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豪
泌尿系結石是泌尿系統的常見病,包括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與尿道結石,以疼痛(腰痛、腹痛、排尿時痛甚)、血尿、尿中有砂石排出史、排尿困難等為主要臨床表現,屬于祖國醫學的“石淋”“砂淋”“血淋”的范疇。本病男女均可發病,發病率有明顯的地區差異,近30年來發病率明顯增多。病因多為飲食不節與濕熱下注,病位在腎與膀胱。
本病病機為濕熱蘊結下焦、煎熬津液,聚而成石。結石初起,多為濕熱蘊結;久則腎陰虧虛,虛火內灼。故治療以清熱化濕、利尿通淋為大法,視其兼證不同,酌以選方加減。
氣滯血瘀、疼痛劇烈者重用行氣活血之劑
枳金湯 枳殼、石韋、萹蓄、瞿麥、牛膝、生地各15克,金錢草、車前草各30克,木香、王不留行各10克。血尿時加白茅根30克,合并感染加蒲公英30克。水煎內服,每日1劑。
【功用藥理】 行氣活血破瘀,清熱化濕通淋。枳殼行氣開郁,金錢草清熱化濕、利尿通淋為主藥;車前草、石韋、萹蓄、瞿麥清熱解毒、排石利尿為輔藥;木香、王不留行、牛膝行氣活血破瘀,引石下行;生地防止利尿傷陰。現代藥理研究發現,枳殼、木香水煎劑能增強平滑肌舒縮功能,緩解痙攣;牛膝有擴張血和利尿作用;白茅根能止血利尿,蒲公英可清熱解毒防治感染。全方能增加腎血流量,加強平滑肌舒縮功能,抗感染,減少局部充血水腫,達到解痙、消炎、利尿、推動結石下行。
化瘀消石湯 桃仁、王不留行、生大黃、雞內金各10克,牛膝、海金沙、滑石各15克(布包),乳香、沒藥、甘草各6克,砂仁20克,金錢草30克。水煎分2次溫服,服藥后多飲開水,適當跳躍活動。
【功用藥理】 清熱利濕,化瘀消石。桃仁、乳沒、雞內金化瘀散結、消蝕沙石;大黃、王不留行、牛膝通利瀉下,引藥下行,因勢利尿,以利結石排出,一消一排,是治標之道;金錢草、砂仁、海金沙、滑石、甘草消熱化濕,利尿通淋,是對因治療,乃治本之道。如此則標本兼顧,雙管齊下,切中病機。
蒲灰金仙飲 生蒲黃、木通、瞿麥、萹蓄各10克,飛滑石、廣郁金、威靈仙、金錢草、海金沙各30克,石韋15克,烏藥20克,車前子(包煎)60克。水煎分兩次口服,每日1劑,10天為1個療程。
【功用藥理】 通淋利尿,化石排石。蒲黃、滑石合用功擅化瘀泄熱,利竅通淋,配木通、瞿麥、萹蓄、石韋清利濕熱,金錢草、海金沙化石排石,重劑車前子通利水道,尤妙在重用郁金、烏藥、威靈仙理氣開通解除平滑肌之痙攣,可達到止痛和排石之效。
芍藥甘草湯加味 白芍、冬葵子、滑石、車前子各20克,炙甘草1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氣滯者加木香、烏藥;血瘀者加益母草、王不留行;脾虛者加黨參、白術、茯苓;腎陽虛者加附子、肉桂、鹿角霜;腎陰虛者加女貞子、旱蓮草;腰痛甚者加桑寄生、川續斷;血尿者加蒲公英、地丁;結石不下者加牛膝、威靈仙。此外,尿檢pH值<6.0者,每日早晚各加服碳酸氫鈉1克,隨湯劑沖服。
【功用藥理】 緩急止痛,通淋排石。芍藥、甘草具有緩急解痙止痛的作用,可解除輸尿管、膀胱、尿道平滑肌的痙攣,制止其疼痛,收到通利效果。冬葵子、滑石、車前子清熱利尿,可加大尿量,沖擊結石,促使結石排出。pH值是結石成因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加服碳酸氫鈉可使尿液堿化,增強溶石作用。
組方全面、化石排石并舉的結石通用方
尿路排石湯 金錢草、海金沙、車前子各20克,木通、滑石、豬苓、丹參、制乳沒(各)、烏藥、茅根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功用藥理】 通淋利水,行氣活血。金錢草、車前子清熱利水;豬苓、茯苓、滑石、澤瀉、木通滲濕利水,增加尿流率,加強對結石的沖涮,利于結石排出。丹參、烏藥、制乳沒(各)行氣活血止痛,增強了輸尿管的正常蠕動,加快結石排出,減輕排石過程的疼痛。
通用排石湯 金錢草60克,海金沙、石韋各30克,車前子15克,木通10克。水煎內服,每日1劑。
【功用藥理】 通淋排石,清熱利濕。金錢草性味苦寒,功能清熱、利尿、排石;車前子甘淡滲利,氣寒清熱,性專降泄滑利,二藥配伍,共奏排石通淋、清熱利尿之功。海金沙甘寒清利,與金錢草相須為用,能增強利尿排石之功;與車前子同用,能加強清熱利濕之能。石韋可清熱利濕,導熱下行,又可使邪有出路。諸藥相合,共收通淋排石之功,現代藥理證實,金錢草含有生物堿、黃酮甙、酚類、鞣質,其中黃酮甙、酚類等酸性成分可降低尿液的pH值,利于草酸鈣、碳酸鈣、磷酸鈣鎂等結石的溶解;車前子中的車前子堿、車前烯醇酸、琥珀酸等可增強尿素和尿酸的排泄量,防止尿酸沉積而形成結石;木通含木通甙、鞣質、鉀鹽等,在利尿的同時可補充排出的鉀離子,不至于因利尿而引起缺鉀。
腎之陰陽兩虧,根本不固者重用補腎益腎之品
固腎利濕化石湯 滑石、金錢草、海金沙、雞內金各30克,瞿麥、冬葵子、黃芪、桑椹各15克,穿破石、王不留行、烏藥、懷牛膝、白茯苓、生大黃、地龍、郁金、炮山甲各10克,升麻、甘草各6克,魚腦石4個(研末沖服)。水煎服,每日1劑。
【功用藥理】 固腎利濕,通淋化石。金錢草、海金沙、雞內金、瞿麥、冬葵子、大黃、白茯苓、地龍、甘草梢清熱利濕,通淋化石;穿山甲、王不留行活血化瘀攻石;郁金、烏藥調氣,兼有舒張尿道之功,以利結石之排出;黃芪、升麻提氣,臨證有用通淋排石法不效后加黃芪、升麻而排出者,思之乃為以退為攻,欲擒先縱之理;桑椹、懷牛膝補腎固本,以防藥石戕傷腎氣,固本祛邪。
益腎通淋湯 菟絲子、女貞子、懷牛膝、海金沙、冬葵子各15克,廣東金錢草、玉米須、滑石各30克,車前子12克,甘草5克。水煎內服,每日1劑。
【功用藥理】 益腎通淋,化石排石。實驗研究表明,本品能降低腎鈣含量,抑制草酸鈣結晶的析出和聚集,有保護腎組織細胞和促進腎血液循環的作用;減少細胞器脫落而成為結石的核心和基質物質,減少結晶異質成核和聚集的機會;增強尿流動力,加速尿液排泄,減少成石物質在腎內停留時間和沉淀機會,以其沖涮之力使微結石在增大之前排出體外。
辨證加減
由于氣結而疼痛重者,加延胡索、川楝子以理氣止痛;由于血瘀而疼痛重者,加蒲黃、五靈脂以祛瘀活血止痛;尿血者,加大小薊、白茅根以涼血止血;濕重者,加瞿麥、萹蓄、梔子、大黃(后下)、滑石、甘草梢以清熱利濕;氣虛者加黃芪、黨參之輩;腎陰虧損者,加女貞、熟地、枸杞之品;腎陽虛者,加菟絲子、巴戟天、附子、肉桂之列;血虛者加當歸、熟地、白芍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