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玲琴
初中歷史教材中的知識量大,很多知識都和學生的生活距離很遠,對他們來說比較抽象和復雜,導致很多學生對歷史學習不感興趣,課堂教學的實現性不高。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用創新的方式進行教學,創設豐富生活的教學課堂,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發展和完善他們的知識體系,使他們的歷史探究能力獲得提高,實現高效的歷史教學。
一、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教學模式向多樣化發展。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中的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多樣化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各種教具來給學生創設教學情境,讓他們在情境中進行探究和分析,加深他們的理解和記憶。例如,在教學“新航路開辟的經過”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探究教材內容之后,讓他們在地球儀上找到這條線路,并用畫筆在地球儀上劃線。通過讓學生手腦結合地進行知識探究,使他們能快速地理解知識,并形成深刻的印象。教師還可以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多媒體具有創設情境的作用,通過教師的精心設計,把歷史上發生的事件利用多媒體進行再現,能讓學生通過直觀的影像對所學的內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感受,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更好地進行學習。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可以運用的方式還有很多,在選擇方式的時候,教師要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選擇能激發學生學習欲望的方式進行,使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探究熱情,積極地進行思考,使思想向多維化發展,實現高效的創新教學。
二、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實施分層教學
學生在學習中是一個獨立的特定的,他們的學習興趣不同,對學習的接受程度也不同。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開展分層教學,讓學生通過階梯式的學習過程不斷提高歷史綜合素質。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教師要加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運用已經學過的指導進行導入,讓學生在回憶和強化已有知識的過程中順利地進入到新知識的探究中。在積極的探究過程中,教師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學內容拓展。在給學習優秀的學生布置學習任務時,教師主要采用學生探究和討論的方法,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能力,讓優秀生有效理解和掌握新知識。在給中等學生布置學習任務時,教師要讓學生以自主探究和教師指導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習,在他們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教師要及時對他們的思路進行點撥,讓學生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大大提高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對于學困生,教師要盡可能地降低學習難度,在學習上鼓勵和引導他們,加強他們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讓學生逐漸拉近和中等生的距離。學困生在學習上取得進步時,教師要及時對他們進行表揚,激勵他們繼續保持學習的勁頭,積極地追趕其他層次的學生。在教師的激勵下,學生對歷史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在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符合新課標中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有利于教學的順利開展,大提高教學效率。
三、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發展他們的創新思維
學生在進行歷史知識的探究過程中,通過積極地思考和分析使新舊知識建立聯系。由于沒有深刻的理解新知識,就容易在新舊知識之間產生矛盾沖突,造成新問題的產生。通過對知識地積極思考發現的問題,正是學生思維發展的真實反映。通過探究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能讓學生積極的進行教材知識的閱讀和分析,最終有效解決問題。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發現問題,并通過對已有知識的梳理來解決問題。在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初步階段,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問,利用問題來激活他們的思維,激發他們深入探究的欲望,從而積極主動地進行知識的深層次分析,使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通過教師的引導和示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努力發現問題,并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使他們的問題意識不斷提高,歷史思維能力獲得發展。
四、注重課堂歸納總結,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
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后,對學習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能對學生起到強化學習的效果。通過總結歸納,讓學生把學習的知識進行了再次回憶,加深了他們的印象,有利于促進他們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聯系,使知識體系不斷完善。教師在進行總結歸納時,要把握教學的重點內容,用言簡意賅的語言進行概括,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使用歸納總結式課堂小結,可以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分析、歸納,不僅有利于引領學生找到知識的精華所在,也有利于教學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進行歸納總結時,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負責總結的方法,由學生合作進行總結,或由教師和學生共同歸納總結。在師生的積極和合作中,把課堂教學推向了新的層次,實現了高效的課堂教學。例如,在教學《洋務運動》時,新課學習完畢,教師先引導學生回憶本課的主要內容,然后由教師歸納并投影小結:內憂外患兩考驗,統治階級忙自救;師夷長技三十年,自強求富辦洋務;奕曾李與左張,工業海軍和學堂;甲午一戰三軍敗,國未能富兵未強;開辟中國近代化,探索之路艱又長。這一小結挈領歸納了本課的重點,準確地抓住每一個知識點的外在實質和內在的完整性,它用最簡單、概括性最強的術語對新知識加以組織。通過這樣的小結,使學生深化了對課堂教學主題的理解和把握,為學生更好地進行下一步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提高他們的學習和理解能力。
總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打造高效的課堂,需要轉變教學觀念,從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思維出發,構建多樣化的教學課堂,讓學生主動進行歷史知識的分析。在探究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指導,讓他們能有效掌握歷史內容,在學習中擺脫思維定式的發展,促進歷史創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