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劉平 張敏
摘要:創業板市場是專門為高成長的新興創新公司特別是高科技公司提供融資途徑,助其發展和擴展業務。自其2009年成立以來為創新企業及成長型企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發展平臺,因此也成為研究者們關注的焦點。文中主要選取創業板上市公司2014年年報數據,運用SPSS軟件,對資本結構與公司績效關系進行實證研究,研究結果表明資本結構與公司績效之間存在相關性,但并不顯著。
關鍵字:上市公司;創業板;資本結構;公司績效
1.引言
資本結構是企業各種長期資本來源的構成和比例關系。1958年Modigliani和Miller提出MM理論,認為在完美資本市場中,資本結構與企業的績效無關。
公司績效是指一定經營期間的企業經營效益和經營者業績。企業經營效益水平主要表現在盈利能力、資產運營水平、償債能力和后續發展能力等方面。2009年1月12日,中國證監會公布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為創新企業及成長型企業提供融資平臺。并于2009年10月23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板,實現了首批28家企業掛牌上市,迄今為止,有四百多家企業實現創業板掛牌上市。這不僅豐富了我國資本市場的組成,也為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提供了更多的融資機會。創業板市場主要是針對規模較小、創立時間不長、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巨大的高新型企業而設立的。
本文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選取了創業板上市公司最新的年報數據,即2014年的創業板公司數據,進行了資本結構與公司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現有研究并沒有一個統一的結果,大部分只是考慮了財務數據,并沒有考慮非財務數據對公司績效的影響,因此本文在選取財務數據的同時也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非財務數據。
2.研究假設與模型建立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經過對國內外大量文獻資料的篩選分析,選取資產負債率(DAR)、長期資本負債率(LDAR)、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TOP10)代表創業板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總資產的對數值代表公司的規模(SIZE),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代表公司的成長性(GROW),凈資產收益率(ROE)代表公司績效,通過SPSS軟件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對創業板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與公司績效的相關性進行深入研究。
資本結構與公司績效的相關性受到眾多國內外學者的關注,出現了很多新資本結構理論。我國創業板于2009年10月30日成功啟動,到2014年7月30日,創業板市場共運行484只股票,市場價值已經達到45499多億元,目前已經作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重要的一部分。
針對我國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特性,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1:資產負債率與公司績效呈正相關關系
假設2:長期資本負債率與公司績效呈負相關關系
假設3:公司的成長性與公司績效呈正相關關系
假設4:公司的規模與公司績效呈正相關關系
假設5: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與公司績效呈正相關關系
本文選取的基本數據是2014年創業板上市公司的年報數據。在選取數據的過程中剔除掉了一些數據缺失以及被ST和*ST的公司,最后選取了402家上市公司的數據作為研究對象,數據主要來源于巨潮資訊網。
根據上述的假設,本文建立的模型為:
ROE=β0+β1DAR+β2LDAR+β3TOP+β4SIZE+β5GROW+ε
3.實證分析
(1)各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分析
從描述統計表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凈資產收益率(ROE)的極大值與極小值之間差距很大,極小值遠遠小于均值,由此可見創業板上市公司2014年的經營績效差距很大,各不相同。
資產負債率(DAR)差距也是很大,均值只有28.77%,此數據說明創業板上市公司債務融資能力弱,并沒有充分利用財務杠桿,為企業更好的創造經濟效益;創業板上市公司中有的長期資本負債率(LDAR)為0,即該公司的非流動負債為0,但其極大值和均值差別較小,說明創業板上市公司對外的籌資并不是很順利,其所獲取的大部分資金為流動負債。創業板上市公司是一個高風險,高科技領域,使得資產負債率與長期資本負債率并不是很好的發揮了該有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業的發展,但隨著創業板的成熟將會吸引更多的投資者,提高資產負債率與長期資本負債率,使企業更好的發揮財務杠桿效應。
(2)各變量的相關性分析
從表2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之間的關系符合本文的基本假設主體,即資產負債率與公司績效呈正相關關系;長期資本負債率與公司績效呈負相關關系;公司的成長性與公司績效呈正相關關系;公司的規模與公司績效呈正相關關系;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與公司績效呈正相關關系。從表2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他們之間雖然相關,除過DAR,其它的相關性并不是很明顯,數值都比較低,這也進一步說明上市公司還沒有充分的利用市場,占領市場,引領市場的發展,其后期的發展空間還是很大的。
4.結論
結合本文的研究以及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可以看出我國目前的創業板市場資本結構雖然有所發展,但并沒有充分發揮財務杠桿作用,其與公司績效雖然存在一定的相關性,但是并不顯著。創業板主體還存在很多問題有待于完善,如:(1)2013年對創業板上市及退市制度進行了制度改革,制度的改革并不意味著制度的實施;(2)我國創業板的區域發展不均勻,尤其是在在中西部地區;(3)負債結構極其不均衡,企業偏重于利用短期負債融資,長期負債比重較低,融資渠道狹窄,限制了企業的發展;(4)創業板主體的規模和成長性比例較小,有的企業甚至出現了負增長。
參考文獻:
[1] 趙婉玲.許敏.資本結構對公司績效的影響-對創業板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J].經營研究與企業管理,2014.8
[2] 王世杰.楊欣.資本結構與公司績效的研究進展[J].石家莊經濟學報,2014.8
[3] 申興芳.資本結構與公司績效關系研究-基于創業板上市公司[J].金融論壇,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