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紅梅
一、巧選有用游戲,在教學中合理編制
教師在選擇創編各種游戲時,需要考慮游戲的有效性與合理性。在一節集體活動中,教師為了教學游戲化,說:“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是誰?(小兔)我們和小兔打個招呼吧!小兔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接下來,教師組織了一個音樂活動,那只可憐的小兔就這樣一直被晾在旁邊,沒有人再理會它。其實這節活動,教師設計了一個好像游戲化的環節,實際上與教學內容不相干。教師可以直奔主題,“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這樣也能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師應真正理解游戲化教學的根本目的,根據活動特性選擇適當的教學策略,選擇恰當的游戲形式,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幼兒探索。所以,我們在選擇恰當的游戲形式時,需要更多地考慮讓幼兒獲得游戲體驗,在游戲中進行學習,而不能盲目推崇,只是為教學活動戴一頂游戲的“帽子”。
二、巧用情景游戲,在教學中學習生活
《綱要》明確把“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作為幼兒園的組織與實施之一。我們可以將教學設置在一定的情景游戲之中,尤其對于中班、小班幼兒來說,這樣的情景更適合他們完成學習。
比如小班健康活動《我有一雙小小手》,在引導幼兒如何體驗手的用處時,我創設并營造了這樣的情景(場地中有許多灑落的黃豆、畫筆、梳子、被子、玩具等),教師提問:看看這里有什么?你的小手可以做什么?幼兒分組操作活動,教師提問:你的小手干的什么事情?是怎樣做的?然后師幼總結:我們的小手可能干啦!它可以玩手影、系鞋帶、穿衣服、梳頭、疊被子、繪畫等許多事情。這個環節巧妙地借助了情景讓小班幼兒直觀地體驗了手的用處,比教師直接說“手的用處”更能讓幼兒接受。
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生活和游戲中的實際情境,注重提供豐富的游戲材料,給幼兒情境化的游戲空間,使游戲化教學能深入、高質量地開展起來,使幼兒的創造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合作能力等各方面在課堂中得到全面的鍛煉和提高,完成既定教學目標。
三、巧尋自然游戲,在教學中擴大范圍
陶行知先生指出:活的教育要用活的環境,不用死的書本。大多數幼兒園每班僅有一間活動室,且活動室里有教學區域、區角游戲、生活區等“滿滿為患”,我們有的時候也應該走出教室,比如在活動室外面的操場上,我們可以布置一些簡單的材料,一些大小圓圈、房子格、橡皮筋等,都可以讓我們的體育活動迅速進入熱身游戲,而且在其他活動中,也可以讓幼兒自由自主地去玩。我們亦可以把眼光投向原野,正如陳鶴琴先生所說的:“大自然、大社會是一本無字的書、活的書,是我們的活教材、活教師。”在大自然里,你會感到天是那樣寬,地是那樣廣。選擇一塊合適的場地把幼兒帶出去開展游戲化教學,一來可以利用美麗的自然景色陶冶幼兒的性情,二來也能使幼兒的思維活躍,收到極好的游戲化教學效果。大自然不僅可以讓孩子們擴大視野、增加經驗,發展豐富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還可以培養孩子尊重事實及求真求實的科學人生態度。
四、巧托趣味游戲,在教學中體驗快樂
溫馨輕松的游戲環境為幼兒提供了心理上的愉悅基地,能夠讓幼兒主動、積極、自信、勇敢地在活動中學習本領并提高自己。我們在集體教學活動中,應該給予幼兒的是多自主、少干預,多動腦、少灌輸,引導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游戲中發現、探索、操作、提問、回答。
記得在一次公開課中,在導入活動環節,我用神秘的口吻:“今天有好朋友到我們家做客,給小朋友帶來了許多禮物哦。猜猜是什么禮物呢?”神秘的禮物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繼續又用“見證奇跡的魔術”“分禮物”等游戲化教學手段引導幼兒不斷參與游戲,輕松地度過了一節課的時間,引導幼兒學中玩、玩中學,教學效果很好。又比如在《認識“1”和“許多”》教學活動中,教師設計了這樣的游戲環節,分別是:游戲興趣激一激、智慧大門開一開(一次一次合起來成了許多)、漂亮頭飾戴一戴(許多分成1個、1個……)、可愛動物瞧一瞧(1聲和許多聲)、田里蘿卜拔一拔(拔蘿卜時許多分成1條1條……送蘿卜時1條1條又合成許多)、好玩禮物送一送(許多泡泡圈分成1個1個……)這一系列游戲安排能使幼兒在玩玩、說說、想想的游戲氣氛中充分區別“1”和“許多”,寓教于樂。
幼兒在集體活動中如果以愉悅和舒暢的情緒進行活動,一定會有利于游戲效果的提高。作為教師,要以飽滿的情緒、激勵的語言,激發、感染幼兒投入游戲活動。注重課堂中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不斷強化彼此間的情感聯系。還要注意有目的、有意識地引導各類幼兒在不同程度上得到發展,展示各自的才能,使幼兒在游戲中敢想、敢說、敢做,形成獨特的、新穎的個性。
總之,游戲化教學要基于幼兒的已有經驗,基于幼兒的年齡特點,基于幼兒的學習情況等恰當進行。當我們真正恰當地使用好游戲化教學,一定會收到出人意料的良好效果。尤其是中小班的課堂教學,更加需要游戲化教學。只有游戲化教學,才能使學習過程充滿歡樂,富有情趣。
【參考文獻】
[1]單中惠.福祿培爾游戲理論新析[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2]劉焱.我國幼兒教育領域中的游戲理論與實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2期
[3]丁海東.論兒童的游戲精神[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4]彭海蕾.幼兒園游戲教學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