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丹丹
(長垣縣人民醫院 兒科 河南 新鄉 453400)
?
急性喘息性疾病患兒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臨床特點分析
聶丹丹
(長垣縣人民醫院 兒科河南 新鄉453400)
【摘要】目的探討急性喘息性疾病患兒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臨床特點。方法選擇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在長垣縣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110急性喘息性疾病患兒,采集鼻咽分泌物為標本,并應用RT-PCR方法對呼吸道病毒進行檢測。分析患兒呼吸道病毒感染與季節、年齡及病毒類型的關系。結果檢出病毒陽性90例(81.82%),其中單一病毒感染70例(77.78%),混合病毒感染20例(22.22%);A組RSV單獨感染率最高,為53.33%,B組HRV單獨感染率及RSV+HRV混合感染率較高,分別為21.05%和21.05%;春季和冬季的RSV和HRV單獨感染率較高,分別為51.11%和45.95%,春季和夏季的RSV+HRV混合感染率較高,分別為24.44%和26.67%。結論急性喘息性疾病感染RSV最多,HRV次之,1歲及以下患兒容易感染RSV,1~3歲易感染HRV和RSV+HRV,且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病毒感染率不斷降低,春冬季易單獨感染RSV和HRV,春夏季易發生RSV+HRV的混合感染。
【關鍵詞】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兒;急性喘息性疾病;臨床特點
急性喘息性疾病是兒科臨床常見的一種呼吸道疾病。研究發現,急性喘息性疾病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感染RSV和HRV為主[1]。如果不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易形成慢性哮喘及急性喘息性支氣管炎,嚴重影響患兒的健康成長,給家長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及經濟壓力[2]。因此,如何安全有效的治療急性喘息性疾病,是兒科臨床醫師面臨的棘手問題[3]。本研究應用RT-PCR方法對110例急性喘息性疾病患兒的呼吸道病毒進行檢測,以分析患兒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臨床特點。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在長垣縣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110急性喘息性疾病患兒,其中男60例,女50例。根據患兒年齡分為4組,A組30例:≤1歲;B組38例:1~3歲;C組19例:3~6歲;D組23例:>6歲;根據發病季節分為:春季45例,夏季15例,秋季13例,冬季37例。
1.2方法①采集標本:入院當日,使用一次性吸痰器插入患兒鼻腔7~8 cm,到達患兒咽部后采集分泌物置于離心管中,進行檢測化驗。②病毒檢測:應用病毒RNA/DNA核酸提取試劑盒對患兒鼻咽部分泌物RNA/DNA進行提取,詳細操作步驟按照說明書實施。使用逆轉試劑盒將RNA逆轉成cDNA。應用RT-PCR對標本進行檢測,包括鼻病毒(HR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A和B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及副流感病毒。實時熒光定量PCR按照病毒引物序列實施擴增,調整擴增數達到40,利用Ct值進行判斷,陽性為Ct值>35,陰性為Ct值≤35。
1.3觀察指標觀察分析患兒呼吸道病毒感染與季節、年齡及病毒類型的關系。
1.4統計學方法用SPSS 16.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病毒感染率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病毒感染情況檢出病毒陽性90例,占81.82%。其中單一病毒感染的有70例(77.78%),混合病毒感染的有20例(22.22%)。
2.2不同年齡段病毒感染情況A組RSV單獨感染率最高,為53.33%,B組HRV單獨感染率及RSV+HRV混合感染率較高,均為21.05%。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病毒感染率不斷降低。見表1。

表1 患兒不同年齡段病毒感染情況[n(%)]
注:與A組比較,aP<0.05;與B組比較,bP<0.05。
2.3不同季節病毒感染情況春季和冬季的RSV和HRV單獨感染率較高,分別為51.11%和45.95%。春季和夏季的RSV+HRV混合感染率較高,分別為24.44%和26.67%。見表2。

表2 患兒不同季節病毒感染情況[n(%)]
注:與夏、秋季比較,cP<0.05;與秋、冬季比較,dP<0.05。
3討論
急性喘息性疾病是兒童多發的呼吸道疾病之一,臨床主要包括支氣管哮喘、喘息性支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等[4]。研究發現,呼吸道病毒感染是誘發急性喘息性疾病的主要因素,其中HRV、RSV為最常見的病原體[5]。本研究結果發現,檢出病毒陽性90例(81.82%),其中檢測出單一病毒感染的有70例(77.78%),混合病毒感染的有20例(22.22%)。這表明急性喘息性疾病患兒呼吸道病毒感染多以單一病毒感染為主。A組RSV單獨感染率最高,為53.33%,B組HRV單獨感染率及RSV+HRV混合感染率較高,均為21.05%,提示RSV多發于1歲及以下幼兒,HRV和RSV+HRV混合病毒均多發于1~3歲幼兒,且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病毒感染率不斷降低。本研究結果顯示,春季和冬季的RSV和HRV單獨感染率較高,春季和夏季的RSV+HRV混合感染率較高,與朱童娜等[6]的研究結果一致。這進一步說明單獨的RSV和HRV感染多發于春冬季,RSV+HRV混合感染易發于春夏季。另18.18%患兒檢測結果呈陰性,分析其原因可能為由細菌感染引發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未被檢測出,也可能與RT-PCR方法的局限性有關。
綜上所述,急性喘息性疾病以RSV和HRV為主要病原體,其主要以單一病毒感染為主,且和患兒年齡、發病季節有關,需臨床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薛東鷹.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哮喘的臨床防治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3,22(3):424-425.
[2]齊晶,呂福東,段雪晶,等.新甲型H1N1流感重癥死亡病例呼吸道及外周免疫器官病理形態學及免疫細胞的變化[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15,36(5):761-767.
[3]張永平,牛得水,徐錦華,等.社區獲得性肺炎住院兒童呼吸道分泌物和血清病原學檢測及病例流行病學分析[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5,37(8):931-933,937.
[4]景曉平,程偉偉,劉芳,等.RSV感染加重哮喘模型小鼠氣道炎癥及氣道阻力的觀察[J].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15,36(12):1284-1288.
[5]冷紅春,顏云盈.呼吸道病毒特異性IgM抗體檢測在兒童ALRI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4,20(1):120-122.
[6]朱童娜,吳璇,邱歡,等.RSV感染人肺上皮細胞誘導氧化應激對TLR7基因及其下游因子表達的影響[J].安徽醫科大學學報,2014,49(11):1539-1543.
(收稿日期:2015-12-03)
【中圖分類號】R 725.6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4.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