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恒斌
【摘 要】 有效地開發與挖掘習題的利用價值,那么數學的趣味性及思考的廣度就會大大提升中小學生的能力。教師要幫助學生理解意圖,豐富習題內涵;充分發揮習題的引申性功能,讓學生在練習中提高;巧抓課后習題思考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教材;習題;利用
習題是小學數學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鞏固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途徑。它的代表性和價值是一般的試卷和習題所不能代替的。有效的開發習題與利用習題是獲取數學活動經驗和數學思考方法的重要平臺,也是溝通數學與知識能力、數學與生活的橋梁和紐帶。減輕中小學生的作業負擔,從而開發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思維邏輯能力,這是我們對小學生的一個重要培養目標。一般來說,教材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呈現給我們的是靜態的信息,若能夠有效地開發與挖掘習題的利用價值,那么數學的趣味性及思考的廣度就會大大提升中小學生的能力。因此,充分加強數學習題的開發價值與利用價值,是提高學生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徑。
一、理解意圖,豐富習題內涵
在教材上的課后習題上,每一道題都有它的特定含義,是溝通知識與能力的橋梁。習題是進行學習有效的載體,并且都是對于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及易錯點的針對性練習。小學數學教科書習題的編制和設計是從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出發的,包括學生的智商、認知能力、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的差異。讓同學們真正地了解每道習題的真正含義,理解它的意圖,豐富習題的內涵。
例如蘇教版教材中《四則運算》(四年級下冊)中的課后習題:上午冰雕區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個保潔員,那么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幾名保潔員?其實,這只是一道普通的四則運算,那么如果讓老師來講的話可能幾分鐘過去了,但是如果充分地發揮學生的思考能力,分組練習,既活躍了課堂練習的氣氛,又增加了學生的積極性。那么學生就會有著不同的解答方式,使他們對這節課習題的印象更加深刻,也真正理解了習題的內涵。
二、充分發揮習題的引申性功能,讓學生在練習中提高
發揮例題的引申性功能,實際上是將所學的知識作為適當的延伸,從而達到發展思維,深化知識的目的。其實,小朋友的思維是比較容易跳躍的,他們喜歡新鮮的事物。小學生是很有潛力的,只要教師充分地講解習題的引申義,包括經典性、有代表性的習題,學生的注意力和觀察力就會被充分地調動起來。因此,學生在做課后習題的時候,不是看誰做的速度快,而是鼓勵所有的學生都算對并參與其中,以此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也應該充分的注意,要適當的多鼓勵,多表揚,多獎賞學生,讓他們獲得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例如在蘇教版教材“分數的初步認識(幾分之幾)”中,上課時,老師可以讓同學們拿出他們提前準備好的大小完全一樣的紙張,讓他們自己動手折出自己喜歡的幾分之幾,然后大聲地讀出來。其次,與同組的小伙伴進行比較大小并且說出自己的理由。這樣要比傳統的老師“傳道、授業、解惑”直觀明朗得多,并且小朋友本身是比較喜歡動手的。這樣的一節課,形象、生動,學習熱情高漲,學生收獲滿滿,并且延伸了下一節課的課堂知識,為下節課的知識做好了鋪墊,設置好了懸念。
三、巧抓課后習題思考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育心理學表明,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一般是由具體形象到表象聯想,再由表象聯想逐步形成簡單的抽象思維然后到邏輯思維能力的變化。因此,小學生的能力與其平常的訓練和激發是有一定的關系的。所以,適當地挖掘潛力,適度地擴展和延伸是有一定意義的。尤其是思考題,思考題不僅培養了小學生認真思考問題的好習慣,并且也鍛煉了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現階段,我國的數學教科書課后習題的益智性不斷地加強,新課改的小學教科書非常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充分把握了小學數學的本質和要求。大多數的習題是富有想象力,具有代表性的原型。既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開發了學生的智力,又改變了以前固定的、呆板的習題模式。
例如在蘇教版數學教材二級上冊課后習題中:操作即畫出你喜歡的圖形表示下面算式的意思,“3×4和3+4”,這就是一道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的智力開發題。老師可以利用學生自身的事物的數量來驗證這道智力題的運用。比如可以把這道題聯系到家人,畫出自己的家人數量,完成后以五個人為一個小組。通過家人數量的疊加來驗證3+4這個算式,然后找出是四個三人之家的圖畫,以此來印證3×4的算式。像這樣的習題并不是很難,同時也沒有復雜的計算過程,但是簡單有趣味兒,不僅能夠調動課堂氣氛,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極大地開發學生的智力,幫助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魅力與數學的智慧。
總之,小學數學教科書習題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要對小學數學教科書習題進行有效開發和利用,就需要教師在仔細研究習題的基礎上充分分析習題的潛力與習題意圖,從而更好地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其次,設計多種練習形式,通過多種練習形式,不僅有助于加深理解數學知識,而且有助于培養學生靈活的思維,并且激發學生思考問題的興趣。設計一些不同解法的和多個答案的練習題,對于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有著很大益處,因此要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思路或者不同的知識去解答問題,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提高他們思考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胡重光,楊高全.我國小學數學教材的基本特點之一:以計算為中心[J].湖南教育(下) 2015年08期
[2]王倩倩.小學數學教材發展研究[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5年06期
[3]劉竹君.用“估算”搭起計算的橋梁[J].新課程(上)2014年10期
[4]朱彥保,斯學英.對現行高職師范專業教材——小學數學教材教法(第一冊)的意見及建議[J].才智 2015年30期
[5]方日飛.“老師,這里只有一個10”——關于滲透數學思想的敘事[J].湖南教育(下)2015年09期
[6]胡宇.北師大版(新世紀)小學數學教材“數學好玩”欄目介紹[J].基礎教育課程 2015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