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個年度CGSS數據庫的分析"/>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福利制度因素對國民幸福感影響的研究
——基于四個年度CGSS數據庫的分析

2016-06-03 01:21:41彭華民孫維穎
社會建設 2016年3期

彭華民 孫維穎

?

福利制度因素對國民幸福感影響的研究
——基于四個年度CGSS數據庫的分析

彭華民孫維穎

摘 要:福利制度安排的終極目標是提升社會成員的福祉(wellbeing)。福祉包括幸福感(good feeling)。本研究設計了自變量安全福利制度(收入安全與健康安全)和機會福利制度(城鄉戶籍),因變量幸福感。對四個年度CGSS數據進行分析后發現:國民幸福感與兩種福利制度因素之間有顯著關系;國民的福利獲得存在顯著城鄉差異;獲得城鎮機會福利的居民相比農村機會福利獲得居民有更高的幸福感。城鎮機會福利獲得人群的福利訴求點更傾向于健康安全福利。擁有城鎮機會福利但若沒有享受國家提供的收入安全和健康安全福利,其幸福感的受影響程度僅僅略高于農村機會福利獲得人群。當把擁有城鎮機會福利但沒有享受安全福利人群的幸福感均值與擁有農村機會福利但接受安全福利的人群的幸福感均值相比時,城鄉機會福利類型的影響被削弱,國家提供的收入安全和健康安全福利對幸福感的影響則凸現出來。

關鍵詞:幸福感;福利制度;安全福利;醫療保險;養老保險;戶籍

一、研究背景與研究問題

所有福利制度設計的終極目標是提升人民福祉(wellbeing)。福祉分為五個部分:積極思考(well thinking)、積極行動(well doing)、美好擁有(well having)、成功避免(well off)和幸福感(well feeling)。①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Personality. In Hersen M, Van Hetal ed. Advanced Personality. The Plenum Series in Social/Clinical Psychology. New York: Plenum Press,1998; Diener, E. & Suh E. Ag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n International Analysis. Annual Review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1998.在對快速經濟發展帶來社會問題的反省中,社會成員幸福感的研究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領域。影響幸福感的福利制度因素的研究既是幸福感研究的重要部分,更是福祉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②吳明霞:《30年來西方關于幸福感的理論發展》,《心理學動態》,2000(4)。福利有制度與狀態兩種方式,制度作為實現狀態的手段,在現實中對應的便是福利制度。福利(welfare)與社會福利(social welfare)是密切相關但有不同內容的概念,但兩者的終極目標都是提升人民福祉。福利比社會福利概念更為寬廣,含正式福利與非正式福利,或分為國家福利、市場福利、地區福利、社區福利、家庭福利等。正式福利即國家福利,也可以用社會福利制度安排來表示。社會福利分為收入安全福利、社會服務福利、發展機會福利等方面。福利三角理論和福利多元理論指出福利的提供具有多元化傾向,國家、市場、社會等都是福利的提供者。①彭華民:《福利三角:一個社會政策的分析框架》,《社會學研究》,2006(4)。上述概念和分析是從提供者的角度展開的,如果從社會成員個體即接受者的角度分析,對應的應該是福利獲得。

中國與國際社會對社會福利(social welfare)的界定存在顯著差異,國際社會通常認為社會福利是包含社會保障的(廣義社會福利),而我國自改革開放后將社會福利視為社會保障的一個子系統(狹義社會福利)。②尚曉援:《“社會福利”與“社會保障”再認識》,《中國社會科學》,2001(3)。中國作為經濟快速持續增長的發展中國家的典型代表,其經濟發展是否提升國民幸福感的研究也備受關注。為了讓中國國民幸福感的研究能夠與國際對話,本項研究選擇使用廣義社會福利的定義。社會福利指國家所做的各種制度安排,包括增進收入安全的社會保險制度安排、提升生活質量的社會福利服務制度安排、提供生活機會的制度安排等。

本研究所指的福利主要是從結構層面理解的制度,特指涉及能夠應對養老風險的收入安全福利制度(養老保險),能夠應對疾病風險的健康安全福利制度(醫療保險)。這是國家提供的為將步入和已經步入老年階段的社會成員解決生活問題、保障生活質量而建立的制度;基于地域福利和社區福利、能夠提供生活機會的身份福利制度(戶籍)。基于四個年度CGSS③本次研究采用中國綜合社會調查數據庫(China General Social Survey,縮寫為CGSS)中的數據。該調查由中國人民大學與相關學術機構合作設計,在中國大陸地區對不同人群開展大規模隨機抽樣問卷調查獲得資料建庫。通過在中國綜合社會調查網站登記注冊并且提交數據使用申請,研究者獲得了該數據庫2003、2005、2006、2008四年的數據庫資料,進而展開了對中國國民幸福感與福利制度關系的研究。(2003、2005、2006、2008)數據庫問題-變量的設計,本項研究選取了兩個因素來討論國民幸福感影響因素。一個來自安全福利制度即養老和醫療保險,一個來自身份福利制度即戶籍。本項研究的主要問題是:福利制度因素是否影響了國民幸福感?福利制度因素對國民幸福感的影響程度如何?本項研究的意義是:采用CGSS四年的相關數據研究福利獲得因素與國民幸福感的關系,不僅豐富了福利制度這一領域的定量研究,深化了幸福感的研究,而且通過幸福感研究對福利制度水平做了一次嘗試性評估。

二、研究框架與研究方法

根據研究問題我們設計了本項研究的基本框架,包含安全福利制度和身份福利制度與國民幸福感的關系(見圖1)。基于現有的文獻、問題和研究框架,本文提出如下假設。假設1:享受的健康安全福利越多,幸福感越強。具體來說,是否享受健康安全福利與幸福感程度呈正相關,即享受健康安全福利的群體的幸福感要高于不享受的群體。假設2:享受的收入安全福利越多,幸福感越強。具體來說,是否享受收入安全福利與幸福感程度呈正相關,即享受收入安全福利的群體的幸福感要高于不享受的群體。假設3:機會福利與幸福感有關。城市戶籍與幸福感的關系強于農村戶籍與幸福感的關系。

圖1 福利制度因素與國民幸福感關系研究框架

在開始對數據進行分析之前,有必要對本研究所使用的核心概念進一步操作化。如表1所示,將養老收入安全福利對應問卷中養老保險;將健康安全福利對應問卷中醫療保險;幸福感對應到問卷中總體生活感覺。

表1 概念操作化框架

安全福利自變量的概念操作化。2003—2008年CGSS問卷設計問題分別如表2所示。在對數據庫中的數據做缺省處理后,通過計算和轉換變量,對于享有多種保險的樣本,采取先重新編碼變量(0=不享受,1=享受),然后計算變量合成“是否享受養老/醫療保險”的變量,然后基于只要享受一種養老或醫療保險中的一種即為享受養老或醫療保險重新進行編碼(0仍然編碼為0,標簽為“不享受”;大于等于1的編碼為1,標簽為“享受”)得到分析使用的兩個二分法變量——“是否享受養老保險”和“是否享受醫療保險”,選項是“0=不享受,1=享受”。

機會福利自變量的概念操作化。四年數據庫中的問法都是直接問被訪者的戶口狀況,只是數據庫中的填答選項略有不同,本研究最后使用的變量是簡單的二分法變量,即1=農村戶口,2=城鎮戶口。農村戶口包括了問卷選項中出現的“農村戶口”和“城鎮戶口”,城鎮戶口包括了2003年和2005年問卷中的“城鎮常住戶口”、“當地有效城鎮戶口(如藍印/自理糧戶口);2006年問卷中的“非農戶口(藍印戶口)”、“非農戶口(城鎮戶口)”;2008年的“直轄市/省會城市/地級市/縣級市城區戶口”、“集鎮或自理口糧戶口”。

最后為了方便對整體樣本進行總體分析,在各個數據庫中首先添加了變量“數據年份”(2003/2005/2006/2008),然后對各年份中的相同變量進行了合并:“是否享受養老保險”、“是否享受醫療保險”、“幸福感”、“幸福感三分法”、“戶口類型”,形成了新的總體數據庫。

表2 自變量選擇和概念操作化

幸福感因變量的概念操作化。本研究采用的幸福感是指評價者(被調查者)根據自定的標準對其生活質量的整體性評估。①彭怡、陳紅:《基于整合視角的幸福感內涵研析與重構》,《心理科學進展》,2010(7)。其基本特點是:主觀性,以評價者內定的標準而非他人標準來評估;穩定性,主要測量長期而非短期情感反應和生活滿意度,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值;整體性,包括對情感反應的評估和認知判斷的綜合評價。四個年度CGSS調查對該幸福感都采取了直接的問法:“總體而言,您對自己所過的生活感覺怎么樣?”受訪者可以從答案中選擇:“1.非常不幸福 2.不幸福 3.一般 4.幸福 5.非常幸福”。2008年的問卷設計采用了“快樂”一詞,“快樂”與“幸福”都可歸入幸福感,2008年的對于快樂的提問也可歸作對幸福感的提問。按照序列變量的要求,將受訪者回答幸福的答案分別從非常不幸福到非常幸福按照1至5分序列計數。本研究通過重新編碼為不同變量,得到“幸福感”變量,為了表述和解釋上的方便又將此五分法的幸福感變量做簡化處理,成為三分法的幸福感變量。其中,將1=非常不幸福、2=不幸福合并編碼為1=不幸福,3=一般重新編碼為2=一般,4=幸福、5=非常幸福合并編碼為3=幸福,命名為變量“幸福感三分法”(見表3)。

表3 因變量選擇和幸福感概念操作化

CGSS數據庫樣本的基本人口變量情況和研究相關變量基本情況是各年份樣本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在總體合成數據庫中,男女樣本數之比為46.8:53.2,樣本的性別分布較均勻。CGSS數據庫中各年份樣本的年齡基本呈正態分布,19—69歲之間的樣本占了全部樣本的96.1%,而中間段(30—39歲、40—49歲)的樣本比例最高,分別為24.0%和23.7%,而高齡樣本(70—99歲)和15—18歲未成年樣本所占比例很小,分別為1.2%和2.7%。另外,不同年份數據庫樣本中不同戶口類型的分布情況是城鎮戶口樣本所占比例較大,但是除了2003年,其余年份的城鄉人口比例還是基本持平的,2005年的城鄉戶口樣本數所占之比分別是55.8%和44.0%,2006年的城鄉戶口樣本數所占之比分別是51.2%和48.8%,2008年的城鄉戶口樣本數所占之比分別是56.8%和43.1%。

本研究擬利用CGSS數據庫對福利制度因素與幸福感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這是研究變量之間的關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本研究是實證主義取向的定量研究,基本方法屬于“二次分析”(也稱第二手分析)。①二次分析的研究方法指的是對那些由其他人之前為別的目的收集和分析過的資料所進行的新的分析。二次分析所用的資料是其他研究者或機構通過實地調查所得到的原始數據,以及各種統計部門所編制的統計資料。具體技術以CGSS2003、2005、2006和2008四年的數據為分析對象,運用SPSS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通過添加變量、計算變量和重新編碼變量的方法處理相關變量,最后通過合并數據文件將歷年數據庫中的文件進行合并,得到最終可以直接用于分析的總體數據庫。接下來的分析中將綜合運用均值分析、交叉表和回歸方法處理分析對象數據庫。

三、 對國民幸福感影響的實證分析

福利制度因素對國民幸福感的影響。在四個年度的CGSS調查期間,中國健康安全福利制度分為城市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后者自2003年開始實施至今已十多年,但從數據反映出的覆蓋率來看,并沒有收到良好效果。表4(通過卡方檢驗,sig值為0.000)展示出城鎮戶口人群中有63.1%享受醫療保險,而農村戶口人群中只有18.6%享受醫療保險,絕大部分(81.4%)的農村戶口居民是沒有享受醫療保險的。醫療保險的整體覆蓋率被農村人口醫療保險的低覆蓋率拉低,僅為55.8%。這首先反映了兩種不同機會福利(戶籍)類型群體存在的巨大覆蓋率差異。即使是在與農村戶口樣本量(2953)相同的情況下,按照其享受醫療保險的人數比例為63.1%可以推算出城鎮戶口中有1853人享受醫療保險,也占全部享受醫療保險人數(2399=1853+546)的77%。以上數據分析表明我國健康安全福利制度在城鄉覆蓋上存在著巨大的差距,機會福利制度與人們的福利獲得性密切相關,擁有城鎮戶口的居民有更高的福利獲得性。

表4 機會福利與健康安全福利的交互分析

收入安全福利分布也存在與健康安全福利同樣的問題。從表5中我們可以看到,城鎮戶口人群中有60.4%享受養老保險,而農村戶口人群中只有14.2%享受養老保險,絕大部分(85.8%)農村戶口的居民是沒有享受養老保險的。養老保險的整體覆蓋率被農村人口養老保險的低覆蓋率拉低,僅為52.8%。這首先反映了兩種不同機會福利類型群體內部存在的巨大保險覆蓋率差異。即使是在與農村戶口樣本量(2945)相同的情況下,按照其享受收入安全福利的人數比例為60.4%可以推算出城鎮戶口中有1779人享受收入安全福利,也占全部享受收入安全福利人數(2196=1779+417)的81%。可見我國安全福利制度在城鄉覆蓋上存在著巨大的差距,機會福利與人們的福利獲得性高低密切相關。

表5 機會福利與收入安全福利的交互分析

福利的城鄉分化與幸福感的城鄉分化。如表6所示,其中城鎮戶口人群的幸福感均值為3.47,農村戶口人群的幸福感均值為3.43,且不同戶口類型之間的差異顯著度達到0.000。很顯然,城鎮戶口人群的幸福感均值高于農村戶口的人群,差距為0.04個單位。但在本研究中考慮的不是地域意義上的城鄉,而是戶籍意義上的城鄉,因為本研究是在戶籍制度分治的基礎上探討福利獲得性以及由此而帶來的幸福感差異。

表6 機會福利類型與國民幸福感均值

通過對不同機會福利類型群體內部的自感幸福比例進行分析來進一步佐證上述結論。城鎮戶口中自感幸福的人群比例為48.7%(39.7%幸福,9.0%非常幸福),農村戶口中自感幸福的人群比例為47.5%(39.0%幸福,8.5%非常幸福),略低于城鎮戶口人群的自感幸福比例。城鎮戶口中有9.2%的人群感覺不幸福(1.6%非常不幸福,7.6%不幸福),而農村戶口的人群中有11.4%感覺不幸福(1.8%非常不幸福,9.6%不幸福),這個差距稍微擴大了一些,并且群體間的差異顯著度達到0.000 (見表7)。雖然自感幸福的人群比例差距不大,但是自感不幸福人群的比例差異也能從反面說明機會福利類型對人們的自感幸福程度是有一定影響的。

表7 機會福利類型與國民幸福感三分法的交互分析

安全福利對城鄉幸福感的影響作用。在表8中,模型1是對機會福利類型和幸福感做了直接地有序回歸分析,以城鎮戶口人群為參照,農村人口的幸福感程度是要高于城市居民的,但是本研究前面提出城鄉幸福感的差異假設是基于城鄉福利制度的差異,即福利制度的差異在造成城鄉幸福感差異中起了很大作用。在將福利制度作為控制變量,即將這種可能存在的間接影響控制后,戶口類型對幸福感的影響關系發生了變化,從模型2中能夠明顯看到,回歸系數由+0.082變為-0.236,這種逆轉性的變化正好說明了福利制度在造成城鄉幸福感差異方面產生了重要影響。

在福利制度因素影響幸福感因素的討論中,關于城鄉幸福感的差異研究占了很大的比例。城鄉幸福感研究結果的發展是一個曲折輪回的過程,這一點是研究城鄉幸福感差異的一個新發現。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轉型,人口、家庭結構、土地制度、養老方式等都發生了變遷,都給農村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和風險。在未來的生活中,農村由于土地所有權、勞動力轉移等問題,其傳統的家庭養老遭受的沖擊一點不比城市弱,甚至可以推斷,農村在養老問題上面臨的風險是大于城市的。因此,福利制度對農村人口所產生的支持和安全作用更明顯,從而也對城鄉幸福感差異的造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表8 福利獲得類型與國民幸福感關系的有序回歸分析模型

上面的分析已經可以看出福利制度因素在造成城鄉國民幸福感差異。下面將通過進一步分析不同群體內部各自的具體差異,進一步深化分析。首先來看不同安全福利和機會福利獲得群體的幸福感均值比較情況。如表9所示,此表中群體間差異顯著,sig值為0.000。城鎮機會福利獲得人群的幸福感高于農村機會福利獲得人群的幸福感,如果進一步將目光聚焦于城鄉機會福利獲得兩類人群內部會發現,城鎮機會福利獲得人群中享受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人群的幸福感均值與不享受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人群的幸福感均值分別相差0.18和0.17,農村機會福利獲得人群中享受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人群的幸福感均值與不享受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人群的幸福感均值分別是0.16和0.14,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在擁有城鎮機會福利但若沒有享受國家提供的收入安全和健康安全福利,其幸福感的受影響程度僅僅略高于農村機會福利獲得人群的。當把擁有城鎮機會福利但沒有享受國家提供的收入安全和健康安全福利人群的幸福感均值與擁有農村機會福利但也接受國家提供的收入安全和健康安全福利的人群的幸福感均值相比時,這時城鄉機會福利類型的影響被削弱了,而國家提供的收入安全和健康安全福利對幸福感的影響則凸現出來。擁有城鎮機會福利但沒有健康安全福利人群的幸福感均值為3.47,低于擁有農村機會福利但是享受健康安全福利人群的幸福感均值3.54;擁有城鎮機會福利但沒有收入安全福利人群的幸福感均值為3.48,低于擁有農村機會福利但是享受收入安全福利人群的幸福感均值3.53。

表9 福利獲得類型與國民幸福感均值比較

續表

表10則展示了城鄉不同福利享受狀況群體的自感幸福比例分布。將自感幸福和非常幸福的比例合并為自感幸福比例,自感不幸福和自感非常不幸福的比例合并為自感不幸福比例,表格中的差值則為不同群體自感幸福比例的差距。城鎮機會福利獲得者中享受兩種安全福利的人群的自感幸福比例分別為59.0%和59.7%;農村機會福利獲得者中享受兩種安全福利的人群的自感幸福比例分別為52.5%和51.7%;城鎮機會福利獲得人群中享受和不享受健康安全福利的群體之間的自感幸福比例之差為10.7%,城鎮機會福利獲得人群中享受和不享受收入安全福利的群體之間的自感幸福比例之差為10.8%;農村機會福利獲得人群中享受和不享受健康安全福利的群體之間的自感幸福比例之差為8.7%,農村機會福利獲得人群中享受和不享受收入安全福利的群體之間的自感幸福比例之差為7.4%。從自感幸福比例上來看,是否享受福利會在更大程度上影響城鎮機會福利獲得人群的自感幸福程度,帶來更大的幸福壓力。

表10 福利獲得類型與五分法國民幸福感比例

表11是對城鄉機會福利獲得群體各自內部福利與幸福感關系的回歸分析。在城鎮機會福利獲得人群中,收入安全福利和幸福感之間的影響關系因未通過顯著性檢驗而不成立,但是健康安全福利對幸福感的影響關系卻是毋庸置疑的,在99%的置信水平下,擁有城鎮機會福利并且享受健康安全福利的人,其幸福感程度要比雖然擁有城鎮機會福利獲得但不享受健康安全福利的人高0.35個單位。對農村機會福利獲得人群來說,是否享受兩種安全福利都對幸福感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在99%的置信水平下,擁有農村機會福利并且享受健康安全福利的人,其幸福感程度要比雖然擁有農村機會福利但不享受健康安全福利的人高0.258個單位;擁有農村機會福利并且享受收入安全福利的人,其幸福感程度要比雖然擁有農村機會福利但不享受收入安全福利的人高0.143個單位。由此可以發現,城鎮機會福利獲得人群的福利訴求點更傾向于健康安全福利,而農村地區則需要全面提高整個福利制度建設水平,以滿足農村人口日益增長的福利需要。

表11 福利獲得類型與國民幸福感關系的有序回歸模型

四、結論、討論與政策建議

對四個年度CGSS數據庫的分析發現:國民幸福感與兩種福利制度因素之間有顯著的影響關系。通過對機會福利與兩類安全福利的交互分析(見表4,表5)發現:我國國民的福利獲得存在巨大的城鄉差異,呈現二元分立的狀態。通過對機會福利和國民幸福感的均值分析、機會福利與國民幸福感三分法的交互分析(見表6,表7)發現:獲得城鎮機會福利的居民相比農村機會福利獲得居民有更高的幸福感。通過對福利獲得類型和幸福感關系的有序回歸模型分析(見表8,表11)發現:城鎮機會福利獲得人群的福利訴求點更傾向于健康安全福利,而農村人群則需要全面提高整個福利制度建設水平,以滿足農村人口日益增長的福利需要。通過對福利獲得類型與幸福感均值的交互分析、福利獲得類型與五分幸福感的交互分析(見表9,表10)發現:擁有城鎮機會福利但若沒有享受國家提供的收入安全和健康安全福利,其幸福感的受影響程度僅僅略高于農村機會福利獲得人群。當把擁有城鎮機會福利但沒有享受國家提供的收入安全和健康安全福利人群的幸福感均值與擁有農村機會福利但也接受國家提供的收入安全和健康安全福利的人群的幸福感均值相比時,這時城鄉機會福利類型的影響被削弱了,而國家提供的收入安全和健康安全福利對幸福感的影響則凸現出來。從自感幸福比例上來看,是否享受安全福利會在更大程度上影響城鎮機會福利獲得人群的自感幸福程度。本項研究發現驗證了基于福利制度因素是否影響了國民幸福感和福利制度因素對國民幸福感的影響程度如何這兩個問題提出的三個假設:享受的健康安全福利越多,幸福感越強;享受的收入安全福利越多,幸福感越強;機會福利與幸福感有關,城市戶籍與幸福感的關系強于農村戶籍與幸福感的關系。

本項研究的社會政策意義十分突出。從福利制度因素與國民幸福感的實證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國收入安全福利(養老保險)和健康安全福利(醫療保險)存在著覆蓋率偏低的問題。2003—2008年間福利覆蓋狀況處于不斷變動的狀態,國家每年增加的社會保障開支并沒有起到擴大覆蓋率的作用,因此,收入安全福利和健康安全福利相應的防范風險作用也得不到有效地利用和發揮。通過對收入安全福利和健康安全福利與機會福利的進一步分析,再一次說明中國福利制度存在巨大的城鄉差距問題。福利制度確實呈現二元分立的狀態,城鎮機會福利的居民相比農村機會福利居民有更高的福利獲得性。如要增加全體國民的幸福感,縮小城鄉居民幸福感的差距,則農村組合式普惠福利制度的構建是突破口。隨著傳統家庭養老的日益衰落和社會養老的逐漸興起,養老風險日益加大,在經濟落后地區和農村地區必須加快建設多元化福利提供制度,其中關于養老和醫療的福利制度建設無疑會為面臨風險的人們豎起一道保護屏,為提升國民幸福感做出重要貢獻。

(責任編輯:祝玉紅)

Te Infuence of Welfare Institutional Factors on the National Wellbeing —Based on the Four Waves of CGSS Data

PENG Hua-min, SUN Wei-ying

Abstract:The ultimate goal of welfar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is to promote the wellbeing of members of society. Independent variables of this study are the security welfar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income security and health security) and the opportunity welfar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urban and rur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and dependent variable is wellbeing. The fndings are: There is a signif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tional well-being and the two variables of the welfar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National welfare was signif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Residents with urban household registration have better sense of well-being than the rural residents; Population with urban household registration need more health security. The effects of income security and health security benefts provided by the state on the national well-being are highlighted.

Key words:wellbeing; welfare institution; security welfare; health security; old security; household registration

作者簡介:彭華民,南京大學社會學院社會工作與政策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社會建設與社會工作研究院院長,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福利、社會政策、社會工作;(南京, 210046)孫維穎,青島市嶗山區司法局。(青島,266061)

基金項目: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適度普惠型社會福利理論和制度構建研究”(10JZD0033)研究成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热在线只有精品| 欧美综合成人| 一级全黄毛片| 久久毛片网| 精品国产一二三区| 中字无码av在线电影| 亚洲色成人www在线观看| 久久一本精品久久久ー99| 亚洲人妖在线|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灰| 欧美国产菊爆免费观看|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精品人莉莉成在线播放|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成人| 国产精品自拍露脸视频| 91www在线观看| 高清乱码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国产真实自在自线免费精品| 国产99免费视频| 色综合天天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视频网站|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久久五月天国产自|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亚洲欧美日韩色图| 九九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欧美19综合中文字幕| 伊人激情综合|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白浆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精彩视频| 青青热久麻豆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91在线|日本| 亚洲国产欧洲精品路线久久| 91外围女在线观看| 午夜免费视频网站|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69| 中文字幕中文字字幕码一二区| 91精品情国产情侣高潮对白蜜| 毛片基地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 国产高清毛片|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狠狠干欧美|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在线不卡| 亚洲天堂网2014| 日本免费一区视频| 在线亚洲精品自拍|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 久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无码av完整版在线观看| 狂欢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99久久精彩视频| 亚洲综合专区| 久久夜色精品| 免费人欧美成又黄又爽的视频| 青青极品在线|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国产在线小视频| 亚洲成人手机在线|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色婷婷在线播放| 午夜限制老子影院888|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熟女影院|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 久久九九热视频| 国产又粗又爽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aⅴ免费在线观看| 婷婷色中文| 久操中文在线| 72种姿势欧美久久久大黄蕉| 国产色爱av资源综合区|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av在线人妻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