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燕微
【摘 要】 游戲是幼兒重要的生活方式,沒有游戲,幼兒的生活是不完整、不精彩的。對幼兒來說,游戲不僅是一種玩耍,而且也是一種學習和生活 。《綱要》中明確規定了“幼兒園教育要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關鍵詞】 一日生活;游戲策略
幼兒園一日生活是指幼兒從早上來園到下午離園間所接受的一切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活動。幼兒園生活各環節對他們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幼兒的生活就是課堂。
游戲是幼兒重要的生活方式,沒有游戲,幼兒的生活是不完整、不精彩的。對幼兒來說,游戲不僅是一種玩耍,而且也是一種學習和生活 。《綱要》中明確規定了“幼兒園教育要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因此如何以游戲形式合理、科學地優化幼兒的一日生活,使他們富有個性的、全面和諧發展成為每位幼兒教師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整合一日活動,優化各活動環節
我們發現僅僅“半日活動”中就有:戶外活動、盥洗、喝水、教學活動、區域活動、午餐、散步等十幾個活動環節。有這樣幾個問題:一是活動環節過多。二是每個環節時間都較短,活動節奏過快。三是過渡環節安排過多,導致時間的隱性浪費。針對以上問題,可通過整合有關內容,優化活動環節。具體做法是:一、把入廁、盥洗、喝水等活動,以分散、自主的方式安排在區域活動環節之中;二、將戶外活動小結討論、晨間談話活動結合在一起,區域活動小結和餐前小廣播活動結合。形成了“晨間活動—教學活動—區域活動—餐前散步”這樣有規律的室內外交替活動序列,大大減少了時間的隱性浪費,使幼兒一日生活更具有彈性、游戲性。
二、以游戲形式優化生活活動
生活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生活的內容是綜合的、多樣的,把游戲活動的元素滲入生活活動,使我們的教育游戲化、兒童化、課程化。晨間點名可以詞語接龍、描述主題句子接龍等游戲代替老師點幼兒到的傳統模式;幼兒喝水、喝牛奶后將喝的杯數用圈表示掛在自己的名字上,幼兒不僅學會自主喝水、喝牛奶,還掌握了數量關系。同時還設立了“休閑小站”,孩子們可以在“休閑小站”里自主喝水、喝牛奶,不再是老師統一組織、分發;入廁洗手時孩子邊聽音樂邊按節奏洗手邊念兒歌:“濕濕手,擦擦皂,手心搓搓,手背搓搓,再用水來洗一洗。”不僅較快地掌握了正確洗手的方法更避免了拖拉現象;起床穿衣服時伴有形象的兒歌來幫助幼兒熟悉穿的步驟,在生動想象的兒歌中,孩子們很快掌握穿衣技能;生活常規是一個班級一切的基礎,可與幼兒一起商量班級規則,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制定班級公約。通過游戲化的生活活動,促進幼兒成為班級的小主人。
三、優化并實現游戲化教學活動
1.寓教于樂的游戲化教學
“游戲化教學”是指以游戲為手段,選材游戲化:在選材上注重游戲性,讓幼兒在每次的活動中有趣地體驗游戲的快樂;過程游戲化:讓游戲貫穿活動始終;呈現游戲化:幼兒的作品是幼兒自我感受的充分表現。比如數學活動引導幼兒用點卡表示6以內物體的數量并能目測、點數方法計數。根據活動的提示,可創設游戲情景“小兔子逛超市”。以小白兔逛超市的情景來引導幼兒數數,依次提問水果或蔬菜的數量并說出可以用幾的點卡來表示。這樣既能學到相關的知識,又能豐富生活經驗,還可以提高幼兒的興趣。
2.利用班級環境達成教學目標
我們可以把教學活動營造成一個更加開放、和諧的環境氛圍,讓幼兒在一個寬松的環境中學習,學得輕松和快樂。如創設小小氣象員,初步感知日歷,每天記錄天氣,記錄后統計每月各種天氣天數。感知季節的同時學會統計;如今天我值日,將值日生職責與分工明細展出,培養幼兒責任意識;如班級大事記,將每月重大事情以圖片形式記錄,培養幼兒從小學會記錄的好習慣。
四、優化活動策略,提高幼兒區域活動的游戲水平
在區域活動中,教師應注重把握指導的切入點,讓幼兒在游戲中掌握了知識,推動了幼兒活動區活動游戲化的發展。就像我們班的角色游戲:小吃一條街。
首先是根據角色定位投放材料。一開始投放成品,目的是讓幼兒能了解各職位的職責;隨著游戲的推進和幼兒對游戲的熟悉,我們開始投放半成品材料。
其次是在幼兒開始進入游戲之前,先向幼兒說明游戲規則和各角色的職責,然后讓幼兒進行角色的選擇。在以前游戲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廚師角色遭到了哄搶,大多數幼兒更愿意扮演廚師,而顧客卻寥寥無幾。所以我們在游戲后及時把關注到的問題與幼兒進行了溝通:沒有人愿意做顧客怎么辦?幼兒提出建議:可以分批輪流扮演廚師和顧客,還可以服務員在小吃店門口做宣傳,招攬顧客光臨。我們便決定讓幼兒在進入區域前自行分組。再之后的游戲中我們老師又發現,每個幼兒扮演的角色都是在自己忙自己的,相互之間的交流很少,怎樣才能把各個職位串聯起來呢?于是新的“店長”職位便誕生了,我們和幼兒一起給店長一職賦予職責。在店長一職的帶動下,幼兒的游戲興趣一下子濃厚起來。小吃一條街就是這樣在老師不斷地促進和指導下一直發生和持續著,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幼兒的游戲水平從最初的哄搶角色——重復動作——熟悉流程——勝任職務有了一個比較大的提升。
五、實現過渡環節游戲化
在幼兒一日活動中,還要特別關注一些細節及每個環節的過渡。在一些活動中,由于不同幼兒完成“任務”的速度不同,出現多數人等少數人的時間浪費現象,為此,可根據實際情況隨機調整一日活動安排,充分利用各環節之間的“時間差”,可帶領幼兒做些小游戲(手指、民間游戲)或聽音樂,講故事等,打破以往整齊劃一的時間安排,使一日活動安排既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又具有一定的靈活性。
游戲化的一日活動,提高了幼兒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也促進了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師要不斷優化幼兒園一日活動,在游戲活動中讓孩子們獲得成功的經驗和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提高興趣,激發幼兒的學習主動性,并引導孩子積極去觀察、思維、探索、創造,孩子就能在積極主動的活動中得到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