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銥璟
曾幾何時,說到網紅,我們想到的是芙蓉姐姐、鳳姐,他們是互聯網BBS時代以出位言行在網上被圍觀的奇葩。后來,網紅指的是流水線整容臉的十八線嫩模,而她們往往是因為與某個知名男藝人的緋聞而登上了娛樂版。
在很長一段時間中,網紅這個詞似乎更多包含著貶義,難登大雅之堂。
再后來,網紅的概念越來越寬泛,熱愛評論時事的富二代王思聰是網紅,從一張照片紅成京東老板娘的奶茶妹妹是網紅,從少女雜志模特變成淘寶爆款店主的張大奕也是網紅,豆瓣紅人、知乎紅人、游戲主播……網紅的多樣化伴隨著互聯網生態的多元化發展。
這時期,網紅已經成為一個中性詞。
直到以吐槽短視頻走紅社交網絡的Papi醬獲得羅輯思維等幾家的1200萬天使投資,估值過億,繼而首次廣告拍賣出了2200萬的價格,“網紅”受到了主流媒體前所未有的關注,甚至驚動了《人民日報》。
此時我們談論網紅時,很大程度上其實是在談論自媒體。Papi醬就是一個視頻自媒體人,與她同時被提到的常常是叫獸易小星、石榴婆、咪蒙、顧爺等知名自媒體大號。
IMS新媒體商業集團CEO李檬則認為,網紅就是自媒體的一個子集,即使是靠顏值出名的網紅,自拍就是她們所生產的內容。只要有人喜歡看,能滿足某部分人群的需求,就有商業價值。
網紅變現:注意力帶來知名度,影響力帶來轉化
不是所有自媒體都有資格被稱為網紅,起碼你要夠紅,意味著你能吸引到足夠多注意力,對某些人群有一定影響力。
網紅是對生活有很強感知能力的一群人,他們把自己生活中的愛好和強項創作成內容分享出去,為他人提供價值,從而逐漸積累起注意力和影響力。從營銷的角度,注意力帶來的是知名度,而影響力能帶來轉化。
但是有注意力的未必有影響力,比如Papi醬,流量是有了,但目前還很難看出她能對哪些人群產生意見領袖的影響力。所以在整個Papi醬事件的運作中,值2200萬的并不只是一條貼片廣告及一系列衍生權益,而是整個事件發酵過程中所吸引的注意力。起碼,廣告還沒上線,我們就已經知道了這家叫上海麗人麗妝的公司。
網紅經濟可以涉及到粉絲經濟、社群經濟、注意力經濟等多個層面的概念,但注意力和影響力可以看做網紅商業變現的兩個主要維度,也是廣告主在投放自媒體時需要考慮的角度。
網紅變現的主要途徑主要是廣告和電商,此外還有微博、微信等平臺打賞功能,以及直播網站的虛擬禮物等。廣告最主流且最簡單快捷,但是并沒有擺脫媒體依賴內容和渠道的傳統商業路徑,那么就要時刻準備應對媒體環境變化可能產生的困境。同時,一些網紅開始充分利用自身強項及影響力,開發更為“實在”的收入來源,淘寶成為了他們的首選。
知名時尚網紅“嗆口小辣椒”姐妹可以算是國內第一代時尚博主,常年是淘寶同款的搜索關鍵詞,過去也在博客、微博發一些廣告,近幾年已創立了自己的服裝淘品牌。被稱為淘寶第一網紅的“張大奕”,曾經是時尚雜志模特,現在為自己的淘寶店當模特,目前微博粉絲430萬,2014年5月開的淘寶服裝店如今已是金冠店,新款上架經常被秒殺。
旅行達人貓力、醫療大V“急診科女超人于鶯”、從第一代網紅變成情感專家的Ayawawa等等遍布各個領域的很多KOL都擁有自己的淘寶店。可以看到,無論哪一類網紅開的淘寶店,基本都是賣化妝品和服裝,目標受眾非常明確。
更高端一點的玩法是網紅受到大品牌青睞,推出合作產品或品牌,前提是你要有一定技能。例如,美國知名美妝博主Michelle Phan通過在YouTube發布美妝教程而走紅 ,2013年她與世界最大的美妝企業LOreal 集團合作推出EM Michelle Phan 化妝品產品線,并成為蘭蔻的彩妝大使。
而中國姑娘更熟悉的韓國美妝達人PONY,在去年11月與韓國化妝品電商平臺 Memebox 合作推出了自有彩妝品牌 PONY EFFECT,并在首爾開設了線下的實體商店,今年正式進駐中國市場,已開設微博和淘寶店鋪。
李檬認為, “網紅+電商”的模式將引領社交營銷新趨勢?!吧缃幻襟w上交互性更強,轉化路徑更短,比如過去你看雜志覺得喜歡,然后得去商場里找,或淘寶上搜。但在自媒體上,你直接就可以點擊鏈接購買,路徑變短,轉化更便利,所以媒體的價值也相對變大了?!?/p>
同時,李檬個人比較看好“小垂直”的自媒體,“比如時尚類的,就專門做鞋子的垂直內容,或者運動類專門做高爾夫,有100萬粉絲就夠了,我認為你的覆蓋率一旦大了,勢必就沒有特點了?!?/p>
隨著自媒體行業的發展,以及網紅經濟模式的逐漸成熟,企業品牌跟自媒體合作的方式也會越來越豐富多樣化。比如美國有一家有機食品電商,就把自己的股權拿出一部分,讓很多包括健身教練、美食達人在內的健康領域網紅大號以股東的身份參與合作,這些人通過自己的資源,在很多媒體平臺上給這家電商引流、推廣。推廣自家產品,總比給別人打廣告要賣力。
投放自媒體,網紅黏性更高、轉化更好
Papi醬的廣告拍出2200萬之后,大家問的最多的是“值嗎?”對于資本方和廣告主而言,關心的都是網紅究竟值不值得投,怎么投才劃算?
根據坊間流傳的網紅大號廣告報價表,TOP級的大號報價大概在30萬+,比如咪蒙、顧爺等。內容的價值是無法通過理性量化的方式來評估的,但廣告效果可以。然而眾所周知,微信公眾號的粉絲數、閱讀量等后臺數據都是很不透明的,就像咪蒙在吐槽“傻逼甲方”時忿忿不平地自爆廣告閱讀量至少也有50萬+,很多都是超過100萬。而頂級大號都是稀缺資源,也極少有投過的廣告主把數據拿出來分享,于是呈現出一種整體“看上去很美”的效果,至于實際效果究竟如何,只能是誰用誰知道。
個人認為,在自媒體中,比起營銷號、娛樂號等大號,以人為核心的網紅大號是最值得投放的。因為人的黏性永遠大過內容或平臺。
80后網民大概很多都有這種經驗,從天涯、貓撲風靡的BBS論壇時代就開始關注的一些人,后來在博客、微博、微信上輾轉,會始終關注著。比如咪蒙,在微博上有142萬粉絲,當她到微信開公眾號,很多粉絲就直接跟著去了。
這種以人為主體的自媒體大號通常黏性都比較強,因為當你感覺到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在與你交流時,會更容易產生審美觀、價值觀的共鳴,產生一種歸屬感,甚至把對方當做一個信任的朋友。有意見領袖的作用,卻又比偶像明星更親切。這種效果是企業號、媒體號、營銷號難以做到的。事實上,強烈的人格化屬性也正是自媒體相對于傳統媒體最大的差異化優勢。
因此,粉絲對自己喜歡的網紅大號會很包容,廣告也愛看,甚至希望你多接廣告多賺錢。網紅大號對粉絲群體的影響力較大,不僅閱讀量大曝光效果好,轉化效果也比較明顯。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做好內容的基礎上,頂級大號都很愛惜自己的羽毛,注重粉絲的體驗。
例如知名時尚自媒體網紅“石榴婆”和“黎貝卡”,兩位傳統媒體人出身的博主共同點是內容都做得用心且扎實,粉絲黏性非常高。前者的廣告軟文發布后一兩個小時閱讀量就能破10W+,甚至不少粉絲留言說每天會先點開二條看廣告;后者被粉絲封為“買買買教主”,發的廣告商品經常被一搶而空,甚至大量流量涌入導致商家網頁癱瘓。
有人把自媒體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渠道型,類似于傳統媒體的功能,主要作為內容傳播的渠道;第二種是人格型,依靠個人魅力來影響受眾,網紅基本都屬于這一種;第三種是產品型,最典型的是羅輯思維。
事實上很多自媒體都同時具有兩個或三個類型的特征,并且復合型是發展的方向。比如羅輯思維,起初也是典型的人格型,沒有羅振宇這個人,羅輯思維就不成立。
同時,很多單槍匹馬起家的網紅大號,也在向渠道型或產品型發展。例如知名藝術科普類大號“顧爺”,從一個業余寫寫藝術小史的平面設計師,到出書、成立文化傳播公司、擁有團隊,據說已有十幾家風投與他接觸,估值超過1億,而未來,他正計劃將內容產品從目前的圖文擴大到視頻節目和藝術展覽。
部分業內人士認為,無論微博還是微信公眾號的營銷價值都已經過了拋物線的頂點,開始走下坡路。下一個自媒體廣告投放的風口是短視頻和直播,這同時也被認為是下一個催生新網紅的領域。Papi醬的走紅正式將視頻自媒體推到了舞臺上。資本已經行動,廣告主何時跟上?
MCN是網紅經濟的下一步 ,自媒體風口未過
在社交網絡和視頻網站更早興起的美國,網紅經濟也已經形成了較成熟的商業模式。有一個詞叫Influencer Marketing(影響者營銷),就是指利用網紅的影響力來幫助品牌做營銷。最早一批網紅主要在Facebook和Youtube上走紅,而現在圖片社交應用Instagram則成為網紅新的聚集地。
在美國,由于對于內容版權的保護非常嚴格,因此平臺與自媒體的分成機制也比較成熟。2007年,Youtube就推出Youtube Partner,針對內容產生的廣告收益與創作者進行分成,Youtube拿走45%。此舉促進了美國網紅經濟的發展。
之后,市場上開始出現MCN機構(Multi-channel network,多頻道網絡),類似于網紅經紀公司,將內容創作者聚集起來,幫助他們更好地商業化。迪士尼在2014年收購了Youtube上最大的MCN之一Maker Studios,當時Maker Studios擁有55000個頻道,3.8億訂閱用戶。
在2014年左右,大量垂直領域MCN興起,比如主打拉美市場的Mitu;專注做美食內容的Tastemade,主打美食時尚內容的StyleHaul,等等。同時,市場上開始有很多針對自媒體進行服務的技術網站、工具網站興起,整個行業體系逐漸建立起來。
在中國,MCN也被認為是一種發展趨勢,尤其是資本進入網紅經濟的切入點。與此同時,國內大部分自媒體依然是以圖文內容為主,相應的自媒體聯盟等聚合型平臺也已經崛起。而被認為是網紅經濟下一個爆發點的視頻領域,包括搜狐、優酷土豆、愛奇藝等視頻平臺也都在布局MCN。
李檬的IMS新媒體商業集團是國內最大的社會化營銷公司之一,旗下擁有60多萬的簽約自媒體。目前IMS集團擁有四大業務品牌矩陣:服務中小企業電商客戶的WEIQ,服務于品牌客戶的SMART,由IMS聯合微博、360、UC聯合組建的自媒體價值排行與版權管理平臺克勞銳,以及IMS與阿里旗下湖畔基金聯合投資的專注于“網紅+電商”模式的鳳梨科技。這一布局正體現出李檬對于整個新媒體商業生態的判斷。
李檬非??春米悦襟w的發展前景,同時他也贊同視頻自媒體將是下一個風口的觀點。李檬認為自媒體是媒體去中心化的大勢所趨,IMS將拿出6000萬扶植自媒體,不僅要做對接自媒體和廣告主的平臺,還要幫助自媒體成長。用戶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因此自媒體并不會讓媒體的總量變大,而是取代了一些傳統媒體的位置。
“比如,你買衣服的時候可能看張大奕的微博,做飯時看‘李大奕,家里裝修看‘王大奕,對你來說他們就相當于過去的《服飾與美容》《美食與美酒》《家居與生活》這幾本雜志。本質沒有變,都是用內容服務于你?!?/p>
此外,還有各類網紅經紀公司。比如,Papi醬及其合伙人楊銘(同時是黃曉明和Angelababy的經紀人)宣布推出的“Papitube”網紅平臺,已經正式發布了招兵買馬的英雄帖,接下來有可能會發展成為一個短視頻自媒體的集結平臺。對于外界一直擔心的內容生產和商業變現可持續性問題,這也是Papi醬為自己鋪的一條后路。
李檬承認,他在投資自媒體時也有一半賭的成分?!叭魏我粋€行業剛起步時都有泡沫,但是長期來看是沒有泡沫的,現在你不對自媒體進行泡沫性的估值,不給他錢發展,后面就沒有跳躍式的增長。當然誰投的是泡沫,誰投的不是泡沫,誰也不知道,一萬個人進賭場總有人輸有人贏,但進賭場這個趨勢你是必須要跟的。所以我覺得自媒體的價值未來還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