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巖



“如果大海能夠帶走我的哀愁,就像帶走每條河流。所有受過的傷,所有流過的淚。我的愛,請全部帶走。”這首MV中的遙控飛機EXTRA的制造者和遙控者就是鄭富德。當年,他做的飛機在中國臺灣參演過多部影視劇。1989年,金城武出道拍攝的第一支廣告,手里拿的就是鄭富德做的遙控飛機。
記得年少時的夢
童年期的鄭富德和家人住在機場旁邊,家境雖然一般,但對年少的鄭富德來說,每天能看到飛機的升降起落,就是最開心的事。因為實在是太喜歡飛機,他還會想方設法把不多的零花錢節約下來買飛機模型,“飛機夢”就像一顆種子,在鄭富德內心深處住下了。
1980年,鄭富德的大女兒艾玲出生了,為了讓孩子生活得好一些,也讓老婆過得輕松一點,鄭富德就在車庫里開了家模型店,一邊賣模型一邊琢磨著動手做飛機模型。“很難,上世紀80年代初資訊不發達,沒有地方可以系統學習,只能自己買材料試著做,慢慢地才積累了足夠的經驗。”鄭富德把這間車庫模型店,轉型成了專業的飛機模型店,在中國臺灣的模型發燒友中也小有名氣。
9年后,處在人生巔峰狀態的鄭富德,在臺北開了第二家全手制航模店,店里陳列的很多飛機都是他這幾十年里親手制作的。最上層的一架6:1的幻影戰斗機模型,飛行速度甚至可以達到200千米每小時。店里的手制航模售價從幾萬到幾十萬臺幣不等,臺灣有媒體曾報道他做的航模是“臺灣最貴”,事實上那次報道中價值50萬臺幣(約合10萬元人民幣)的航模,價格很快就被他刷新。鄭富德做的飛機模型全部以真機為藍本,專門定制。并不只是觀賞的模型,給油后甚至能飛上藍天。為飛機提供動力的發動機需要1萬多臺幣一臺,渦噴則高達1萬美金。為什么這么貴?因為鄭富德看得上的渦噴,由一位專事手工的美國人制作,同樣是按比例高仿真全手工打造,極致精巧。“十多二十年前的1萬美金,價格是相當可觀了。”鄭富德回憶。
建模、打磨、刮膩子、噴漆,整部飛機全都由手工完成……甚至,飛機上的飛行員,也都是鄭富德用硅膠倒模做出來的,而假人身上的衣服,也請人專門用絨線編織。一切都按照真機、真人大小等比例縮小,一絲不茍,一毫不差。手工噴漆時,為了色調精準與實物保持一致,鄭富德堅持在陽光下進行噴涂。還要隨時注意天氣的干濕變化,包括找到適合的噴漆工具也是不斷實驗的結果。
“爸爸做一臺模型,短則一個月,長則需要半年,做起來不計成本,但賣起來卻不像個生意人,有時看出客人真心喜歡但錢又不夠,他就會半賣半送地給人家。”女兒鄭艾玲笑著說。
什么都懂的藍博士
鄭富德生意最順風順水時,在臺北擁有3套房產和3部車子,還送大女兒艾玲出國讀書。誰也沒有料到,“嘩”的一下,量產的飛機模型就像潮水般涌進中國臺灣,價格只是手工模型飛機的三分之一還不到,航模從收藏級的奢侈品、發燒友的心頭好變成了大眾手里的普通玩具。
1999年,鄭富德破產了。在熱愛手作模型的粉絲與老客戶的幫助下,加上不服輸的心,1年后,鄭富德開了第3家航模店。這次,他把店開在臺北101大廈旁邊,希冀能有好的開始。但沒多久,貼牌量產模型的沖擊越來越大,昂貴的租金、上漲的人工工資和攀升的原材料價格都讓鄭富德不堪重負。像他這樣堅持手工完成全部模型制作的手藝人,注定沒辦法與機器爭時間。“手工航模有流水線生產的機器航模所沒有的精致、溫度和考究,但這些沒法向每位客戶解釋。”鄭富德有些沮喪。
2004年,鄭富德第2次破產,人生再次歸零。他心灰意冷地來到桃園鄉下,因為這里的生活成本夠低。這一年,大女兒艾玲剛剛大學畢業,憑著上學期間實習的經驗,她在妹妹上學的學校附近開起了培訓中心。看到失業、失意、陷入低潮的鄭富德,她問爸爸愿不愿意來學校教小朋友做航模,鄭富德想了想,答應了。
開始做課件,教小朋友做飛機模型。沒想到,幾年時間后,父女倆摸索出了一套有趣又有意思的航模教育課程。并在教學中,總結出許多經驗。他找來卡紙,自己畫線,讓學生們剪下來拼貼,成為最初級的課程。他還找來根繩子,讓孩子們互相牽著去戶外放飛機,孩子們抓著繩子,都不懂怎么放手。
這時候的鄭富德,有了一個好聽的新名字——藍博士,這是孩子們給他起的名字,意思是關于藍天,他什么都懂。
走出去回過來
在鄉下教了8年小朋友后,艾玲的朋友邀請她去北京的培訓中心授課,她發現這里的小朋友很喜歡飛機,比臺灣小朋友更有興趣。艾玲想,爸爸或許在北京還能飛得更高!艾玲半哄半騙讓爸爸來到北京。第一次上航模課,有75個家庭報名,現場來了150多人,鄭富德還碰到了20多年前買自己航模的臺灣客戶。一堂課下來,小朋友做的飛機,不管成功沒成功都被帶走了,讓父女倆很驚喜。
因為抑郁癥,大夫要求他盡量多曬太陽。在陽光下,鄭富德想起45年前,那個剛剛愛上手制航模的自己,突然發現,這么多年過去了,其實什么都還在。45年前,自己還沒有太太,也沒有兩個女兒,更沒有錢,但是有住的房子,有可以制作航模的車庫。
這些,今天的他都還有啊,而且還擁有了更多的支持。
現在,鄭富德經常以創客的身份舉辦講座,講自己的創客精神和創客計劃。他還打算以航模為基礎,發展培訓。“做航模最難是培養耐心。”鄭富德在教學過程中,有自己的一套:“不會出現任何成品,訓練孩子從無到有的創造能力。”在初級班,他只提供原始材料,在卡紙上繪制好零件形狀,學生們剪下來自己拼裝。進階后,可以在重量夠輕的巴沙木上,學著畫零件的結構圖,切割、組裝……經歷由易到難的學習后,就可以自己設計制作航模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包括試飛,從一開始完全靠風力,再利用橡皮筋纏繞的推力發動飛機,到后來用內燃機動力、微型渦輪噴氣式動力、電動動力……學生的每一次成長和收獲,都讓鄭富德激動不已,像是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
這也許就是手作的好處,讓人產生惜物的習慣,得之不易,才會珍惜。關于未來,鄭富德的想法很簡單,如果賺到錢,就帶著錢和航模回到桃園鄉下教小朋友做飛機模型,這聽起來像一種輪回,但人生往往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