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肖
摘 要 隨著我國衛生事業的發展和醫療機構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醫院對內部審計產生了更多更高的需求,內部審計的職能將不再局限于查錯防弊,而是向管理領域滲透,實現以風險為導向,控制為主線,治理為核心,發展為目標的內部審計全面轉型,成為當前醫療機構內部審計自身發展的必然選擇。
關鍵詞 內部審計;轉型
隨著醫療機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變革,管理活動更加復雜,面臨的壓力不斷增大。醫療服務公益性和社會化的目標,要求醫院不僅關注經濟效益增長,更應考慮患者根本利益,注重醫療資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效率、控制成本,使醫療費用上漲的趨勢得到有效控制。鑒于醫院內部管理需求的提升,為醫院內部審計提供了很大發展空間。
一、醫院內部審計轉型的必然性
(1)適應市場經濟體制對醫院內部審計的要求。許多醫院在適應市場經濟的變革過程中,為追求經濟利益,一味地增人員、增設備、增床位,而忽視了提高效率的內涵發展,對自身投資、營運能力無法掌握,出現盲目貸款蓋樓、購置高端儀器設備、資源浪費、效率低下、運行成本居高不下等問題,給醫院運營帶來很大風險。因此,加強風險管理、強化內部控制、完善治理結構已成為醫療機構管理的重要內容。
(2)隨著醫院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入,使醫院內部審計更直接地服務于現代醫院內部管理,承擔醫院組織免疫系統的角色,成為改善醫院治理各相關方面賴以存在發展的極具有價值的資源,這就要求內部審計為醫院管理提供多元化的審計服務,由過去單純強調“監督”向“監督”和“服務”并重轉變。目前醫院常規內部審計還停留在只注重財務收支審計、工程審計以及專項審計上,管理審計、效益審計等現代審計業務還較落后,審計結論缺乏建設性和前瞻性,審計理念陳舊,遠不能滿足現代醫院管理建設的需求。
二、醫院內部審計發展的目標和方向
(一)更新理念,樹立科學的內部審計觀
理念決定著內部審計的環境和行為選擇。內審轉型與發展不是完全摒棄合規性審計,而是合規性審計的延伸、拓展和提升。新的內部審計理念包括:重監督,也重服務;重結果,也重過程;重事后,也重事中、事前;重財務,也重業務和管理;重合規,更重效益和效果;重審查,也重建議;重當前,也重長遠;重靜態,也重動態;重內部控制,也重風險管理。新的審計模式應是服務審計、建設性審計、審糾結合、預防性審計,將績效審計、風險導向審計與制度基礎審計、帳項基礎審計結合起來運用,全面發揮醫院內部審計的職能作用。
(二)強化績效審計與管理審計
從醫院具有公益性職能的角度考慮,結合醫院生存的市場環境,將醫院綜合績效劃分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積極開展以提高醫療安全、診療效果、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目的的管理審計和績效審計,是當前醫院內部審計發展的主要目標。經濟效益審計的主要指標包括償債能力指標、營運能力指標、收益能力指標、成本控制能力指標和發展能力指標5個方面;社會效益審計主要指標包括醫療質量指標(工作質量和服務質量)、醫療效率指標、醫療藥品費用控制指標和科研能力指標4個方面?,F階段醫院內部審計人員應結合醫院改革和發展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從基本建設投資、全資改制、經營性醫院產業管理和后勤服務資金運作入手,開展效益審計;從涉及醫院內涵建設投入行為入手,對重點建設經費、科研項目經費、醫療項目合作、醫院管理合作引進資金等的恰當性和有效性開展管理審計。醫院內部審計要把經濟核算、社會效益、經濟利益同經濟責任結合起來,在確保醫療安全、提高醫療質量、為老百姓看好病的前提下,提升醫院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醫療資源,降低運營成本,盡可能地控制醫療費用、提高服務效率,從而使醫院具備持續發展能力和為患者提供優質、低價服務的經濟實力。
(三)加強內部控制審計與風險導向審計
健全的內部控制和風險控制是醫院健康發展的基石,而內部控制審計和風險導向審計是其得以實施的保證和重要手段,通過內部審計建立醫院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內控審計以檢查醫院損失浪費、違規舞弊為重點,審計范疇不僅包括財務審計、工程項目審計、合同審計、采購審計,還應選擇投融資管理、招投標管理、建設項目、采購管理、設備管理、院辦企業管理等重大經營決策活動為突破口,全面檢查內部控制漏洞和決策的科學性。醫院通過開展內部控制審計找出醫院存在的管理漏洞和內部控制薄弱環節,加強經濟管理、控制違規、杜絕舞弊,提高醫院運作效率、控制成本,并做好成本分析、控制及效益分析,實現對醫療服務全過程、全員、全方位的成本控制;通過開展風險導向審計分析風險成因和威脅,協助管理層提高防范風險能力,達到降低醫療運行和服務成本、防范各類風險的目的,內部審計通過檢查、評價、報告醫院風險管理過程的適當性和有效性,加強風險教育并促進風險管理。
(四)完成審計分析并開展內部審計評價與治理
“評價并改善風險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效果,幫助組織實現目標”是內部審計對其職能的新要求,完成審計分析是審計的關鍵。醫院審計人員應將所有審計內容層層分解,層層落實,從醫院體制、機制及經營管理等不同層面揭示醫院存在的突出問題,運用審計評價指標,對醫院績效管理等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和評價,深刻分析問題成因并提出切實可行的具有建設性的審計建議。
現代內部審計應結合醫院發展模式和經營思想,不斷探索適應本醫院文化氛圍的、富有成效的醫院內部審計新模式,發揮監督、服務、評價鑒證和改善控制的職能作用。
參考文獻:
[1]馬幼鴻.推進醫療機構內部審計轉型與發展[j].中國衛生經濟,2008,7
[2]廖彩優.新時期內部審計工作思考[j].財政監督(財會版),2007(8):28
[3]潘瑢瑢.淺析公立醫院內部審計的轉型與發展 [J] .衛生經濟研究,20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