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皋
(東區中學,廣東 中山 528403)
掌握導數符號判定的三種方法
◎代 皋
(東區中學,廣東 中山 528403)
導數是解決函數單調性的有力工具,導數符號就是判斷或求解函數單調性問題的關鍵.課本例題中,給出了三種常見的方法:觀察法、不等式法、根分區間法.老師要指導學生進行總結歸納,從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觀察法;不等式法;根分區間法
導數是解決函數單調性的有力工具,導數符號的判斷就是求解函數單調性問題的關鍵.教師在教學時,只列出用導數處理問題的幾個步驟,而在導數符號判定的這一關鍵點上沒有講清楚,導致學生在解題時不知如何判斷導數符號,影響問題的進一步解決.其實在課本例題中,給出了三種常見的方法,歸納總結如下.
函數f(x)求導后,導函數f′(x)的符號可以直接確定.例如課本中例題:判斷下列函數的單調性,并求出單調區間:(1)f(x)=x3+3x,(2)f(x)=sinx-x(x∈(0,π)),求導后f′(x)=3x2+3,f′(x)=cosx-1,經過觀察,導數符號在定義區間內可以直接確定.(1)f′(x)>0,(2)f′(x)<0,問題顯然得以解決.
觀察法是判斷導數符號的首要方法,平常的教學(或解題)中,針對問題的解決,培養學生觀察的習慣,而不是去單純模仿,這對學生能力的提高是有益的.
求導后,導函數為一次函數、二次函數或其他簡單的超越函數,導數符號可正可負,我們可采用判定定理中的方法令f′(x)>0或f′(x)<0求解.例如課本中例習題:f(x)=2x3+3x2-24x+1,f(x)=ex-x,求導后f′(x)=6x2+9x2-24,f′(x)=ex-1,令f′(x)>0或f′(x)<0即可解決.但此法對有含參數的函數式或對定義域有限制的函數求解不好使用,可用第三種方法.
這是判斷導數符號的常用方法.課本中,這一方法是在求極值的例題中出現的(即例題表格中的內容),總結出來便是根分區間法.其方法是求導后令f′(x)=0,解出方程根,畫出數軸,用根將定義域分成幾個區間,根據代值檢驗法或圖像法判斷每一個區間上導數符號.

分析f′(x)=x2-4,令f′(x)=0,解得x=2或x=-2,兩根將定義域(-∞,+∞)分為三個區間如下(畫數軸,根在定義域內標實點,不在定義域內標空圈).
①代值檢驗:分別從三區間中選-3,0,3代入f′(x)得出導數符號為+,-,+.

②圖像法:畫出導函數f′(x)的示意圖像,圖像在x軸上方f′(x)為正,下方f′(x)為負.

解f′(x)=x2-4,令f′(x)=0,解得x=2或x=-2,列表如下:

x(-∞,-2)-2(-2,2)2(2,+∞)f'(x)+-+f(x)↗↘↗
所以,f(x)的增區間為(-∞,-2),(2,+∞);減區間為(-2,2).
函數單調性是高考重點考查的內容之一,其中含參討論是常考題型.學生在處理這類問題時往往不知道怎樣討論導數符號,運用課本上的三種基本方法解決此類問題,思路將變得清晰自然.
例 (2015新課標全國卷文21)已知函數f(x)=lnx+a(1-x),討論f(x)的單調性.

①首先用觀察法,可以快速定號;因為x>0,所以a≤0時,f′(x)>0;


由上可知,復習知識我們要回歸課本,善于歸納總結.正如數學家華羅庚先生提出的“由薄到厚,由厚到薄”,就是不斷歸納概括的學習過程.而數學教師要引導和善于指導學生進行方法的歸納.特別是高三總復習,學生幾乎是陷入題海之中,之所以學生做了很多的題,學得那么辛苦,效果還是不好,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教師缺少歸納總結,特別是沒有帶領學生對解題的規律進行歸納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