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午臨,劉 暉,張云杰,苗 毅
(河北省邯鄲市中心醫院,河北 邯鄲 056008)
?
解毒抗癌方維持治療中晚期化療后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療效
張午臨,劉暉,張云杰,苗毅
(河北省邯鄲市中心醫院,河北 邯鄲 056008)
[摘要]目的探討解毒抗癌方維持治療對中晚期化療后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療效。方法選擇78例化療后的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9例,2組采用化療方案完全相同,對照組采用西醫對癥支持治療,觀察組采用解毒抗癌方維持治療,比較2組患者治療前后EORTC QLQ-C30生存質量評分、卡氏評分(KPS)、東部協作組體能狀態計分(ECOG)、無進展生存期(PFS)、T細胞亞群和NK細胞活性、近期療效及毒副反應。結果治療后觀察組EORTC QLQ-C30生存質量評分、KPS評分、ECOG 評分、PFS、T細胞亞群和NK細胞活性、近期療效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均<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解毒抗癌方維持治療對中晚期化療后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顯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其無進展生存期,毒副反應少,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解毒抗癌方;維持治療;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
肺癌是一種原發于各級支氣管上皮的惡性腫瘤,其中非小細胞肺癌約占80%,病死率居所有癌癥之首[1]。隨著人口老年化、環境污染等因素,其發病率與死亡率呈現逐年增高的趨勢,嚴重威脅人們的健康和生命。由于起病隱匿,約75%的患者確診時已屬于中晚期[2],失去手術機會,目前臨床多以化療加局部放療為主,但毒副作用較大,整體療效并不理想,中醫藥在本病治療中具有令人欣喜的效果[3-4]。本研究通過自擬的解毒抗癌方維持治療中晚期化療后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取得良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擇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化療后的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均經病理學和細胞學確診,患者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心、腦、精神等相關疾病。將患者隨機分為2組:觀察組39例,男27例,女12例;年齡35~75(61.7±8.4)歲;鱗癌16例,腺癌23例;ⅢB期24例,Ⅳ期15例。觀察組男28例,女11例;年齡37~78(62.3±8.6)歲;鱗癌17例,腺癌22例;ⅢB期26例,Ⅳ期13例。 2組性別、年齡、病理類型、分期情況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2組均采用TP方案化療(紫杉醇135 mg/m2第1天;順鉑75 mg/m2,第1—3天),水化利尿和常規保肝、止吐、營養支持以及對癥治療,28 d為1個周期,2個周期為1個療程。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服自擬中藥解毒抗癌方,組方黨參20 g、白術15 g、葛根12 g、茯苓15 g、半枝蓮30 g、黃芪60 g、白花蛇舌草30 g、杏仁10 g、竹茹12 g、川貝15 g、雞骨草15 g,甘草9 g,常規水煎取汁200 mL口服,1劑/d,28 d為1個周期,2個周期為1個療程。
1.3觀察指標①臨床療效。按照國際通用的WHO《實體腫瘤近期療效的分級標準》進行評定,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進展(PD),總有效=CR+PR。②生活質量評分。采用歐洲癌癥研究與治療組織生命質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于治療前后對2組患者進行評價。③藥物不良反應。按照WHO抗癌藥物毒性作用評定標準進行判定,分為0~Ⅳ度。④卡氏評分。以Karnofsky體力狀況評分為指標進行判定。⑤東部協作組體能狀態計分(ECOG)。⑥統計2組無進展生存期(PFS),檢測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CD3+、NK細胞活性、CD4+、CD8+以及CD4+/CD8+水平。

2結果
2.12組療效比較觀察組總效率為44%,對照組為27%,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療效比較 例(%)
2.22組治療前后KPS評分和ECOG評分比較治療前2組KPS評分和ECOG評分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治療后觀察組KPS評分和ECOG評分顯著改善(P均<0.05),而對照組變化不明顯(P均>0.05),治療組顯著優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KPS評分和ECOG評分比較,分)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2組PFS比較治療后觀察組PFS為(11.9±5.1)個月,對照組為(5.4±2.3)個月,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2組治療前后EORTC QLQ-C30生存質量評分比較治療前2組患者在各領域評分均無顯著性差異(P均>0.05)。治療后2組患者的在各領域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均顯著提高(P均<0.05),且觀察組改善幅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3。
2.52組治療前后NK細胞活性、CD3+、CD4+、CD8+以及CD4+/CD8+水平比較治療前2組NK細胞活性、CD3+、CD4+、CD8+以及CD4+/CD8+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治療后觀察組NK細胞活性、CD3+、CD4+及CD4+/CD8+水平均有顯著改善(P均<0.05),而對照組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治療組各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4。

表3 2組治療前后EORTC QLQ-C30生存質量評分比較,分)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4 2組治療前后NK細胞活性、CD3+、CD4+、CD8+及CD4+/CD8+水平比較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比較,P<0.05。
2.62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治療后2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5。
3討論
肺癌屬中醫學“肺積”“息賁”等范疇[5],《雜病源流犀燭·積聚癥瘕痃癖源流》提到:“邪積胸中,阻塞氣道,氣不得通,為痰……為血,皆得與正氣相搏,邪既勝,正不得制之,遂結成形而有塊。”認為精氣虧虛、瘀毒內阻是肺癌的基本病機,精氣虧虛,氣血陰陽失衡,臟腑功能紊亂,邪氣乘虛入內,滯留不去,阻于胸,肺氣聵郁,氣機不暢,流瘀滯,阻塞脈絡,痰瘀膠結成塊[6]。“扶正祛邪”是中醫藥防治各種腫瘤的治療大法[7],《本草匯言》曰:“補肺健脾,實衛斂毒,驅風運毒之藥也。”中藥維持治療是介于一線與二線治療之間的強化治療,在治療中扮演輔助角色,可有效彌補放療、化療、手術等現代醫學手段治療的不足,能夠有效改善臨床癥狀,減輕治療毒副反應,“帶瘤生存”,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
黃炳輝等[8]研究發現在化療的基礎上加服扶正化毒方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評分(P<0.05),不良反應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KPS評分優于對照組(P<0.05),無進展生存期優于對照組(P<0.05);認為扶正化毒方維持治療可有效提高化療后中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PFS。方志紅等[9]通過扶正祛邪方聯合化療對晚期NSCLC治療,結果發現治療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但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化療不良反應均優于對照組(P均<0.05);認為扶正祛邪方能改善晚期NSCLC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化療毒性反應。尤建良等[10]通過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實施中藥清金化堅飲聯合化療治療,結果顯示治療后治療組患者在臨床癥狀緩解、生存質量和體力狀況以及降低化療毒副反應方面優于對照組(P均<0.05),認為中藥清金化堅飲聯合化療可有效改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生存質量,改善體力狀況,值得臨床推廣應用。本研究通過自擬的解毒抗癌方對中晚期化療后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維持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在EORTC QLQ-C30生存質量評分、KPS評分、ECOG評分、PFS、T細胞亞群和NK細胞活性、近期療效均顯著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方中黨參、白術和黃芪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益衛固表、托毒生肌培土生金之功效;黨參還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促進白細胞升高,黃芪可增強T細胞、NK細胞的抗癌活性,促進淋巴細胞的轉化,提高機體免疫調節功能。白花蛇舌草、川貝、竹茹、茯苓、半枝蓮、雞骨草清熱解毒、活血祛瘀、抗癌、散結;白花蛇舌草可顯著抑制腫瘤細胞,干擾腫瘤細胞能量代謝,誘導細胞凋亡。葛根具有提高肝細胞再生能力,加強肝臟解毒功能,升陽止瀉。杏仁潤肺,清積食,散滯;杏仁中含有的苦杏仁苷可殺癌細胞,不但能夠改善晚期癌癥患者的癥狀,而且延長患者生存期。甘草具有抗炎、抗病毒,保肝解毒及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所含的次酸能阻斷致癌物誘發腫瘤生長的作用。諸藥組合,全方相伍,扶正祛邪,標本兼顧,可達到健脾益氣、化痰祛瘀、軟堅散結、抗癌解毒之功,與化療相結合可進一步提高其對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表5 治療后2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例
[參考文獻]
[1]郭毅峻,崔清,金長娟,等. 七葉靈顆粒結合化療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研究[J]. 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33(5):75-77
[2]Natukula K,Jamil K,Pingali UR,et al. Survival analysis in advanced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treated with platinum based chemotherapy in combination with paclitaxel,gemcitabine and etoposide[J]. 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13,14(8):4661-4666
[3]胡旭忠,夏雨滋. 中醫綜合療法對未放化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21):2314-2315
[4]Lai YY,Zhang ZP,Li JZ,et al. EGFR mutations in surgically resected rresh specimens from 697 consecutive Chinese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clinical features[J]. Int J Mol Sci,2013,14(12):24549-24559
[5]陳高陽. 益氣養陰法聯合化療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臨床觀察[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17):1876-1877
[6]張金波. 康肺散結湯直腸給藥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研究[J]. 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14,21(3):190-193
[7]黃愛霞,姚國相,陳燕,等. 參芪扶正聯合PG方案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觀察[J]. 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4, 34(1):88-89
[8]黃炳輝,查青林,周智. 扶正化毒方維持治療中晚期化療后非小細胞肺癌43例[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4,20(8):210-213
[9]方志紅,李雁,李天苗. 扶正祛邪方聯合化療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分析[J]. 時珍國醫國藥,2013,24(10):2433-2434
[10] 尤建良,阮紀愷. 中藥清金化堅飲聯合化療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生存質量影響的臨床觀察[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 (13):26-29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03.023
[中圖分類號]R73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8849(2016)03-0288-03
[收稿日期]201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