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碧蘭
新《綱要》科學領域中指出:“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要盡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覺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興趣。”從實踐中我深刻領會到,在科學教育活動中只有盡量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規律,使各個領域內容有機聯系,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才能更好地完成領域中的目標。
一、豐富材料,注重興趣的培養
在科學教育活動中,幼兒是主動探索者、研究者、發現者,知識經驗的主動建構者。為了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增強幼兒對科學的興趣,盡可能利用多樣的材料,讓幼兒親自去嘗試,去體驗。例如:在認識“沉浮”活動中,我們向幼兒提供了石頭、泡沫、竹葉、鐵塊、蒼耳、各種紙等許多材料,先讓幼兒試一試哪些材料是沉的?那些材料是浮的?然后讓幼兒想辦法使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浮在水面的東西沉下去。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個個思維活躍,躍躍欲試,有的做了一只紙船把釘子放在紙船里,使釘子浮起來;有的在木頭上放一塊小石頭,使木頭沉下去。在操作過程中幼兒的表現不僅體現了對物體沉浮的濃厚興趣,而且還充分發揮了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中體驗了發現的樂趣和成功的快樂。
二、積極引導,注重探索的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要解放幼兒的口、眼、手、腦,積極引導幼兒感知、操作、探索、發現、歸納、概括,重視探索的過程。如:在教“風的形成”時,可讓幼兒用嘴吹一根吸管而形成風,或在小盆里放上碎紙片,用扇子一扇紙片飛起來而形成了風。讓幼兒在操作活動中,通過自己各種感官作用對有關事物留下深刻的印象。
1.內容選擇,貼近幼兒的生活。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生活得更美好,教育應以幫助幼兒適應現實及將來的社會生活為主要目的。所以科學啟蒙教育更應以幼兒的生活及周圍環境為基礎,使教育內容與幼兒的實際生活、感性經驗相結合,讓幼兒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最終運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在《綱要》精神的指引下,通過自身實踐,我深刻意識到,幼兒科學活動必須貼近生活、來源于生活。
首先、教師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機,有效地組織科學活動。如:在金秋季節,幼兒常在口袋里藏幾粒瓜子,偷偷地與同伴分享。我們就由此信息開展了“各種各樣的瓜子”這一個科學活動,請幼兒自愿帶些瓜子,老師和家長多方面收集瓜子和生長植物的圖片、實物,幼兒在盡情地品嘗瓜子之余,又了解了瓜子的來源,各種瓜子的不同特點。滿足了幼兒的需求,又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
其次,我們要有一顆細致觀察的心,及時抓住幼兒的興趣點即要求教師具有敏銳的觀察力,能敏感地捕捉住幼兒的那些稍縱即逝的信息,發揮它們的教育價值。
2.提問設計,引發幼兒的思維。在教學中,有經驗的教師已經感覺到提問是教學成功的基礎。同樣的情境提出不同的問題,幼兒探究的主動性深度和廣度是完全不一樣的。提問是教師引導幼兒主動探究的技術之一,它能激勵幼兒專注于探究活動和內部心理活動,真正實現幼兒的學習和發展。在學習中,我認為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法提問:鼓勵性、啟發性、層次性、矛盾性等。因為幼兒往往會揣摩教師意愿作答,長此以往,幼兒就會形成一種依賴教師暗示的不良思維習慣,遇到問題并不作積極思考,而是猜測“老師想我怎么答”“怎么答老師才會喜歡”;此外教師也應盡量不向幼兒提出只有兩種選擇答案的問題,如“對不對”“好不好”等等,這種二者必選其一的問題限制了幼兒的思考,長此下去,幼兒原來活躍發散的思維難免會陷入非此即彼的僵化巢臼之中。
3.資源整合,保持幼兒的欲望。科學教育和其它領域活動有機結合起來,能把枯燥、深奧的科學知識變成具體的、感性的、生動的、富有審美情趣的物品,從而使幼兒對科學的探索欲望得以增強。例如:在“有趣的葉子”活動中,我先組織幼兒到戶外認識各種樹葉,并收集了許多葉子,然后讓幼兒根據葉子形狀的不同,讓幼兒創造性地設計出自己喜愛的動物、人物等等。幼兒在創作過程中,把千姿百態的葉子想象成不同的東西,構畫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藝術作品。
三、創設環境、注重資源的利用
幼兒生活周圍存在著無數有趣的自然現象,它們具體、直觀、生動的形象每時每刻都吸引著幼兒,我們要怎樣利用自然環境的各種資源進行教學呢?如:在認識各種樹的活動中,先帶幼兒到大自然中感知樹的外形、高矮、粗細比較它們的異同點,然后讓幼兒思考:除了用尺可以來測量樹木以外,還可以用什么方法測量樹木更方便,有的說用繩子量,有的說用手量,幼兒自選測量工具去測量樹的粗細、高矮。這兩個比較抽象的概念,經過幼兒動手以后變得具體化了。此時,不僅讓幼兒對測量樹木感興趣,也讓我們充分認識到在沒有操作材料的情況下,利用自然環境也是一種非常好的資源。
四、提供機會、注重幼兒的表述
觀察是幼兒認識周圍事物的最佳途徑。所以我經常組織幼兒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引導幼兒在觀察中思考,在觀察中學習。通過讓孩子們親自看一看、摸一摸、聽一聽、講一講調動自己的感官去感知周圍的事物,使他們對周圍環境感興趣。如:在認識“草地上的花、草、蟲”的活動中,我組織幼兒到戶外的草坪里尋找,看一看草地上有什么花草?草地里有些什么蟲?說一說各種蟲的外形特征,讓幼兒用自己的童言稚語來描述,幼兒無拘無束,氣氛非常活躍。
總之,在學習新《綱要》后,我認為保護好幼兒在科學探索中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快、更好地挖掘出幼兒的潛能,從而使幼兒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均衡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