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 歐陽珊珊 朱尊尊
[摘要]價值觀教育一直被視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重要內容。十八大提出“三個倡導”以來,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便成為了“當前及今后黨和國家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成為了“公民社會”在精神領域的一項重要工作。
[關鍵詞]中學生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培育和踐行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2-0167-01
學校教育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教育戰線的神圣使命。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學校教育的全過程,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是中學生思政教育科學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一、高中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狀分析
(一)學校教育教學力度不夠
高中學生是一群價值觀擅變的特別群體,對他們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理當突出“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但現實教育教學中往往忽視這一部分的價值,學校為盡快完成教學目標,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兩課”教育捆綁進行。
(二)社會家庭配合乏力
當前高中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方式上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培育方式過度依賴學校,缺少社會家庭的關懷;二是高中培育方式過度依賴理論灌輸。本是“三駕馬車”共同發力,現在卻只依賴學校的培育方式顯然有點勢單力薄。
(三)學生價值取向模糊
一是一元化主導。學生群體價值觀體系的建構,僅靠以一種價值觀為核心的單一主導的價值觀建構模式己經是力不從心了,其需要的是多元化、兼容性的價值建構體系。二是功利化追求。現行教育體制的諸多矛盾和問題,如應試教育的片面性等。
二、高中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對策
(一)注重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培養
要融入課堂教學全過程。高中學校培養和踐行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培養的渠道和途徑是多種多樣的,需要多種渠道協同作用。課堂教學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渠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經成為思想政治理論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作為一項專門的教學內容,單獨列入學校教學的內容,具有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
要滲透傳統文化內涵。思想政治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的講解和闡釋,充分結合傳統思想文化,將傳統思想文化的內涵和源流,有機融合到高中思想政治課的課堂教學內容當中,增進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實質的理解,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精髓的自信。
(二)注重網絡環境影響
學校要把重視網絡影響,加強學生引導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的重點。首先,學校要加強網絡設施建設,向學生開放校內網絡資源,為學生利用網絡進行自主學習、收集信息提供條件。其次,要加強對校內上網場所的管理,對進入校園網絡的不良信息進行有效的過濾和屏蔽,優化校園網絡環境。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路徑
培育高中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要堅持教育原則,又要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與實踐的切合點,對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研究,是培育中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前提和基礎。
(一)挖掘學校教育資源
高中學校教育要深入挖掘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優勢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當前,校園文化的隱性建設還存在許多不足的地方,文化滲透的功能發揮不充分。思想政治課的任課教師,以自身良好的品德去感化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價值標準。同時,學校的課堂是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要形式,學校在組織教學活動中,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內容滲透到高中課堂教育的每一門課程。
(二)挖掘社會實踐活動資源
在對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方面,既要利用學校課堂和校園文化,又要利用社會實踐活動,在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中經受鍛煉,不斷提升自身的認識和思想境界。進一步理解和感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真實內涵,將其先內化為自己的情感和意志,再外化為自己的行為和習慣,最終形成穩定的價值觀。
(三)挖掘教育方式方法資源
創新培育學生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方式方法,必須抓住學生樂于接受新事物的心理傾向,以實效性為出發點,選擇教育的方法。同時,借鑒國外先進經驗,也是改善學校教學的一種途徑,如通過各種新媒體載體,對學生關注的社會熱點、焦點進行宣傳教育和討論學習,教師也可以積極開設自己的專欄,以知識儲備和師長的影響力,向學生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能量。
【參考文獻】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讀本》編寫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讀本[M].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4.
[2]石中英.社團活動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J].中國教育學刊,2014(06).
責任編輯:張麗