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芬芬
摘 要:股東資格的繼承就直接帶來了股東權利以及分紅權,即繼承權在經濟利益上的反映。但是由于股東以及股東會在公司的、諸如人合性、老股東利益、繼承人、股東人數劇增等特殊性,因此法律上不能作出強制性規定,該法條必然得有“但書”任意規范。因此,以下就對公司法中有關股權另有規定的系列分析。
關鍵詞:股權繼承;公司;繼承
一、對公司股權繼承的解讀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法制建設的不斷規范,以自然人為投資主體的有限責任公司的是數量越來越多,有限公司作為公司形式中的一種,兼具資合和人合的性質。就其本質而言有限責任公司是資合公司,但又具有鮮明的人合性特征。
(一)公司法第76條的含義
公司法第76條規定:自然人股東死亡后,其合法繼承人可以繼承股東資格;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除外。本條是關于有限責任公司中發生股東死亡時股權繼承的規定。首先應當是股東資格的繼承,這一資格繼承是因股東權作為非實物財產性的遺產繼承而產生。股東資格應當不直接涉及人身權,而是由出資與人出資或股東出資所決定,因此符合我國《繼承法》,應當可以繼承。
(二)股東繼承權的相關規定
股東取得有限公司股權的方式可以分為原始取得和繼受取得。原始取得是指股東基于其投資而取得股東地位,而繼受取得是指股東基于其他合法原因而取得股權其中包括受讓、受贈、繼承等。受讓股權也是一種基于投資而取得股權的方式。
我國《公司法》第76條規定,“自然人股東死亡后,其合法繼承人可以繼承股東資格,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除外”。繼承行為導致的股權轉讓與一般意義上的股東股權轉讓不同,它因繼承這種特定事實法律行為發生,而不是基于股東之間協議而發生,因此,股權繼承實質是死亡股東向公司股東以外第三人進行股權轉讓(當然死亡股東的繼承人也可能是該公司的股東之一,這種情形不會影響到公司的人合性,只會改變公司股東的持股比例,因此不在此進行討論)。有限公司股東死亡后,其股權因繼承而發生轉讓時,繼承人能否順利進入公司,繼承股東身份享有作為公司股東應有的權利?在公司法修訂前,對這一問題實踐中存在不少爭議。有觀點認為,如果股東資格可以繼承,可能會動搖公司人合性的根本,因為其他股東和原股東之間友好的關系未必能夠延續到繼承人身上,也就是說其他股東未必愿意接受繼承人這個公司以外的人取得股權加入公司,這種情形會對公司的良好運營產生影響。另一觀點則認為,如果股東權不能繼承,將不利于保護繼承人的利益,也可能違背被繼承人的意愿,有失公平。
二、股權繼承的另有規定
我國《公司法》在第76條確立了股權繼承制度,但是不能認為這種股權的轉讓是毫無限制的?!豆痉ā返?6條規定,股權繼承時“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除外。”立法者之所以規定公司章程可以對股權的繼承另行規定,是考慮了繼承人未必能滿足其他股東的要求,順利被公司接納,與其他股東和平相處。
根據《公司法》76條的規定,股東的繼承人可當然繼承股東資格,除非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由此可見公司章程是排除繼承人繼承股東資格的直接手段,這也是各國有限責任公司股權限制和排除通用的做法。在某些公司的公司章程中之所以會排除股權繼承,主要是因為有限責任公司的人合性屬性,這種人合性表現在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存在相互信賴的關系,這種信賴關系和有限責任公司的資合性一起,既是有限責任公司成立的基礎,同時也是其生存和發展的穩定劑。法律在賦予公司章程對股權繼承進行限制或排除的同時,法律也沒有忘記對繼承者繼承股東權利的保護,這種保護體現在公司法76條中對股權繼承的默認。這樣的股權繼承制度既維持了有限公司的人合性又最大限度的保護繼承者的股權繼承權。股權繼承排除并不意味著對股權繼承否定,恰恰相反,股權繼承排除是在承認股權可以繼承的基礎上產生的與股權繼承相配套的制度。
從公司章程排除的效力來看,即公司章程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排除股權的繼承,公司章程的排除效力不是沒有邊際的,其本身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從對公司法中股權的分析來看,股權具有自益權和公益權的雙重屬性,前者主要表現為股權中的財產性權利,主要是值股份的收益權;后者主要表現為股東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的權利,主要是值得的身份權。很顯然《公司法》76條中后半段中的“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除外”,主要是指的公司章程對股權中的共益權的排除,即排除的效力僅限于對共益權的排除,不能排除自益權。因為可以從立法中看出,法律設置76條后半段主要是為了防止股權繼承中的身份繼承對有限責任公司原有人合性的破壞,破壞公司的正常經營次序,然而股權中的財產性內容即自益權并不會影響公司的人合性,所以自然也不在“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范圍之內。
三、總結
綜上可知,公司章程只能排除股權繼承中的身份內容,而股權的財產性內容不在其規定范圍內。股權中同時包括自益權和共益權兩種屬性,對于自益權這種財產性權利當然屬于股權繼承的客體。而共益權這種具有人身性的權利因根據有限責任公司章程的規定來確定它的可繼承性,其并非當然成為繼承的客體。因此股權排除后的結果就是繼承人不能以公司股東的身份繼承股權,而只能以繼承人的身份繼承被繼承人股權所享有旳財產收益。公司章程排除股權繼承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在股東死亡這一事實發生之前,章程就規定了股權不得繼承。另外一種是,公司章程在股東死亡前并沒有規定是否排除股權繼承,而只規定在股東死亡后,死亡股東的股權能否被繼承由股東大會決定公司章程可以限制甚至排除股權的繼承,但這并不意味著繼承人的合法權益會被公司章程排除?!豆痉ā菲呤鶙l 中,公司章程另有規定除外,該條設置的主要目的是限制或排除繼承人當然的以股東身份進入公司,以此來維護公司的人合性,因此公司章程不得對維護公司人合性無關的繼承人權利做出限制。所以說,公司章程對股權繼承的限制必須建立在限制繼承人以股東身份進入公司,維護公司人合性這一目的之上。 因此,可以看出公司章程對股權繼承規定生效的另外一條件就是它的規定本身應該是合法的,不能損害股權繼承人的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馮莉.關于我國公司法中的股權繼承規定之評析[J]法制與社會,2009.
[2]肖海蘭.有限責任公司股權繼承法律問題研究[J]湘潭大學,2013.
[3]錢玉林.公司章程“另有規定”檢討[J]法學研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