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劍橋+蔣蘊
【摘要】移動互聯時代,智能手機成了時代“寵兒”,傳統媒體開始以此為契機搶占輿論陣地。本文選擇了浙報集團新媒體核心產品——浙江新聞客戶端作為分析對象,從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和媒介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其時代必然性,并對其優勢和局限展開研究。
【關鍵詞】移動互聯時代;省級媒體;新聞客戶端;浙江新聞
2014年,浙江日報報業集團新媒體核心產品浙江新聞客戶端(以下簡稱“客戶端”)問世,其定位是浙江政經新聞第一平臺。2015年,客戶端上線一周年,以“浙就是我”的品牌宣言發布了新版本。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上半年,客戶端注冊用戶逾900萬,日活躍用戶超過6%。”[1]客戶端改變了浙江人獲取新聞資訊和接受服務的方式,它如何做到用戶的穩定增長,有哪些優勢和局限?體現了浙報集團怎樣的運營策略?
一、基于PEST模型的宏觀環境分析
(一)政策環境:良好的大環境促進傳統媒體的轉型發展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并通過了《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使媒體融合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發展層面。
1990年前后,傳媒的“產業”概念被正式提出,但由于體制和政策等方面原因,傳媒單位如報社、廣播電臺、電視臺等都屬于事業單位,距“產業”概念還很遙遠。直到21世紀,傳媒產業集團化重組的趨勢才開始明顯。所以,浙報集團組建數字采編中心,運營浙江新聞客戶端這一策略,是順應時代發展的選擇。
(二)經濟環境:經濟發達地區新媒體先行發展產生示范效應
浙江省面積雖小,但經濟發展活躍,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浙江經濟模式,良好的經濟環境為媒體融合發展提供了保障。經濟發達地區新媒體產業的蓬勃發展,有助于帶動其他地區相關產業的發展。浙江新聞客戶端的成功運營,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實踐經驗,其他地區也可靈活調整移動互聯媒體的運營模式,走出適合自己的道路。
(三)社會環境:青年人群的新媒體訴求明顯
作為聚焦本地新聞的媒體,客戶端的使命是關注浙江,弘揚“美麗浙江”,讓每一個浙江人都感到驕傲和自豪。數據顯示:“客戶端主力用戶為35~45歲浙江本地中青年群體,男性比例高于女性,潛在用戶為正在從娛樂興趣向家庭責任過渡的25~35歲青年群體。而且,用戶的‘剛需不僅限于閱讀新聞,而且對‘功能性服務有巨大訴求?!盵2]
如圖1所示,頁腳工具欄第一項是“新聞”,第二項是“服務”?!靶侣劇卑藝H國內重大新聞,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活動,各地市新聞,涵蓋了時政、生活、視覺等多個板塊。如圖2所示,在“服務”這一欄里,客戶端提供了水電煤氣繳費、天氣、臺風、醫學報告等生活服務功能,為用戶提供了便利。
(四)技術環境:運營團隊掌握成熟的軟硬件技術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更多人利用碎片化時間閱讀新聞。據CNNIC發布的《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6.20億,使用手機閱讀新聞的人群進一步擴大。”[3]
浙江新聞客戶端依托數字采編中心這個“中央廚房”,整合了浙報集團現有的優勢力量和骨干,不斷提高產品競爭力,最終達到牽引媒體融合發展的目標。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時政要聞、深度報道、突發新聞等重要事件均可在客戶端上體現。
二、浙江新聞客戶端的優勢
(一)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浙江新聞資訊
客戶端作為浙報集團新媒體核心產品,擁有著采編資源優勢。首先,客戶端依托浙報集團數字采編系統,涵蓋浙江日報、錢江晚報等傳統主流媒體,以及浙江在線、騰訊大浙網等新興媒體,搭建了一個大的信息交融平臺,在浙江省內做到全方位覆蓋。其次,數字采編中心在浙江省轄11個地市均設有分支機構,有比較健全的信息采集網絡,形成了完善的新聞發布體系。
其次,客戶端積極打造了時局、人文、生活和視覺等豐富的板塊。例如,當季節更替,秋天來臨的時候,針對“秋葉黃了”這一新聞點,人文頻道會從歷史和文化的角度出發,多以文字的內容,著重報道某棵樹背后的故事;而視覺頻道則會從攝影和美學角度,多以圖片的形式,著重展示秋葉的美。
(二)創新性、互動性、可視化的用戶體驗
客戶端有一個原創可視化讀圖欄目《話圖俠》,提出了“畫圖,畫下紛繁和變數;話圖,說透本質和動因”的理念。數字采編中心總編輯檀梅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采訪時說:“‘話圖俠三個字雖然簡潔,卻擁有豐富的內涵,圖即形態、形式,也就是從平面可視化到立體可視化的不斷演化;俠即有情有義,也就是情感化表達。我們的宗旨就是圍繞這三個字,將《話圖俠》做大做強。”
目前,《話圖俠》原創可視化作品已超過300篇,涵蓋可視化信息圖表、長篇漫畫、連環畫、HTML5交互大片、游戲以及系列短視頻,逐漸從一個相對單一的信息呈現載體發展成集視、聽于一體的全媒體視覺欄目。
(三)實用性、貼近性的頻道訂閱和生活服務
除了新聞資訊以外,客戶端還為浙江本地用戶提供了大量實用性、貼近性的生活服務欄目。從天氣預報、公交地鐵線路、航班時刻表這些常規生活服務,到掛號、醫學報告、水電煤氣繳費,甚至還包括為浙江人民量身打造的臺風實時路徑和高速實時路況、易堵塞路段,這些人性化的生活服務項目基本涵蓋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在“臺風實時路徑”服務項目中,用戶可以清楚直觀地了解近期的臺風動向,客戶端及時發布臺風信息,有利于民眾及時應對。在“本地”欄目中,客戶端自動更新本地實用信息。杭州頻道有杭州吃貨、錢報有禮和西湖先鋒。主要推送內容如杭州天氣、大事件預告、大餐小吃,周邊旅游信息等,有利于用戶享受“互聯網+”的便利。
三、浙江新聞客戶端的局限性及應對策略
有學者認為,“雖然技術已經不是現階段新聞客戶端開發的主要瓶頸,但是在閱讀模式、字號選擇、橫豎屏顯示等功能及用戶體驗指標上,傳統媒體客戶端的表現欠佳,在培養用戶黏性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盵4]在移動互聯時代背景下,客戶端需要更加注重UI用戶界面優化、全媒體運營、用戶互動等方面,才能更好迎合受眾需求。在國內主流媒體客戶端中,騰訊、網易等六大門戶客戶端吸引了大多數用戶。所以,作為省級媒體,客戶端勢必要更加突出本土性和原創性,積極引導用戶互動,整合營銷,全面提升品牌影響力。
(一)突出本土性和原創性,深入報道本地新聞
客戶端應充分利用強大的采編資源,提供高質量的本土新聞和原創新聞,加強深度報道。
以視覺頻道2015年11月23日的稿件為例,當天視覺頻道發稿12篇,按點擊率從高到低依次排序為本地熱點新聞、本地新聞、國際新聞。可見,客戶端用戶對本地熱點和全球熱點都有很高的關注度,所以在新聞的選取上,應盡量側重于本地熱點和全球熱點,偶爾穿插少量普通新聞。
另外,浙江新聞客戶端還沒有新聞搜索功能,這也是需要改進的地方。
(二)積極引導用戶互動,調動參與度和積極性
客戶端的大多數新聞下方都有4個選項,從左至右依次是輸入評論,查看評論,收藏,以及分享。用戶在瀏覽完新聞之后,均可在頁面下方參與留言和討論,不過參與度不高。所以建議客戶端安排工作人員擔任“輿論觀察員或引導員”,主動在新聞下方發表新銳觀點來促進其他用戶參與討論,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評論欄只顯示昵稱和內容,略顯單調。建議對用戶進行身份區分,鼓勵用戶上傳真實頭像并標注,如教師、醫生、記者等標簽。另外,還可以將媒體記者單獨區分,更好地明確信息來源?;蛘?,像新浪微博一樣,對部分用戶進行認證,并專門標記出來。
此外,客戶端還沒有“點贊”功能。許多用戶雖表示贊同,但不一定轉發或評論,所以建議添加“點贊”的功能。
(三)整合其他產業,全面提升品牌影響力
有學者指出,“移動互聯時代的媒體不再是黨政機關的附庸品,而是需要投入市場競爭中不斷磨礪,最終成為能良性生存的傳媒產業主題?!盵5]作為省級媒體,客戶端也應積極投入市場競爭之中。
在用戶方面,提高品牌影響力的前提就是吸引一大批中高端群體,目前客戶端穩定的用戶群體是浙江省180多萬公務員,以及省內外關心浙江的群體。浙江新聞客戶端運營方表示,“在‘浙江時局板塊,設計之初就謀劃以UGC為主的內容生產方式。首先,與省級相關研究機構形成戰略合作。其次,借助品牌欄目的打造,加強線上線下的互動,從而吸引大量中高端用戶?!盵6]
此外,為了凸顯客戶端的時代性,建議集聚一批新興產業專家,與新媒體活躍分子攜手,目標領域瞄準高等院校、科技產業園區等“互聯網+”等新興熱門行業,全面吸收社會中高級階層、白領階層和大學生群體,從而擴大并提升客戶端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并通過輿論領袖進行擴散,形成良性循環。
注釋:
[1][2]張宇宜、薛怡.浙江新聞客戶端900萬客戶的運營之路[J].新聞與寫作,2015(10):75、76.
[3]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15-07-23.
[4]許蓬.傳統媒體新聞客戶端面臨的競爭[J].青年記者,2014(9):15-17.
[5]劉辛未.移動互聯時代中央及媒體新聞客戶端的優勢與劣勢[J].新傳媒,2014(2):46-51.
[6]浙報數字采編中心.揭秘浙報集團新媒體矩陣核心產品“浙江新聞”[J].新聞傳播,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