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慧文
摘 要:當今中國的流行音樂正以其青春的風貌,展現著蓬勃的生機。各種選秀比賽應運而生,大行其道。那么在未來的幾十年我國的流行音樂會有怎樣的發展呢? 本文試圖結合中國流行音樂的過去以及現在的發展規律,對中國流行音樂的未來進行展望。
關鍵詞:理論體系;大融合;文化傳承與傳播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4-0220-10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4.007
一、隨著時代的發展,流行音樂將以其獨特的魅力博得人們比以往更多的關心與關注
流行音樂是一種代表了大眾思想的藝術形式,它表現了十分強烈的個體存在。更多參與到流行音樂中的年青一代們(90后,00后)會感知流行音樂這種無等級、無階級性的音樂能在精神上與他們高度吻合,使他們如魚得水。而對于不同年齡階層的聽眾,流行音樂本身靠良好的受眾性也會體現出其他音樂形式不能超越的優越性。因此,以后流行音樂必將成為大眾文化的一種集中體現。作為一種快餐文化,為更多年齡,職業,階層的人所接受。
二、中國流行音樂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建立起完整的理論體系
我們似乎發現中國流行音樂發展至今仍然沒有出現真正的理論家,這可能與其一直以來受商業化的影響,在商業化包裝的背后沒有什么理論沉淀有關。同時理論家本身也不需要靠流行音樂的市場來維持生計。并且由于流行音樂多少年來沒有受到文化層面的關注和大眾意識的公平評價,人們自然放棄了參與流行音樂的理論工作思考。
隨著大眾對流行音樂的不斷重視和重新審視,伴隨流行音樂發展的日益深入,我們將會見證它逐漸發展壯大的過程。因為任何藝術形式都會歷經這樣一個科學的發展進程。日后中國流行音樂必將沿著更加科學化、正規化的方向發展,理論研究人員自然會加入到這個大軍中來,流行音樂也會以其獨特的魅力在音樂的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像美聲和民族唱法一樣,使人們不再簡單把流行音樂與卡拉OK,或者廣場舞等相聯系。
三、流行音樂的發展將會形成跨地域、跨專業領域大融合的局面
自古以來,各種藝術形式從來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國古代詩歌與小調融為一體,到西漢時期被尊為儒家經典的《詩經》就體現了文學與音樂的完美融合。在西方古典音樂的革命性變化中,走向沒落的古典音樂使得抽象主義繪畫與現代派文學再次熱衷于古典音樂概念,激發了靈感,渴望音樂的種子在另一種有機體里復活,也是藝術融合的體現。席勒說:“建筑是凝固的音樂。” 建筑與音樂都依賴數學的分析與整理,它們也都借由數學的比例模式使我們深信,宇宙中存在某種奧妙與次序。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藝術形式與音樂都有著微妙的聯系,由于藝術本身就是一個整體,因此無論是那一門類,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必然能看到一部有關它們交融的著作。而流行音樂將會以其獨特的前沿性、人本性,一馬當先,率領眾多藝術形式登上融合的巔峰。
四、流行音樂將會承擔起文化傳承與傳播媒介的作用
流行音樂的內容表現簡單而豐富,卻包含了深刻的含義。例如,由黃霑創作的《滄海一聲笑》,短短四小節,就把江湖兒女的豪情壯志表現得鮮明無比,比任何規模宏大的交響樂來得更直接,更能直扣心扉。而那些在心靈深處與聽眾互通有無的歌曲更是以簡單、通俗的內容,表現了細致入微的、卻龐大的內心感觸,如《常回家看看》成了老百姓中父母給予兒女感情的一種暗示與寄托。文化的記憶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藝術形態來完成它的功能和任務,而流行音樂會由于其具備傳唱率高,面向大眾市場,能夠在廣大受眾中產生更大共鳴的優勢成為承載社會記憶和文化記憶的更有力的載體。
我相信,流行音樂經過時間的沉淀,也將會借以這種簡短精練的表述形式,成為我國民族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五、流行音樂與科技力量的廣泛融合將極大地拓展它發展的前景
當今流行音樂的發展從某種程度上講已經成為了科學技術發展的附屬品,并且科學技術還在不斷地影響著流行音樂發展的方向。例如,互聯網的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狀態,而音樂的傳播和保存,聆聽與共享的方式也都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過去的一百年,音樂從貴族們拿來炫耀權威的一種手段變成百姓也能消費的起的娛樂形式,使得它能從每一個普通人的口中傳唱,如今音樂進入了廣大的互聯網領域后,其傳唱性與自由度也更高了。瞭望過去的100年,大概每隔20年,音樂的發展就會出現一次劇烈的震蕩,而改變整個音樂發展的規則,同時也會重新塑造我們與各種音樂的關系。在這個過程中,個體的能量一直在被不斷地強化。因此,以后流行音樂人,制作人,歌手勢必會借助網絡這一時代的利刃,充分發揮他流通性強,受眾面廣,廉價等優勢,使得流行音樂能夠得到個性化的更廣的傳播。
目前無線網絡被廣泛運用在各種場合,人們可以利用這一便捷的途徑,在幾秒鐘內完成上傳、下載音樂。音樂在這樣的流通形勢下,不但會替代以往的實體專輯出版,也使得音樂產品必將以全新的方式進行制作與定位。由于制作音樂與傳播音樂的成本相應下降,以前由大型娛樂公司才能運作的推廣模式,現在小型的制作公司、個體創作者也都能負擔得起了。也許在不久的將來,能夠掌握、利用更廉價生產成本制作音樂的藝人,或者對于那些更加熟練的操作傳播新式音樂規則的工作者來說,商業機會將會是無限廣闊的。
音樂傳播的規則一直在改變,音樂創作的模式也在隨之發展,現在新生代正在打破舊的規則,新生力量已經占領了廣大市場。新的技術進一步促進了音樂人的生產力,中國流行音樂的黃金時代正在悄然向我們逼近。
以上五點則是我對中國流行未來的展望,縱觀中國流行音樂的過去,大約20年一個飛躍,流行音樂將承載著我們對它的期冀迎來更多個20年。
[責任編輯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