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凌
中醫學把肚臍及其周圍稱為“臍腹”,屬于脾;肚臍兩側稱為“少腹”,屬于肝;肚臍以下稱為“小腹”,屬于腎;肚臍以上稱為“脘腹”,屬于脾胃。經常練習推少腹、揉臍腹、摩脘腹,除了能夠幫助消化、緩解便秘、疏肝理氣外,還可以保健腹腦、降脂減肥。
所謂“腹腦”是一種形象的說法,豐富的腹部神經控制著消化和吸收。經常按摩腹部可以調節“腹腦”的緊張狀態,對于因情緒不佳引起的胃腸功能紊亂等癥有一定的緩解和康復作用。
推少腹 是腹或手掌在身體一定部位沿一定方向往返推移的按摩手法。推少腹時,兩掌從兩肋乳根處開始,從上到下推向小腹,掌根用力,反復推摩。兩脅是肝氣容易郁結的地方,經常推摩少腹可理氣寬中,使肝氣暢達,胃中堵悶、消化不良的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揉臍腹 用指腹或手掌緊貼身體某一部位做回動按摩。兩掌相疊,以肚臍為中心,分別做順、逆時針按揉。速度要柔緩,用力要均勻。揉臍腹可加快胃腸蠕動,有助于內分泌功能的調節,使胃液分泌增多,幫助消化、促進排泄。
摩脘腹 是指腹或手掌在身體一定部位做環形移動的按摩手法。兩掌相疊,從胸口開始向小腹摩運;然后兩掌分開,沿腹股溝向兩側摩運;再沿兩肋向上,經乳根到達胸口。按照這個環形路徑反復摩運幾十次。摩腹的力度要均勻、適當,力度有點像揉面團兒時的勁兒,靈巧而又有穿透力。
摩腹時配合細勻深長的腹式呼吸,可以增強臟腑運動的“內勁兒”。在膈肌和腹肌的參與下,胸腹部收縮、起伏明顯,使臟腑呈現出節律性慢動。要訣是向上摩運時順勢吸氣,向下摩運時順勢呼氣;呼吸以不憋、不喘為度。腹式呼吸強度較大,可穿插自然呼吸來調整。
摩腹的時間可從幾分鐘逐漸延長到十幾分鐘。過飽或饑餓時、妊娠及經期婦女、皮膚病患者、腹腔內有腫瘤者、感染或出血病癥的人群不適合做摩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