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楠楠 曹蘭之 顧佳晨
?
淺析會計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前景及措施
陳楠楠曹蘭之顧佳晨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企業對于會計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的增大,會計對于企業的作用也越發重要。正因為如此,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會計行業,這就導致會計市場人員的劇增。然而高素質、高技能的專業人才卻是少之又少。對于會計專業的畢業生而言,正是面臨了這樣一個尷尬的局面:企業需要專業人才,市場競爭大,而自己本身又缺乏經驗和優質技能。于是,在財會行業出現了“會計熱,就業難”的局面,越來越多的會計畢業生“進退兩難”所以,我就會計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前景進行淺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會計;畢業生;就業;解決措施
會計工作社會經濟管理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如今的市場早已離不開會計管理,“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也已被經濟活動所證實,會計著實“火熱”了一把,無論是高考畢業生報考的專業還是日常的培訓廣告中都可以看出會計的熱門。然而在近幾年中,會計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卻大不如前,一次性就業率在大幅的降低,會計市場一度陷入了低迷狀態。會計人員基數大,企業對會計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會計專業畢業生的質量也在下降等等因素都導致了會計畢業生的就業難。所以,我們有必要對這個現狀作出調整以保證會計畢業生的就業。
(一)會計人員基數大,會計市場人員供過于求
會計專業在國內甚至是國際上都非常火爆,開設會計專業的大學更是數不勝數。據統計,2015年的會計畢業生高達285540,在校生更是直逼百萬,其中新增在校生305902,報考人數的劇增導致了龐大的會計畢業生群體。但是會計市場的會計人才并不僅僅是來自高校校畢業生,還有其他專業甚至社會層面的人員報考了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在過去的2014年中,全國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報名人數達到214萬人,比2013年度增長了3.88%。如此大的會計供給者無疑又給會計專業畢業生雪上加霜。
(二)低端會計泛濫,高端會計奇缺
會計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隨著經濟的發展,對于會計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未來將會需要高智能的會計,只會算賬、記賬是不能滿足企業和社會需要的,還需要了解稅務,經濟法以及法務等。目前我國會計行業處于低層次人員極度飽和而中高級人才匱乏的尷尬局面。對于剛入會計行業的會計畢業生而言,能擁有高智能以及高素質是很困難的,而企業恰恰有關注的是會計人員自身的資歷。企業在招聘時會更加青睞于那些專業技能較強的從業者,尤其是那些對專業背景要求較高的財會職位,企業在招聘時會有更嚴格的專業限定,以保證從業者的專業技能夠符合企業的崗位要求。
(三)薪酬市場值遠遠低于期望值
據統計,2015年畢業生預期的工資在4000-5999元,而2015年會計畢業生的實際工資僅在3000元左右,與畢業生的預期相差甚遠。在就業壓力的迫使下,大學生的工資預期尤其是對于首份工作的預期值不降反升,他們渴望于那些高待遇輕工作的職位,這就導致了畢業生對于那些工資遠不及自己預期的工作不屑一顧,寧愿沒有工作也不愿屈身于低工資崗位。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局面,主要原因是由于物價上漲及其衍生問題造成成本的增加;其次是當代大學生普遍存在的“薪”病也是主要原因,對自我價值的認同更加強烈,因此他們希望通過高薪來體現自我價值,這也是導致預期薪酬逐年高漲的原因之一。就業成本逐漸增長和過高的自我價值認同的驅使,造成大學生在找工作時一味地追求高薪資。
(四)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不足
單位在招聘相關會計人員時,不僅要求他們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而且還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方便畢業生能盡快的融入工作。但是對于大多數的在校會計大學生而言,能有一個在會計單位實習學習的機會并不多,更別說能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在調查中顯示將近有 50%的會計專業畢業生認為自己的實踐經驗比較缺乏,缺少實習的經驗和機會,這就導致了 畢業生在就業之際很難以達到用人單位的要求,進而導致求職的失敗。
(五)新會計準則下大學畢業生的“落后”
06年2月15日,財政部在北京舉行了會計準則體系和審計準則體系發布會,發布了39項新的企業會計準則,會計人員對新會計準則的適應與否,直接關系到了新會計準則的實施,所以許多企業都更加傾向于新會計人才。而對于高校的會計人才大多數都是學習的舊版教材上的會計準則,與新會計準則有所出入。因此,畢業生的供應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條件。
(一)更多獲得專業證書
會計專業大學生應有效分配利用時間,盡快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然后取得初級會計師資格證書,然后可以考取銀行從業資格證書。越來越多的在校生選擇考取會計從業資格證來增強個人能力,以此來擴寬自己的就業面。對于財會專業的大學生,就更應該盡快取得入門證書,并獲得更高層次的證書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使自己在眾多競爭者中勝出。
(二)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用人單位對于畢業生的招聘要求越來越高,財會專業大學生應盡量完善自我綜合素質,要不斷增強計算機應用能力,掌握excel的應用和學習熟練掌握財務軟件。應用財務軟件進行工作是一種趨勢,隨著企業經營規模的增長和經營領域的擴張,企業的經濟業務容日趨復雜,財務核算也越加繁重,這時就需要金蝶、用友等自行研發的財務軟件的應用。這些軟件不僅可以減輕財會人員的負擔,同時也能提高業務核算的準確率。正如“不患無位,患所以立”,只有滿足了用人單位的需求,畢業生才能在激烈的就業形勢下勝出。
(三)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改變就業觀念
畢業生在就業時,不可好高騖遠,不可自恃清高,也不能貶低自己,應樹立的觀念是:選擇適合自己的崗位,踏實工作,一步一個腳印,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不斷實現自己的目標。大學生不能碌碌無為,做好時刻步入社會的思想和精神準備,制定一個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在激烈工作競爭中展示自己的優勢。證券、保險、金融等許多行業均需要會計專業的人才,故畢業生不必只盯住會計崗位,作為初次就業者,應以學習和積累經驗為主,從底層做起,無論工資高低,逐漸轉入正式的高薪酬會計崗位。
(四)高校要注重大學生的技能培養
高校應以培養 “應用型會計人才”為目標,而不僅是“理論型人才”,注重會計實訓實踐教學,提高會計實踐課的比重,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高校可以廣泛開展 “校企合作”,與企業加強實踐溝通聯系,為學生提高實習的機會,讓學生真正參與到企業的財務處理過程,如此畢業生在畢業時就可以獲得一定的工作和實踐經驗,從而提高就業競爭力。
(五)加強新會計準則的學習
首先學生應主動學習新的會計準則,可以通過網上搜尋或者圖書館資料了解新準則,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和專業面,從而主動適應企業的需求。其次高校應該為學生提供適應社會和國際發展趨勢的新型教材,靈活安排培訓內容,適應不同行業會計核算的需要。
21世紀是一個信息高速發展時代,會計作為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企業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會計專業畢業生作為新一代會計人才的中堅力量,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將會對經濟社會有著無法估計的影響力。會計專業大學生自己要找準崗位,做足準備,積極迎接前進道路中的各種挑戰,爭取早日獲得自己滿意的工作崗位,實現自我價值。(作者單位:重慶工商大學)
[1]成茜.論會計專業畢業生就業前景分析[J].中國商論,2015(14).
[2]利雅.淺析高校財會專業畢業生就業問題及對策[J].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