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明松 陳小聰
?
打造五種模式推進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
嚴明松陳小聰
組建縣鎮“農合聯”組織體系,可以將各類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和農業服務組織、涉農企事業單位等聯合起來,構建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體系,使農合聯成為服務“三農”的綜合平臺。
去年來,中共中央、國務院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相繼出臺了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文件。荊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深入貫徹落實,于今年4月8日下發了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荊門市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了10項改革任務。同時堅持“聚焦現代三農、激活供銷元素、嫁接市場主體、實現融合發展”理念,積極搭建為農服務平臺,創新體制機制,密切與農民社員利益聯結,探索為農服務新方式、新途徑,形成了五種改革發展模式,實現了綜合改革良好開局,全市供銷合作社一季度商品購銷總額達到47.7億元,增長12.1%,總體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勢頭。

在沙洋縣拾回橋鎮老山村試點,成立路翔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按照“三不接受”(參加邪教組織的不接受;不尊老愛幼、不孝敬父母的不接受;不能自我約束、不遵守合作社章程的不接受)、“四個必須”(即社員必須是當地農民并帶資金入社;社員分紅必須與在合作社采購種子、農藥、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的數量掛鉤;社員必須做到入社和退社自由;必須由本社全體社員公開一人一票選舉產生合作社理事會、監事會、會計、出納等成員)原則規范社員入社條件,明確社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等產生辦法和責權義務。采取“四統”(即統一種籽、化肥農藥供應、技術指導、機種機收)、“兩管”(即對社員分散田間管理、購物積分管理)、“兩分”(即年終按量分配、按資分紅)運作模式,合作社設立了農業技術服務、農資購買、土地托管服務和監督管理4個小組,為農民提供技術培訓、抱團從廠家采購農資、專業農機服務、對外銷售農產品等六方面服務。黨支部設在合作社,通過利益聯結,在極大調動農民種田積極性的同時,也極大改善了干群關系,合作社成為老百姓自己治理的經濟組織。2015年,合作社為入社社員畝平節省農業生產成本206元,社員股金分紅回報率達到了10.1%。目前社員已從成立之初的40多戶,發展到現在的288戶,涵蓋拾回橋鎮老山村、古林村及周邊的五里鎮顯靈村等5個村,入社土地3450畝。“老山模式”既方便服務了農民,又增加了農民和村集體收入,深受農民群眾歡迎,具有可復制性,成為全市重點推廣項目。截至目前,全市供銷合作社已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416家,入社社員7719人,輻射帶動4.7萬農戶,年銷售收入11.2億元,幫助農民實現收入2.69億元。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8家,聯合成員社91個,流轉土地1.5萬畝,實現銷售收入2.4億元,引領農戶8375戶,戶均增收538.5元。發展行業協會39家。市供銷合作社牽頭成立了荊門市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市級),各縣市區供銷合作社都成立了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縣級)。
圍繞“地怎么種”、“由誰來種”的問題,積極探索農業社會化服務新體制,并與改造重組基層社結合起來,在建設“三農”綜合服務平臺上實現新突破。沙洋縣官垱供銷合作社是由沙洋縣供銷合作社牽頭,通過開放辦社方式新建而成,現有職工9人,固定資產2000萬元。該社聯合沙洋縣盈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沙洋縣雙嘉農機專業合作社投資1500萬元,共同建立了官垱鎮三農服務中心,其中縣社占股50%。該中心總建筑面積2400平方米,對全鎮行政及社會資源進行整合,建有農業生產服務中心、農村公益性服務中心、農民生活服務中心、電子商務中心、農村金融保險服務中心和農民培訓中心等六大功能中心,集政務、黨務、服務于一體。設有辦證大廳、土地托管服務部、莊稼醫院、和盛農資連鎖店、農一網服務站、農機植保專業合作社、電子商務服務部、金融保險服務部、生活超市和糧食銀行等十大服務專區,擁有標準化育秧工廠2間,面積6000平方米;農產品收儲倉庫2棟,面積5000平方米;還擁有日烘干能力180噸全自動設備1套,農機機械設備85臺,面積達1800平方米的農機維修廠1個。中心面向全鎮及周邊5個鄉鎮,為農民社員及各類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農業集約化、“一站式”服務,充分滿足農民產前、產中、產后服務需求。目前中心全托管土地1.2萬畝,半托管5萬畝,做到“農民進城打工,供銷合作社為農民打工”,幫助打工農民卸掉了“想種無力種,不種心里痛”的心理包袱,收到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官垱鎮供銷合作社的做法,同時為破解基層社恢復重建難題提供了新思路。為更好地推動全市供銷合作社基層社改造進程,市供銷合作社借鑒“官垱模式”及外地經驗,總結了9種基層社改造運作模式,下發各縣市區參考。截至目前,全市已恢復重建基層社20個,其中,建設標桿基層社2個。
為創新農資經營服務方式,加強農資網絡體系建設,2015年,市供銷合作社與江蘇和盛農資連鎖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投資組建了荊門和盛農資連鎖有限公司,培育市域性的農資龍頭企業。按照“可控制、可復制、可持續”的要求和“四統一”(統一標識、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統一指導價格、統一服務規范)標準,大力發展農資連鎖經營網點。公司對所有農資商品采購實行條碼制,有“身份證”;銷售對象采用會員制,農資購銷從供應商至配送中心、連鎖店、農民,全程可追溯;面向社會開放端口,可查詢農資商品的實時進銷調存信息,接受監督。公司同時與全國最大最權威的、農業部唯一參與的農資電商平臺——“農一網”聯合,實施“農資+互聯網”計劃。通過農資“實體店+電商”形式,以“農一網”工作站及和盛農資連鎖實體店配送服務為載體,建立起了線上線下農資配送、農技服務網絡,做到線上下單、門店配送,并與新型莊稼醫院同步建設,大力開展新農藥、新肥料、新種子、新技術推廣應用,打造“智慧農資”,打通農資電商“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荊門和盛農資已在全市發展“和盛農資連鎖店+農一網工作站”于一體的農資連鎖店20家,其中沙洋、掇刀已基本實現鄉鎮全覆蓋。向農民發放和盛社員卡7000多個,今年一季度已組織現場農業技術指導500多次,舉辦農業新技術培訓1000多人次,發放科技資料15000多份。和盛會員除享受免費農業技術服務外,還享受生產廠家最低的農資直銷價格和消費積分兌獎返利實惠,有效平抑了農資價格,降低了生產成本,贏得了當地黨委、政府和廣大農民的高度認可。今年和盛農資連鎖實體店將發展到30家。
按照把供銷合作社辦成實體性合作經濟組織的要求,著力培育發展壯大社屬龍頭企業,增強供銷合作社的服務功能和綜合實力。荊門市東方百貨大廈作為市供銷合作社旗下的全資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市委、市政府積極為其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市供銷合作社不干預、不包辦、不搞強迫命令,賦予其完全的人權、財權、經營決策權,放手讓他們大膽探索,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激發了企業的創造活力。超前的發展規劃、靈活的競爭策略、全新的管理機制、優秀的企業文化、高效的管理團隊,使企業迅猛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東方百貨模式”。公司成立18年來,年銷售收入從不足2000萬元、員工不足200人的人民商場,發展到現有干部員工6000余人、總資產10億元、營業面積20萬平方米、經營網點遍及全市城鄉、經營業態涉及百貨、家電、超市、家具、餐飲、物流、金融、電子商務等多領域的大型商貿集團。2015年公司實現商品銷售32億元,實現利稅3800萬元,榮登全市企業納稅百強榜第37位。服裝、家電市場份額分別占荊門城區的70%和80%。自2015年開始,公司加大力度轉型升級,積極拓展新業態,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運用新機制組建了湖北盛興電器銷售有限公司、湖北東方偉達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湖北東方安吉電器有限公司等3家新公司。一年來,3家新公司機制活動力足效益好,為公司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經驗。現在公司正在整體謀劃,組建集團,穩步推進掛牌上市。通過采取多種方式,全市供銷合作社已培育起了以東方百貨、金城集團為代表的骨干龍頭企業14家,其中過20億元、10億元、1億元、5000萬元的企業各1家,過3000萬元的企業4家,龍頭企業購銷總額占全系統商品購銷總額的50.9%。
市供銷合作社結合實際制定了《荊門市供銷合作社關于加快發展電子商務的實施方案》,明確了當前及今后幾年全系統電子商務發展的工作目標和具體措施,電子商務在全市形成千帆競發之勢。市政府、東方百貨與京東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立了湖北東方偉達佳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淘寶網開設了“特色中國·荊門館”。湖北東方偉達電子商務公司通過縣市區供銷合作社與村級綜合服務社對接,加快建設實體店和電商平臺相結合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目前已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441個,其中貧困村達到49個,占全市貧困村的23.3%。金城集團完成了“金城樂購”淘寶特色農產品商務平臺和線下展示大廳建設,組織召開了互聯網(金城樂購)+荊門地產品銷售推進會,與70多家地產品生產企業和專業合作社成立農副產品產銷聯盟。沙洋縣供銷合作社成立了峰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與省社裕農公司合作,并參股東方偉達電商公司拓展電商業務。京山縣供銷合作社與金瑞物流合作,以村級綜合服務社為依托,發展村鎮“網絡超市+電商+配送”的新型農村電商服務體系,打造“村掌柜-網絡購物超市”品牌。鐘祥市供銷合作社與鼎晟商貿公司合作成立鐘祥市伊雅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與商務局配合發起成立鐘祥市電商協會,成為副會長單位。東寶區供銷合作社入股東方偉達電子商務公司,并爭取區政府連續三年每年撥付20萬元用于農村電商物流建設的政策支持。今年4月12日,東寶區社在子陵鋪鎮興建的全市首家快遞中轉站掛牌,開展快遞到村工作,中通、申通、韻達等7家快遞企業簽約,區社計劃用三年時間實現全區快遞到村全覆蓋,真正解決農村電商的“最后一公里”問題。掇刀區供銷合作社與七顆星物流公司合作,以村級綜合服務社為依托,積極推進農村電商工作。自去年來,全市系統電商業務遍地開花,農村電商發展勢頭強勁,2015年全市供銷合作社實現電商銷售收入4.96億元,今年一季度達到3160萬元,同比增長了24.3倍。
(作者單位:湖北荊門市供銷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