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 呂愛紅 于楊波
(1.漯河市第三人民醫院 河南 漯河 462000; 2.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二附屬醫院 河南 漯河 462300)
?
PTC培訓模式在急診護士急救技能培訓中的應用
張瑞1呂愛紅2于楊波2
(1.漯河市第三人民醫院河南 漯河462000; 2.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二附屬醫院河南 漯河462300)
【摘要】目的探討應用PTC培訓模式對急診護士進行急救技能培訓的效果。方法按PTC教程,在培訓前后分別對每期學員采用多項選擇題問卷,進行急診專科理論知識考試;設定培訓內容,包括急救技能、急救理論、綜合能力等。結果急診科護理隊伍急救技能、急救理論、綜合能力均較培訓前有不同程度提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取多樣化培訓方式、設置合理培訓周期,可以提高急診護士整體素質和急救能力,確保急診護理工作質量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搶救成功率。
【關鍵詞】PTC培訓;急診護士;急救技能
PTC培訓是國際初級創傷救治委員會與我國衛生部委托醫院管理研究所合作開辦,以世界衛生組織《初級創傷救治手冊》為教材,PTC含有1套國際培訓標準,不能隨意改動,培訓包括理論教學、技能操作培訓和場景演練3個部分。重點對院前急救、急診科、麻醉科醫師進行規范化、標準化、實用化培訓。隨著社會進步和急救醫療體系的逐步完善,急救技術的應用越來越重要,急救技能是急救護士急救能力的體現。梁玲等[1]經調查發現,多數護士缺乏急救相關知識,急救技能有待于進一步提高。所以急診護士培訓模式的創新和改革也極為迫切。2010年8月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二附屬醫院委派急診科幾位醫護骨干人員接受了PTC這個項目的培訓,其中2名護理骨干取得了PTC教師資格證。2014年采用PTC(中國初級創傷救治)培訓模式,對急診中心(包括院前急救、院內搶救、急診病房、EICU、輸液中心)58名護士,進行了系統、全面、規范化的技能培訓,將結果作如下匯報。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在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二附屬醫院急診中心工作10 a以下的護理人員共58名,均為女性,平均年齡23~38歲,主管護師4人,護師26人,護士28人。
1.2研究方法①師資選拔。由取得PTC教師資格證的2名護理骨干和2名醫生承擔,并推選其中1名擔任組長。②時間安排。連續培訓3期,每期3 d,每期16~20人,課程人數不能超過20人,否則將減少實際操作時間。③培訓程序。a.由PTC教師先理論講座;b.5人1組進行小組討論;c.PTC教師技能操作傳授;d.情景模擬演練;e.組長總結。1個項目按培訓程序循環1次,反復循環完成培訓內容。每項環節所有學員參與,教師與學員積極互動,教師隨機提問,學員積極反饋。④培訓項目。包括心肺復蘇術、除顫術、開放氣道、簡易呼吸器的使用、止血包扎、軸向翻身、靜脈留置針的應用,要求每項技術操作規范熟練。⑤考核方式。采用PTC培訓模式在培訓前后分別對每期學員采用多項選擇題問卷,進行急診專科理論知識考試,內容包括危重癥的搶救流程、院前急救知識、創傷救護等;實踐技能操作考核均在培訓結束后按照專科流程規范進行,5人1組,考核內容根據所給個案每次有所不同,全面考評護士的應變能力、操作水平、合作意識。

2結果
急診科護理隊伍急救技能、急救理論、綜合能力均較培訓前有不同程度提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培訓前后急診護士考核成績比較±s,分)
3討論
在培訓過程中通過互動教學,尤其模擬情景訓練法,在模擬急危重病例訓練的過程中,使心理素質得到很好的鍛煉。由于整個訓練過程是以小組為單位,遇到疑點時大家可相互切磋、互相幫助,提升了溝通能力。有32人反映技能傳授、模擬情景訓練這種方式具有針對性、綜合性和創新性,提高了護士的綜合急救能力;41人反映學習方法獨特、直觀,培訓課程內容豐富,互動性強,培養了協作精神,鍛煉了組織協調能力。
通過這次培訓,PTC培訓模式充分發揮了師資的指導作用,實現了學習者將理論知識轉化成實踐的能力。開展主動有效的系統專科培訓是提高急診科護士技能的必要手段。有18人反映對學習內容掌握好,改變了固有的學習方式,并且掌握了成人學習方法;27人反映學會了帶教方法,提高了主觀能動性;理論聯系實際,解決了工作中很多困惑。
從培訓前后測試結果顯示,無論是急救技能、急救理論、綜合能力考試成績,都取得顯著提高。12人反映對危重患者的救治要點掌握較快,思路清晰,流程更加規范,改變了過去“醫生動嘴,護士動腿”的急救狀況,培訓模式適合臨床實際工作環境。
“小組式培訓”強調團隊間的相互協作,利用學員自身的特長最大化提升整個小組的急救能力[2]。在學習中充分利用小組每個學員自身的優勢和價值指導幫助其他學員的成長,學員可通過相互觀摩、互動式練習急救技能操作,活躍學習氣氛,使學員學習主動性最大化,使知識得到有機整合,由學生逐步過渡成老師,有壓力,有動力,熟練掌握每一項急救技能,最終完全適應整個急救場面,同時增強了小組成員的默契,使信息溝通更順暢,縮短學習時間。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急診護士技能培訓建立在系統教學模式下,培訓形式單一、培訓對象局限于院前急救、院內搶救的護士,缺乏多元化的急救崗位培訓,PTC培訓模式是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僅需要2~3名參加過PTC培訓的人員作為教師即可開展,所需器械設備簡單,適合對專科護士崗位培訓。有研究認為,根據現代急救發展需要,我們應該根據急診科的臨床特點對急診護士進行系統的規范化、標準化的專科崗位培訓[3]。
參考文獻
[1]梁玲,李惠美,劉英,等.護士掌握急救技能及急救物品相關知識的現況調查[J].護理學雜志,2007,7(5):17-19.
[2]劉毅華,付強,付秀華,等.各種急救培訓模式在醫院心肺復蘇培訓中的應用評價[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12):141-143.
[3]李秀娥,王玉玲,金海燕.急診專科護士培訓模式的探討與實踐[J].護理管理雜志,2002,2(4):50-51.
(收稿日期:2015-07-11)
【中圖分類號】R 472.2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