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昆
流鼻血在很多人眼里只是小事一樁,但對年輕的莎莎來說,卻是一件要命的事情。差不多有三個月的時間,早晨起床后她總是發現擤出的鼻涕中帶血。開始莎莎以為是上火,然而吃了些祛火的中藥不見好轉。過了一段時間后,她的頸部長出了一個約莫五厘米大、不痛不癢的腫塊,到醫院檢查,發現她患上了鼻咽癌,并且出現了頸部轉移。究竟什么原因導致她患上鼻咽癌?醫生研究發現,莎莎患上鼻咽癌,跟長時間吸“三手煙”有很大關系。
據研究,吸煙者一番“吞云吐霧”后,不但自身頭發和衣服上殘留香煙氣味及有害物質微粒,就連周圍環境中的地毯、靠墊、墻壁、家具等物品都會沾染“煙毒”。這些煙霧小顆粒還能重新釋放出來,再次成為煙霧或者懸浮顆粒。此外,煙霧顆粒還能與室內空氣中的物質起反應,產生新的污染物。研究人員稱這煙害為“三手煙”。人們或許看不見三手煙,但卻可以聞到那股異味。三手煙也被認為是目前危害最廣泛、最嚴重的室內污染。
國外研究表明,目前已知的三手煙化學成分包括尼古丁、可替寧、3-乙烯基吡啶、甲酚、萘、多環芳烴、甲醛、煙草特有亞硝胺,以及許多可以吸入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包括乙腈、喃類、苯、丙酮和甲苯等。
研究表明,殘留在衣服和家具上的香煙氣味能被人體皮膚吸收。通風和污染程度的不同可能導致香煙的殘留氣味滯留數小時、數天甚至數月。在某些情況下,只有通過徹底的大掃除或更換壁紙、地毯和窗簾,才能清除這種污染。研究人員把存在于沙發墊、編織物中的纖維素作為室內物質的代表模型,先用煙氣熏它,然后將其置于“高濃度但合理”的亞硝酸環境中3個小時,結果發現生成的煙草特有亞硝胺比原先高出10倍,而且生成速度更快。
研究人員還檢測了一名45歲“煙鬼”的卡車內部,同樣發現了較高含量的煙草特有亞硝胺。而車內的亞硝酸主要來自發動機,也可以滲透到車廂。三手煙里的尼古丁表面粘附力很強,會與空氣中的亞硝酸起化學反應,生成有很強致癌性的亞硝胺。
專家指出,二手煙暴露沒有安全劑量。大部分三手煙的有害物來源于二手煙,因此,理論上三手煙的危害在任何暴露劑量下都可能發生。
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表明,即使是煙民在吸煙時遠離了被動吸煙者,吸煙排放的有害物質仍會影響其他人的健康。因此,對于吸煙者而言,也許戒掉手中的香煙才是最佳的選擇。
尼古丁如今已成為社會毒瘤,是癌癥最大的危險因素之一,很多人躲得過一手煙、二手煙的危害,但是對于三手煙仍然是防不勝防。為此,我們呼吁應當全面禁止室內吸煙,促進家庭禁煙措施的制訂和實施,同時將三手煙污染問題納入到煙草控制和健康管理中。加大戒煙宣傳,全民戒煙,從根本上掐斷香煙致癌的風險才是最正確最有效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