,目的在于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初中數學教學.
初中數學教學;變式教學;運用
初中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及思維能力正在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而在新課程標準下,初中數學教學需要更加重視將形象與抽象的知識相結合.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產生的變式教學模式具備一題有多個解答方式、多個題目可以重新進行組合等特點,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思維能力,由此可以看出,變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將數學概念進行變式,拓展學生思維能力
將數學概念進行變式,就是讓學生從多個方面以及多個角度對所學的概念進行分層分析并加以理解,進而找準主要概念.對主要概念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就可以使學生能夠深入地學習并領會知識,提高其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及應變能力,將概念進行變式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其思維能力.
比如,教師在對“正數和負數”這節內容進行講解時,可以先向學生分析正數及負數的概念,即“正數是大于0的數,負數是在正數前面加‘-’號的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是正數與負數的分界”,之后,為了鞏固學生對該概念的掌握,教師可以將概念進行變式,如向同學展示珠穆朗瑪峰和吐魯番盆地,由學生感受高于水平面和低于水平面的不同情況,或教師舉出幾對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有“上升”與“下降”,“得到”與“失去”等,這些例子都可以很好地體現出正數與負數的概念,讓學生能夠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同時,對概念加以鞏固并拓展對其他知識的學習.
(二)運用不同的解題方法,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三)創建合理的數學情境,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初中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時,可以設置一定的數學情境,運用這種設置情境的方法來指導學生學習抽象的數學概念及思維具體化,使其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學習的內容.比如,在進行“幾何圖形”的教學時,教師在課前需要先準備好各種立體圖形的教具,接著將這些教具的表面圖依次展開,之后再還原成立體圖形,并逐步介紹這些立體圖形是如何展開的,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自己發現不同類型的展開方式,讓其親自動手嘗試.這種方式就是教師為學生創建數學情境的表現,能帶給學生更加直觀的體驗,并有效提升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能力.
(四)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拓寬學生創新思維
現階段的初中生對學習數學會有一定的逃避、畏懼心理,對此,運用變式教學模式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其在各種各樣的數學題目中找到答案,學生解決了這些數學問題,有助于培養其學習數學的興趣,還可以最大限度使學生主動學習數學.在變式數學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可以進一步拓展自己的創新思維,進而有效提升其學習效率.同時,學生在解答各種各樣數學題目的過程中,可以形成一種自身獨特的學習及解題方式,這有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調動其學習數學的熱情,使其能夠信心十足地去解決和克服多種多樣的數學題目,為今后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變式教學模式是根據數學問題,經過在不同角度、層次及背景的考慮下,凸顯出問題的本質特征,以顯示出不同數學知識間存在的聯系的一種教學模式.其以通過將概念、題目、思維及方式等進行變式為方法,以培養具有創新思維及創新能力的學生為目的.科學合理地應用變式教學模式不但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還能夠使學生展示自身個性,并激發其學習潛能,使其得到全方位的發展.
[1]張偉品.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變式訓練[J].學周刊,2016(01):51.
[2]趙淑英.淺談變式訓練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4(05):104.
[3]劉興旺.習題變式在初中幾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求知導刊,2014(0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